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将尽,
冬欲来,
霜降人间万物安
今天是10月23日,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它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此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1、防秋燥
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渐凉,秋燥明显,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现象,燥易伤津。
因此预防秋燥,日常多吃生津润燥、宣肺止咳作用的食物,例如梨、银耳、百合、蜂蜜、橄榄、白果、洋葱、芥菜等食物,适当增加每日的饮水量,减少辛辣食物的摄入,尤其是辛辣的火锅和烧烤,以避免身体“上火”。
推荐药膳:银耳雪梨羹
食材:银耳、雪梨、红枣、枸杞、黄冰糖
制作方法:
01.银耳洗净泡发、剪碎;
02.红枣去核,雪梨洗净去皮切小块;
03.将红枣、银耳、冰糖一起放入炖锅中;
04.出锅前10分钟加入枸杞,放凉后即可食用。
功效:滋阴润燥、润肺止咳,缓解秋燥引起的口干、咽痛等症状。
![]()
2、防秋郁
从藏象说来看,肺与秋气相应,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特别敏感。霜降过后,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常会让人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之感,容易让人患得患失,甚至情绪低落、抑郁。严重的话,还可能出现季节性的情感障碍。
所以,在霜降时节,要及时关注并调整情绪,注意防秋郁:日常可多晒太阳,尤其是在早晨和傍晚阳光充足时;选择舒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促进气血流通,释放压力;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维持生物钟稳定,有助于调节情绪。
推荐运动:八段锦
通过不同的动作来刺激和按摩人体不同部位的穴位和经络,从而促进气血运行和阴阳平衡。同时,它也通过呼吸和意念来调节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人体自身的抵抗力和适应力,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目的。
![]()
3、 防秋寒
《黄帝内经》有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霜降时,阳气由收到藏,尤其要注意“贼风”侵袭,防寒保暖,注意脚部和胃部的保暖,这4类病症的患者需要着重注意:
关节炎:风、寒、湿邪是造成关节病变的主要诱因,寒性凝滞,使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因此,这类患者从初秋开始就应该注意腿部的保暖,不适合“秋冻”。
![]()
消化道溃疡: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血液中的组织胺增多、胃酸分泌旺盛,会导致胃痉挛,使原有的溃疡复发,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因此,这类患者需注意胃部保暖,食用温软、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心脑血管疾病:人体受寒冷刺激后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加大,血压升高,对于原本就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容易引发脑出血或脑血栓形成以及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发生。因此,这类患者需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外出时戴帽子、围巾、手套,避免头部、颈部和手部受寒,遵医嘱规范服药。
![]()
呼吸道疾病:霜降前后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高峰,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有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因此,这类患者需注意增减衣物,外出时可佩戴口罩,避免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
![]()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霜降已至,希望这份霜降养生指南能帮助大家更好地适应节气变化,养出好身体,安稳度过这个深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