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联赋彩 粉韵流香
德庆竹篙粉,这碗承载千年技艺的“岭南第一粉”,正从舌尖滋味嬗变为产业引擎。在德庆县委、县政府的精心培育下,一条集传承、体验、孵化于一体的产业链蔚然成型,成为乡村振兴、富民增收的亮丽名片。
![]()
在此蓬勃气象中,德庆县诗词楹联学会以笔墨为媒,为这项非遗注入了绵长的文化力量。近两年来,在赵必球会长带领下,学会同仁多次深入竹篙粉培训基地与旗舰店,实地采风,亲睹匠心传承,细品一碗粉中蒸腾的时代气息,创作出大量诗词楹联佳作。这些作品,或咏其色香味之绝,或赞其产兴业旺之势,或颂其致富一方之功。学会更借助各类平台广泛传播,使竹篙粉的香气与袅袅诗香交织,声名远扬。
![]()
本期专辑荟萃其中精品,让我们于字里行间,共同感受非遗生机与诗联韵味。
赞德庆竹篙粉
非遗篙粉粤名乡,润滑清柔美誉扬。
莫道客愁无觅处,百年薪火味悠然。
![]()
德庆县诗联学会作品
![]()
![]()
德庆县诗联学会会员诗词作品:
《咏竹篙粉创业孵化基地》
作者:李福华
成浆靓米煮山泉,高挂琼脂映月圆。
基地诚心扶实业,非遗绝技植桑田。
《赞德庆人社局竹篙粉培训班》
作者:赵国华
开班培训誉嘉馨,传授三农致富经。
促进青年齐创业,裕民裕国世安宁。
《赞非遗德庆竹篙粉》
作者:赵国华
竹篙粉爽味清鲜,获省非遗誉领先。
党政为民开富路,传承技艺著新篇。
《赞德庆人社局竹篙粉培训班》
作者:梁仕杰
大号竹升催粉凉,正宗味道竹留香。
技能培训开班教,人社为民传艺强。
《德庆竹篙粉省级非遗传承基地》
作者:梁仕杰
竹篙粉爽美名扬,德庆正宗厨艺强。
省级非遗牌子挂,大桥基地创辉煌。
《德庆竹篙粉》
作者:梁仕杰
弹牙爽脆味甘香,来客街坊喜品尝。
粘米石磨蒸粉嫩,名声德庆远飞扬。
![]()
《【如梦令】德庆竹篙粉(三首)》
作者:姚福初
(一)
选用晚粘优米,巧手磨蒸精粹。笑问众嘉宾,齐赞甘香爽脆。鲜美,鲜美!食过返头寻味。
(二)
精益求精靓粉,特色地方餐饮。致富有良方,实现一村一品。加劲,加劲!乡镇振兴奋进。
(三)
爽口清香柔韧,齿颊长留风韵。巧制料精良,不愧岭南佳粉。佳粉,佳粉,食后人人上瘾。
《德庆竹篙粉培训基地有寄》
作者:吴逸荣
竹篙米粉誉人寰,人社传承正办班。
社会青年同实践,来年创业展新颜。
《德庆竹篙粉》
作者:吴逸荣
竹篙粉店满嘉宾,都说甘香最引人。
省级非遗传世代,秉承二字重千钧。
《参观人社局德庆竹篙粉培训》
作者:谈金清
每日清晨起,磨机频转时。
冲浆需得法,蒸粉要均宜。
熟透竹篙晾,飘香盘碟随。
传承厨艺韵,寻味独风姿。
《德庆竹篙粉传承创业》
作者:谈金清
绝技承厨艺,名师古法传。
米脂凝竹韵,玉练绕唇边。
创业青春志,赓薪德庆篇。
电商通四海,一粉誉南天。
![]()
《德庆竹篙粉(古风)》
作者:梁汉祥
石磨置院角,不知多少秋。
幼见阿爷弄,少望家严修。
农闲便思食,雨天当珍馐。
五更方浸米,早起可盛瓯。
上盘随轴转,下扇玉浆流。
小妹炊用柴,阿母徒手快。
一条绿竹篙,须臾白巾挂。
古今有口碑,非遗成佳话。
盛世传承筹,振兴有奔头。
今有人社局,办班数十周。
技能须培训,传统要保留。
岭南第一粉,嘉名出康州。
《题德庆竹篙粉》
作者:梁汉祥
磨转乾坤生火烟,长篙米粉继千年。
平常厨艺农家饭,化作珍馐上席筵。
《德庆人社局竹篙粉培训班感言》
作者:梁炯荣
办班学技气氛浓,培训需求务敬恭。
磨调蒸凉蒿粉嫩,克成精艺为三农。
《赞德庆竹篙粉》
作者:梁炯荣
炊粉晾篙摇不停,嫩柔爽滑亮晶莹。
皆言食过返寻味,省级非遗真喺醒。
《参观德庆人社局竹篙粉制作培训班基地》
作者:龙庆军
赞欣人社粉工场,传统流程技艺强。
培出精英勤创业,共同富裕振城乡。
《咏德庆竹篙粉》
作者:龙庆军
粉经制作料精良,入口生津味韵香。
食客常临夸赞好,传闻九域美名扬。
