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和几个朋友聊天,不知不觉就聊到了怎么养孩子。
一个朋友说,现在压力太大了,总觉得给孩子的还不够好,没法像别人一样“富养”。另一个朋友马上反驳,说不能太惯着,得“穷养”,不然孩子以后吃不了苦。
大家争论了半天,谁也说服不了谁。
那一刻,我突然想起我孩子小时候的一件事。那件事之后,我对“富养”和“穷养”这个话题,有了完全不一样的看法。
我慢慢觉得,孩子需要的,可能既不是富养,也不是穷养。他们需要的,是一种更深层的东西,叫“滋养”。而这种滋养,跟钱的关系,其实没那么大。
![]()
1
被“看见”的孩子,内心是富足的
我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回来闷闷不乐的。
我问她怎么了,她低着头小声说,班里的小朋友今天都穿了新裙子,只有她没有。我当时心里一紧,第一反应是:“坏了,是不是我的疏忽,让孩子产生攀比心理了?”
换作以前,我可能会马上跟她说:“没关系,爸爸明天就给你买一条更漂亮的!”或者讲一堆“我们不跟别人比”的大道理。
但那天我忍住了。我蹲下来,看着她的眼睛,说:“哦,原来是这样。那你看到她们穿新裙子,心里是什么感觉呀?是不是有点羡慕,还有点小失落?”
她愣了一下,然后重重地点了点头,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了。
我没再说什么,就只是抱着她,轻轻拍着她的背。等她哭完了,情绪平复了,她自己抬头跟我说:“爸爸我没事了。其实我的裙子也很好看。”
那件事让我明白,孩子向你要的,很多时候并不是那个东西本身。他要的,是你对她此刻心情的“看见”和“理解”。
当她的情绪被你接住了被你允许了,她内心的那个“匮乏感”的洞,就被填上了。这种被看见、被懂得的感觉,比一件新裙子更能滋养她的内心。
一个内心富足的孩子,不会轻易被物质的东西困住。
![]()
2
对生活有“热情”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我见过很多家庭,父母很有钱,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
他们给孩子报最贵的辅导班,但他们自己,却对生活没什么热情。他们下班回家,就是躺在沙发上刷手机,脸上写满了疲惫和不耐烦。
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很难真正快乐起来。
我也见过一些家庭,经济条件很普通,但父母却活得兴致勃勃。
我认识一位妈妈,她家不大但被她收拾得窗明几净,阳台上种满了花花草草。
她不富裕,但会花心思在周末带着孩子一起,用最简单的食材烤个蛋糕;或者到公园找一块草地,铺上垫子,一家人晒着太阳看书。
她的孩子,眼睛里总是亮晶晶的,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因为他从父母身上,看到了什么是“热爱生活”。
我们总想教给孩子很多东西,但其实孩子学得最快的,是我们“做”了什么。
你对工作的态度,处理困难的方式,和伴侣相处的模式,对一花一草的感情……这些,都在悄无声息地滋养着孩子。
一个对生活有热情、有好奇心的父母,本身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
3
拥有“掌控感”的孩子,才会有真正的自信
我们这一代父母总怕孩子走弯路,什么事都想替他安排好。
几点起床,穿什么衣服,上什么兴趣班,甚至交什么朋友。我们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东西——掌控感。
一个对自己的人生没有掌控感的孩子,就像一个提线木偶,他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他很难建立起真正的自信。
后来我开始学着“放手”。
比如,让她自己决定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哪怕我觉得她搭得不好看;让她自己管理自己的零花钱,哪怕她第一周就花光了;让她自己去处理和同学的小矛盾,哪怕我心里很着急。
当然,这个过程很难,需要我忍住无数次想要插手的冲动。
但慢慢地,我发现她变了。她变得更有主见,也更敢于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
当她靠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小问题时,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成就感,是买多少玩具都换不来的。
给孩子试错的空间,让他去体验“我的人生我做主”,这份掌控感,会内化成他最坚实的自信。
![]()
滋养一个孩子,真的不需要你有很多很多钱。
当孩子有情绪时,你要愿意蹲下来,耐心听他说完;你要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有滋味,让他觉得人间值得;你要敢于放手,让他去当自己人生的主角。
这些才是能真正流进孩子生命里,让他一生丰盈温暖有力量的东西。
我们给不了孩子一个完美的世界,但我们可以努力,给他一个充满爱和信任的童年。这就够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