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间到空间,很多人下意识地认为,无论哪个维度,似乎俄国的发展进程就是比东方要快一些。
其实在摆脱封建统治这条路上,东方是走在前面的。清朝在1912年就崩盘了,但是沙俄却是到了1917年才彻底覆灭。
当时的东方已经搞了5年共和,北洋时代也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也就是府院之争的时代。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东方比俄国更早进入近现代文明。
即便如此,沙俄还是凭借西方列强的优势,一度欺辱过北洋。最著名的一件事,就是1915年沙俄逼着北洋签署了《中俄蒙协约》。这份协议中,东方虽然得到了外蒙的宗主权,但控制权却落在了沙俄手里。
![]()
北洋咽不下这口气,趁着沙俄崩盘曾收复外蒙
早在1911年,清朝即将覆灭的时候,沙俄就出手资助外蒙和唐努乌梁海当地的部分力量,怂恿他们出来单干了。
所以当北洋建立以后,打算华夏一起搞共和的时候,外蒙和唐努乌梁海地区,居然选择了拒绝。
那时候北洋处于初创阶段,所以没胆量去挑战沙俄。实际上那时候的沙俄已经处于风雨飘摇当中了。自从1905年日俄战争以后,沙俄就不行了,内部接二连三地出现各种起义。
如果让他们为了外蒙和唐努乌梁海,再次出兵数十万到东方来,估计他们是不愿意的。因为有日俄战争的前车之鉴,如果北洋再动用驱虎吞狼之计,尼古拉二世还要不要干下去了?
因此,沙俄动用的依旧是威胁和恐吓的伎俩。很显然,这一招在东方始终都很管用,从1858年签下《瑷珲条约》开始,俄国人似乎就已经拿捏住了东方人的秉性。
![]()
所以说,到了1915年,北洋才被迫与沙俄签署了《中俄蒙协约》,放弃了对外蒙的直接管辖权,只得到了虚头巴脑的宗主权。
把这份宗主权拿到秤上称一称,估计只比如今英国在英联邦中的地位高一点点,甚至都比不上苏联在华约中的地位。
其实1915年的时候,沙俄已经被拖入了一战,早就不堪重负了。但他们依旧能在东方占便宜,这本身就是他们在外交上的巨大胜利。
北洋憋着这口恶气,当然也不爽。毕竟已经不是清朝慈禧太后一言堂的时代了,北洋各路军阀都有一定的话语权,其中不乏一些仁人志士。
为此,到了1917年沙俄崩盘以后,外蒙失去了依靠,又谋划着想要回到华夏的怀抱。这个时候北洋趁此机会,不仅派去了专员安抚他们,开始策划外蒙回归的事务,而且在1919年,徐树铮还直接出兵收复了外蒙,而且还在这里设立了行政公署。
![]()
沙俄针对外蒙和唐努乌梁海的策略是不同的
严格意义上来说,唐努乌梁海也是外蒙的一部分,因为在清朝的时候,他们同属于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
不过俄国人在看待这两块地盘的时候,却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外蒙主要是喀尔喀四部,而唐努乌梁海则是图瓦人为主。
侵吞势单力薄的图瓦人聚居地,是比较容易的。但如果想要直接吃掉外蒙,那影响的确太大了。而且此前沙俄已经通过1864年的《勘分西北界约记》,以及1881年的《中俄伊犁条约》,成功地吃掉了唐努乌梁海的部分地区。
因此,沙俄方面,是打算吃掉全部唐努乌梁海,此外再实际控制外蒙。
所以说,沙俄很早就开始向唐努乌梁海地区移民,但是并没有向外蒙移民。到1911年的时候,唐努乌梁海已经有了5000多俄国人,166个定居点。
沙俄为什么急切地想要占领唐努乌梁海呢?主要是因为这里资源丰富,人口稀少,拿下这里,可谓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至于外蒙,要想拿下,那必须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当时的沙俄刚刚经历了一场失败的大战,根本没有把握在与北洋进行全面战争时,能够大获全胜。
