“不让乔木憋着长,也不让灌木硬拔高”,当看到这句话时,才明白因材施教真正的含义,都说老师是园丁,可有多少人忽视了孩子们其实是不同品种的树苗呢?如果不能因材施教,真让乔木憋着长,让灌木硬拔高,再好的树苗也难成材呀。
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因材施教”反而像是一种口号,一个老师面对一个班级的学生,多则五六十人,如何能做到因材施教?课堂四十分钟,一个学生一分钟都不够分的。
![]()
盘锦一高中实行单科分层走班制,单数学就分了14个班级
但“因材施教”就只能成为伪命题吗?其实别说老师了,家长都知道因材施教的效率有多高,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家长花大钱把孩子送去补一对一了,为的不就是这四个字吗。
但若想在学校教育中实现因材施教就显得很难了,不过这个难题已经被盘锦的一所学校给攻克了,这所学校是辽宁盘锦的中北中学,和其他学校单纯的按照成绩分成“普通班”和“尖子班”不同,这所学校实行的是单科分层走班制。
![]()
普通的学校分班的套路是按照总成绩一刀切来分班,可这样的分班方式就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每个学生都会有擅长的科目也会有瘸腿的科目,无论被分到哪种班级,这种一刀切的分班方式只会导致学生越学越偏科。
代入一下就能明白了:尖子班的理科学霸英语成绩不好,可班级里多数人的英语成绩都不错,自己即便有比较基础的问题也不敢在课上提问,长此以往下去瘸腿的科目非但没有得到提升,反而因为薄弱的基础没有补足,单科成绩越来越差。
![]()
而盘锦中北是怎么做的呢?学校直接按照各个学生的学科优劣势进行分班,数学好就去顶尖班上数学课,攻克难题高手过招;英语弱就去英语基础班,从最基本的单词和语法一步步巩固好基础。
单是数学一门学科,就按照学生的成绩分成了14个班级,且每个班级的学生总人数都控制在20人以内,在当下的教育体系中已经是难得的小班教学了,不超过20人也能让学生在最大程度选到最适合自己需求的班级。
![]()
真正的因材施教,家长感慨:建议全国普及
每个学生要学习六门学科,就会有对应的六个教室,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班级里学好每一门科目,不是一刀切的分班,而是根据单科的成绩进行分层,这样的分班方式充分将“因材施教”展现的淋漓尽致。
更人性化的一点在于,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变化情况进行班级的调整,虽然难度不同,但这么多的班级教学进度却是统一的,这也确保了学生在成绩发生进步或者退步调整班级后,第一时间就能融入到新班级的教学进度中去。
![]()
不同班级的教学难度不同,作业也是因人而异的,真正做到了学得好的学科越来越强、学得差的学科“哪里薄弱补哪里”,评论区不少家长都感慨:这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建议全国普及!
有师范生更是感叹: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实现了因材施教,学校对老师的需求也变大了,师范生的就业率也能提高,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了。
![]()
不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恐怕不是每一所学校都能复刻的,越细致的分班模式,就注定了学校在管理上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不说班主任的管理问题了,排课都是一门学问,能把以上两点做好的学校,出成绩也是必然的结果。
![]()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