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伤心脏最凶的调料被揪出,是食盐的5倍,医生:心脏病患者别放了

0
分享至



王大爷退休后,生活节奏慢了下来,却偏爱自家厨房那一口“重味”。每顿饭桌上,酱香浓郁的红烧肉、鲜辣入骨的火锅,少不得咸鲜的佐料调和。王大爷总笑着说:“没点味儿,哪叫吃饭!”

去年秋天一次体检,却让他开始反思。医生眉头紧皱地告诉他,血压再这样下去,“心脏就真要受不了啦!”王大爷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自认为“盐吃得不多”,哪里出了问题?



或许你也和王大爷一样,把目光都盯在盐上,却忽视了比盐“更伤心脏”的那一味调料。它,鲜香无比,却比食盐的危害还大五倍。今天,这个经常藏在我们饮食里的“隐形杀手”终于被揭示,你猜得出来是什么吗?答案,也许会远超你的想象。

不开玩笑,很多人并没意识到,每日三餐中的这种调味品,早已成了悄悄加重心脏负担的“元凶”。到底是什么,让权威医生都不厌其烦地提醒心脏病患者:“千万别再放了”?

长期以来,大众谈及高血压、心脏病的饮食调控首推“少盐少油”,却往往忽略了“味精”——日常烹饪中不可或缺的增鲜高手。其实,每克味精所含的钠高达12%,而常规食盐的钠含量为39%,但味精不仅提供钠,更多地通过谷氨酸钠参与体内反应。



据《营养学报》2022年研究报告显示,长期过量摄入味精,心脏负担可能提升3-5倍,其引发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等量食盐的4-5倍。

更为隐蔽的是,味精不只在家常菜里存在,如各类速冻汤料、外卖调味包、熟食制品等,都含有高量味精。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FAO/WHO)联合评估指出,亚健康及心脏疾病高发地区,居民日均味精摄入量甚至达到6-10克,远超安全建议的2克上限。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钠负担”,正是许多心脏负担加重者防不胜防的健康陷阱。

为何味精会成为“心脏杀手”?专家解释,味精中的谷氨酸钠在体内会促进交感神经兴奋、升高血压,并增加心脏负载,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等症状。心脏本就脆弱的老年群体,若同食盐、酱油、鸡精一同大量摄入,等于无形中为心血管“添堵”。



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临床数据也表明,80%以上的心脏病患者,日常味精和复合调味品摄入超标,其心脏事件发生率是对照人群的2.7倍。

也许你没觉得身体有异样,但味精其实在“悄悄改变”你的心脏健康。研究和临床随访显示,只需每天多摄入3克味精,持续3-6个月,部分心脏患者以下三种危险变化已可显现:

血压波动更大。2020年复旦大学一项队列研究显示,家庭常用味精量每提升1克,收缩压平均升高7.8mmHg,高血压患者心率异常风险增至196%。

心脏易“过劳”。哈佛医学院报告指出,谷氨酸钠可刺激心肌,导致心脏供血需求提升、心脏负荷增加,进而加剧心衰等原有基础疾病。



心律失常、头晕胸闷频发。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统计,长期高味精摄入人群,心律失常发作概率为普通群体的2-2.4倍,且更易出现猝死风险。

需要特别注意:老年人、既往有心脑血管病史、日常刷盐重口味的人群,更应警惕味精的“双重负担”。

看到这里,你或许心头一紧:那做菜还能放味精吗?其实,不是一点不能沾,而是千万不能“过量托底”,更需要学会科学替代和健康烹调法。权威营养师和心内科专家给出几条实用建议:

烹饪时优选“减钠味精”或天然调味料。如柠檬汁、番茄、洋葱天然提鲜,既能满足口感,又不添“钠负担”。



将原有味精量“减半”甚至更低,适应过渡期的“轻鲜口”,长期对心脏是极大利好。实验显示,心脏病患者只要减少一半以上味精和复合调味品摄入,6周后血压下降趋势明显,心率稳定提升大约27%。

合理分配调料种类。烹调时可选择丰富色香味并重的天然食材,比如蘑菇、香菇、海带自然鲜味,减少依赖人工味精。世界卫生组织膳食指南也推荐,以新鲜蔬菜水果、蛋奶豆制品增加风味,既强健心脏,又能提升饮食乐趣。

餐后自查,及时控量。每次做饭后,留意味精和钠类产品的具体使用量,如果同时用到酱油、鸡精、火锅底料等,应多算一笔“隐形钠”的账。

多喝水,多运动,促进“钠”排出。保证每日充足饮水,适当快步走、跳舞等中等运动,有助于“多余钠”通过尿液排出体外,更好呵护心血管。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江苏常州警方通报“男子殴打92岁母亲”:刑拘

