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七年一月七日,中共中央军委命令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进军山西汾阳、孝义地区,与我吕梁军区协力打击国民党军队之阎锡山部,力争消灭其部分主力,夺占汾阳、孝义两城。
随之,四纵和吕梁军区部队通力合作,于一月中旬进击汾阳、孝义。十七日夜,我军猛攻孝义城。经过一夜激战,于十八日凌晨全歼两千五百余名守军,占领城池。继而,威逼汾阳。
![]()
解放军在攻城作战(图像)
阎锡山惊闻这一噩耗后,急了眼,慌了神。因为,孝义失守,汾阳就难以独存;一旦两城都丢了,阎锡山之老巢太原西南部的门户就会洞开。
为此,阎锡山赶紧组建南(三十四军军长孙楚为首)、中(三十三军军长赵承绶为首)、北(六十一军军长王靖国为首)三路大军,共计三万余人,扑向汾阳、孝义地区,妄图夺回孝义,解困汾阳。
一月二十日,敌军中路之赵承绶所部的一个师率先进攻孝义北关。结果,该师被我驻守部队歼灭了一个团后,仓皇北逃。
这一极不体面的事件,赵承绶没敢报告阎锡山。
在坚决反击敌军的同时,四纵司令员陈赓命令所部不断以小股力量袭扰、截击敌军,但不可与之缠斗,一碰即走,目的是给敌军以我军无力阻击的错觉。
果然,阎锡山误认为我军不堪一击,命令他的部队放心大胆地推进,尽快夺回孝义,稳定汾阳。
![]()
坐镇山西的国军高级将领阎锡山(图)
敌三路大军听令而行,无所顾忌地攻击前进。不过,赵承绶部因二十日吃过我军的亏,行动相对迟缓一些。
二十一日下午三点左右,敌军南路之孙楚所部的八个团的兵力与我军接战于孝义的东盘梁村。
之初,敌军大开大合,全力进攻,大有一战即得之势。不料,在我四纵第十旅及吕梁军区三五九旅一个团的联合迎击下,他们的进攻很快以失败告终,并在我军的持续反击下,溃逃而去。
原本耀武扬威,自认必胜的孙楚一见战事不利,立即带领部分贴身随从,逃往介休。
此时,孙楚部另有三个团被我四纵第十一旅和三五九旅的一部包围在了东盘梁村。而且,十一旅三十二团的一个营已于当日深夜,进占了东潘梁敌军阵地的一隅。
坐镇后方指挥部的陈赓将军知晓这一情况后认为,我军可以趁机组织外围攻坚力量,与该营内外配合,歼灭这股敌军。
![]()
分析敌情的四纵司令员陈赓将军(图像)
可是,不知何故,前线指挥部的电话一时间打不通。当陈赓联系上前线指挥部的吕梁军区司令员王震将军,谈了自己的作战意见后得知,前线指挥部已经命令孤军突入敌军东盘梁阵地的那个营撤出来了。
陈赓感到惋惜,但事已至此,只能另作打算。
经陈赓、王震将军等领导同志商议决定,重新整合、部署各部,从东盘梁敌军阵地的北面、西面主动发起进攻,于南面实施佯攻,逼迫敌军从其阵地的东面突围,进入我军的伏击圈,予以消灭之。
谁知,就在一月二十四日我军发起总攻前,陈赓惊悉,由于设伏于东潘梁敌军阵地东部的我军,疏于防范,致使敌军顺利冲破我军的伏击圈,逃往介休。
这时,陈赓当机立断,决定转换攻击对象,命令部队迅速追击惊魂未定的赵承绶部。
二十五日,赵承绶所部殿后的两个师,被我军成功地围困于中街村。
![]()
阎锡山部属赵承绶(图像)
接着,我四纵第十、十一旅两个旅奉命协同作战,主攻敌军的这两个师。其余部队,分头负责阻击可能从平遥、介休、汾阳等地而来的援敌。
中街村这一战场的周边可谓一马平川,都是平坦宽阔之处,几乎没有什么自然形成的遮掩之物。此种场所,极有利于敌人藏身村中,借助院落顽抗,固守待援。
面对这种情况,我军要想减少进攻中的伤亡,有效打击敌军,就需要构筑工事。
可是,在一月份这样的酷寒之季,要想在空旷之地,挖掘较好的、逼近敌军阵地的作战工事,不容易。再说,时间也不允许,敌人的援军正纷纷进逼而来。
地形地势的限制,使得我军的火炮攻击、步兵突击等地点,都距离敌军前沿较远,这就导致我军有限的火炮难以准确地打掉敌人的火力点,突击队冲锋时暴露在敌军面前的时间过长。
![]()
作战场景(画作)
在作战条件、形势如此不佳的情况下,我军继一月二十七日进攻敌军失利后,又于二十八日再次组织强攻。
结果,在借助有利地形、拥有较好武器装备的敌军的顽抗下,我军的进攻依然没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且伤亡较大。
四纵十一旅的九连在奉命攻打敌军中街西北部阵地的过程中,因团部给错了进攻路线,遭到了来自侧面暗藏的、敌军三个重机枪活力点的袭击,不幸全部阵亡。
四纵第十旅副旅长、战斗英雄楚大明同志,也在二十八日总攻开始后不久,身中多发子弹,英勇牺牲。
仗打得如此不顺利,陈赓、王震都十分着急,并暗自琢磨着应对之策。
他们冷静思考后决定,为了避免部队出现的更大伤亡,停止进攻,撤离中街东南面的攻击部队,放任敌军脱逃。然后,跟随打击。
二十九日下午,被困于中街的敌军残部,在其强大炮火的掩护下和阎锡山派来的援军的接应下,从中街东南部出逃平遥。
![]()
脱逃的国民党军队(剧照)
我军随后实施追击,歼灭了部分敌军。至此,汾阳、孝义地区的对敌作战结束。
此战,虽然消灭了一万六千多名敌人,但作战过程中的遗憾不少——东盘梁一再因故错失歼灭敌人的机会;中街村围歼战,损兵折将,且没能歼灭敌人。
战后总结时,陈赓将军强调指出,凡临战,各级指挥员都要熟悉战场的地形地势,弄清敌人或明或暗的火力点。
关键时刻,指挥员要亲临前线指挥,不能仅凭下级的情况汇报作出决断,更不允许错发任何作战指令。
凡平原地带作战,战前必须挖掘好工事掩体,并尽量将其延伸到敌军阵地的前沿部位,以缩短我军的突击距离。
陈赓将军结合血淋淋的作战现实,所作的振聋发聩的战役总结,警示了四纵全体指战员,促进了部队攻坚能力的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毛泽东出兵山西》、《三晋战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