这些移民到唐努乌梁海的俄族人,拿着丰厚的经费,在当地不仅购买了不少土地,而且还打通了当地的贵族阶层,所以唐努乌梁海的部分贵族才会在1912年2月宣布独立。比如说当时唐努旗副都统贡布多尔济就被俄族人收买了,宣布唐努旗、萨拉吉克旗、托锦旗等3个旗,在俄国的保护下,宣布独立,成立乌梁海共和国,自己担任话事人。
至于外蒙,沙俄只是提供了一些物资装备,让当地人有了可以出来单干的底气。并没有多少俄族人移入外蒙定居。
![]()
喇嘛和蒙古王公,在外蒙争权夺利
沙俄的这一操作,其实对他们来说,是有一定隐患的。因为有支持独立的,自然就有反对独立的。
尤其是外蒙地区,当时是喇嘛和贵族之间,争权夺利,谁都想要成为外蒙真正的掌舵者。
这些蒙古王公,主要负责地方行政和部分经济资源,喇嘛们则凭借自身在信仰上的优势,通过供奉体系,同样积攒了大量财富和土地。
兜里有钱了,就想要拿到权力。清廷当初就是利用这种制衡关系,让他们共同治理外蒙,确保这里的安定。
但是在1911年清朝即将崩盘的时候,在俄国人的撺掇下,喇嘛借助俄国人的力量,打算一家独大,分出来单干,建立一个以喇嘛为核心的信仰国度。
蒙古王公们可就不这么想了,一方面他们世代接受清朝的恩宠,对清朝自然是有留恋的。另一方面他们的家族长期和内地保持经济往来,一时半会儿不可能完全斩断相关联系。因此当俄国人找上门时,他们选择了保守态度,甚至拒绝独立。
后来沙俄崩盘,北洋派人来了以后,其实招揽的就是这些蒙古王公,毕竟他们是有归心的。奈何谈判还在进行中,徐树铮的大军就武力收复了外蒙。因此这也留下了一段公案,究竟是谈判组取得的效果更好呢?还是军阀组取得的效果更好呢?甚至有人认为,如果不是徐树铮的武力行为,激怒了蒙古王公的话,1921年苏俄来了以后,他们也不会立刻倒向苏俄。
![]()
还得是苏联有手段
如果搞明白那个时代外蒙的内部纷争,其实也就能搞明白美国的南北战争以及如今的俄乌战争,底层逻辑其实是一样的。无非就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争斗。
比如说美国的南北战争,主要矛盾是,南方农业为主,北方则以工业为主。南方的农场主,需要黑奴给他们干活,北方的工厂主则需要释放这些劳动力,让他们进入工厂上班。南方的农场主,需要依靠低关税增加农产品在欧洲的销量,北方的工厂主则需要高关税对抗欧洲工业品的竞争力。
乌克兰的矛盾也是一样,乌东地区是工业区为主,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承担一些俄罗斯的配套产业,而且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是依赖俄罗斯的资源的。乌西地区则以农业为主,他们的产业不需要依赖俄罗斯,反倒是融入欧洲后,可以增加在欧洲的销量。
外蒙内部纷争如此,最终却便宜了外人。
1921年,苏俄来了以后,迅速占领了外蒙全境。他们认为,沙俄占领过的地方,那就是俄国的地盘,那么苏俄就有资格占领。
占领初期,苏俄、苏联采取的方式是合作和削弱。他们保留了一部分喇嘛和蒙古王公的权力,让他们帮助苏俄迅速统治整个外蒙。但同时他们也出台法令,限制喇嘛的土地拥有量,让他们承担国家税务等。同时逐步禁止喇嘛参与政务,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完就扔掉。
至于王公,那就更惨了。由于他们曾经在是否回到华夏怀抱动摇过,所以苏联初期采取策略是,将蒙古王公分为进步王公和反动王公。愿意合作,你就是进步的,否则你懂的。
到了1930年,那外蒙这帮权贵可就惨了。几乎所有王公的所有财产全部被没收,破财想要消灾?没门!这些王公及其家眷子孙,也几乎全部被消灭了。
至于喇嘛,毕竟当初曾经帮助过苏俄,所以苏联也没有痛下杀手。但是苏联拆掉了绝大多数庙宇,强迫僧侣们还俗,将有影响力的大喇嘛全部收监。直接瓦解掉了这一信仰集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