江苏常州警方通报“男子殴打92岁母亲”:刑拘

界面新闻
2025-11-12 12:13:33
11月13日全运会乒乓赛程!单打1-4决赛对阵时间

11月13日全运会乒乓赛程!单打1-4决赛对阵时间

老脸科普君
2025-11-13 03:30:23
何猷君也没想到,自己63岁的大姐何超琼,竟还能再为赌王家族争光

何猷君也没想到,自己63岁的大姐何超琼,竟还能再为赌王家族争光

妙知
2025-11-12 15:41:16
前途光明!中国男足17岁神童成名,日本媒体盛赞:他将会超越武磊

前途光明!中国男足17岁神童成名,日本媒体盛赞:他将会超越武磊

国足风云
2025-11-12 11:27:04
一种能延缓衰老的运动,抵御肌肉流失,逆转衰老进度

一种能延缓衰老的运动,抵御肌肉流失,逆转衰老进度

增肌减脂
2025-11-03 16:49:45
7.8吨猪脚从广西运往广东,竟在千里外的河南被查扣,货车司机回应

7.8吨猪脚从广西运往广东,竟在千里外的河南被查扣,货车司机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11 20:09:42
暴跌了50%!中国第一睡城成鬼城,十年前上车“燕郊”的人都哭了

暴跌了50%!中国第一睡城成鬼城,十年前上车“燕郊”的人都哭了

墨兰史书
2025-10-24 13:25:03
钱再多有什么用?53岁"丁克"半辈子的康辉,一通电话成为终生遗憾

钱再多有什么用?53岁"丁克"半辈子的康辉,一通电话成为终生遗憾

丰谭笔录
2025-11-12 00:12:49
日本最怕的事来了!高市早苗拒不道歉,中方联大直接为琉球正名

日本最怕的事来了!高市早苗拒不道歉,中方联大直接为琉球正名

壹知眠羊
2025-11-12 21:15:14
中方:强烈谴责,对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

中方:强烈谴责,对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

政知新媒体
2025-11-12 15:48:01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声明:妄图通过造谣抹黑、恶意做空光伏行业牟取利益的恶劣行为,将与之斗争到底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声明:妄图通过造谣抹黑、恶意做空光伏行业牟取利益的恶劣行为,将与之斗争到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2 15:52:09
特朗普外交逻辑大翻转

特朗普外交逻辑大翻转

陆弃
2025-11-13 08:50:03
葡萄牙穷到什么程度?我住了8个月,有些尴尬的现实得说出来

葡萄牙穷到什么程度?我住了8个月,有些尴尬的现实得说出来

诗意世界
2025-11-06 10:27:22
我外交官“斩首”二字,把欧洲议会吓得不轻,立马与“台独”切割

我外交官“斩首”二字,把欧洲议会吓得不轻,立马与“台独”切割

爱下厨的阿酾
2025-11-13 07:30:24
全运会男足落幕!诞生3个赢家,4个输家!湖北队、广东队位列其中

全运会男足落幕!诞生3个赢家,4个输家!湖北队、广东队位列其中

球场没跑道
2025-11-12 22:51:01
世界各国都在拒签印度签证,印度人醒悟了,可醒悟后更疯狂

世界各国都在拒签印度签证,印度人醒悟了,可醒悟后更疯狂

以茶带书
2025-11-12 18:21:48
中国人死亡19万,比美军多5倍,好意思说胜利吗?金将军这样回答

中国人死亡19万,比美军多5倍,好意思说胜利吗?金将军这样回答

混沌录
2025-10-29 20:22:14
广东重磅引援!全运决赛3中0+0分,杜锋失算了:还不如徐昕王少杰

广东重磅引援!全运决赛3中0+0分,杜锋失算了:还不如徐昕王少杰

南海浪花
2025-11-13 08:16:19
缅怀|刘道玉:自古以来只有官员拜见学者,没有学者拜见官员的道理

缅怀|刘道玉:自古以来只有官员拜见学者,没有学者拜见官员的道理

霹雳炮
2025-11-12 20:23:49
货车司机回应将7.8吨猪脚送到河南:有纠纷不想送了

货车司机回应将7.8吨猪脚送到河南:有纠纷不想送了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11-12 17:39:48
2025-11-13 09:32:49
小玡说故事
小玡说故事
伊说历史,妙悟国学。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分享国学知识!
917文章数 8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日关系急转直下 日本政坛大佬也看不下去了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日关系急转直下 日本政坛大佬也看不下去了

体育要闻

消磨你上千小时的足球游戏,走过第20年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美国次级车贷违约率创历史新高

科技要闻

月之暗面“内涵”奥特曼:钱不知道怎么烧的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家居
艺术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情感之所 生活教会设计

艺术要闻

国展奖花落呆板楷书,线条僵直引发争议

亲子要闻

离手的水不能喝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媒爆出猛料 "北溪"破坏行动由扎卢日内指挥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