![]()
德庆竹篙粉》
作者:冯燮涛
最品吾乡卷粉皮,竹升晾醒百年遗。
今餐独爱豉油足,一箸葱香裹腹饥。
《参观德庆“非遗竹篙粉”培训基地有感》
作者:冯燮涛
乐见非遗向大千,澄怀县域振兴篇。
如今德政倾心力,更有班门结网渊。
“粤菜”来帮寻出路,车间培训惠当前。
民工学得旁身技,致富千家国梦圆。
《非遗竹篙粉旗舰店》
作者:冯燮涛
磨米冲浆千百回,温文灶火镬蒸开。
凝脂白雪聚人气,镇店非遗挂省杯。
惠普黎民将鼎力,馨香早市作平台。
招牌唤起乡情结,满碗相思等你来。
《赞德庆人社局竹篙粉培训班》
作者:李伙凡
山泉石磨出银浆,沸水蒸完上竹凉。
莫笑粉皮微小物,扶持亦可振村乡。
《贺德庆竹篙粉新店开张》
作者:李伙凡
山泉石磨出琼脂,嫩粉炊成席上奇。
更喜今朝新店启,传承古法入非遗。
《咏德庆竹篙粉》
作者:龙江林
肌肤雪白味奇香,爽口弹牙形扁长。
食客纷纷伸拇指,莫非斯是玉琼粮。
《德庆竹篙粉赞》
作者:龙江林
明玕床上亮娇姿,爽口弹牙味道奇。
伊尹尤夸鲜嫩白,灶君更赞滑香滋。
万千食客寻风韵,五百多年传厚碑。
欲问盆中谁得宠,竹篙粉永惹人痴。
![]()
《题德庆人社局竹篙粉培训班(两首)》
作者:梁绍球
(一)
泡米磨浆炊粉皮,青青篙竹晾琼脂。
传承技艺寻风味,助写乡村致富诗。
(二)
炊烟袅袅煮琼浆,翠竹相逢馥异香。
正是龙乡竹篙粉,人间美味醉心房。
《咏德庆竹篙粉》
作者:梁绍球
琼脂竹韵玉盘珍,古法传承又创新。
南粤非遗称一绝,八仙寻味化凡人。
《德庆竹篙粉》
作者:陆 启
岭南一绝舌尖尝,韧滑凝脂齿颊香。
寻味食家夸德庆,竹篙粉薄美名扬。
《赞德庆人社局竹篙粉培训班》
作者:陆 启
非遗技艺喜兴昌,身教言传动四方。
人社匡扶寻富路,青年就业梦工场。
《参观德庆人社局竹篙粉制作培训班基地(两首)》
作者:陆 启
(一)
竹篙粉列省非遗,爽滑弹牙米白皮。
助力传承人社局,风流尽数拓荒儿。
(二)
省市扶持使命强,非遗培训落城乡。
岭南一绝风光好,家国双赢岁月昌。
(注:德庆竹篙粉被誉为岭南一绝。)
《咏德庆竹篙粉(两首)》
作者:陈冠强
(一)
谷黄米白粉成浆,蒸熟摊凉味更香。
恰似凝脂称上品,竹篙粉爽气飞扬。
(二)
凝脂白玉味香鲜,制作流程技艺专。
政府扶持增就业,非遗文化谱新篇。
《德庆人社局竹篙粉制作培训基地》
作者:陈冠强
竹篙粉白味飘香,人社招生培训忙。
助力乡村谋发展,脱贫致富福悠长。
![]()
《德庆竹篙粉》
作者:赵良城
德邑奇珍竹篙粉,米香凝萃韵千年。
琼浆滤净摊平薄,竹杖悬垂晾透鲜。
切缕盛盘光若缎,调羹入口滑如绵。
街头老店迎佳客,此味长留岁月筵。
《受邀赴德庆竹篙粉新店开张有作》
作者:陈和平
桥东邀赴品琼筵,竹甑蒸霞起瑞烟。
店主情殷融玉盏,瓷盘香暖簇金钿。
牛腩慢炖汤凝韵,斋粉轻裁月作笺。
非遗匠艺弘雅韵,欲展鸿图遍九川。
《咏德庆特色美食竹篙粉》
作者:李翰光
地地道道洁白身,遐迩闻名席上珍。
嫩滑弹牙尤爽口,食客吞尝倍精神。
![]()
《咏康州竹篙粉》
作者:龙泽庭
锅蒸篙挂康州粉,入口爽香吃客夸。
人往人来生意旺,餐厅满座叹辰茶。
《食德庆大桥竹蒿粉感怀》
作者:龙泽庭
米粉石磨真嫩滑,精工制品爽清香。
康州蒿粉中排一,食客满厅赞颂扬。
《咏德庆竹篙粉》
作者:梁之康
浆出石磨香溢流,锅蒸挂竹待凉收。
从来食过翻寻味,心念康州到广州。
《题德庆人社局竹篙粉制作培训》
作者:梁之康
艺精承古谓真传,良米磨浆细软绵。
一镬水开蒸粉白,竹篙架起晾银毡。
《题德庆竹篙粉》
作者:张玉萍
佳名久远竞相传,好米成浆出自然。
滋味生香流竹韵,未曾启齿已垂涎。
《德庆竹蒿粉》
作者:张玉萍
佳肴一品散天香,曾共君家雪色尝。
却怪今年篱下见,竟教陶令问空堂。
![]()
![]()
德庆县诗联学会会员楹联作品:
《咏竹篙粉创业孵化基地联》
作者:李福华
新招创出三千路;
古法蒸成第一家。
《赞非遗德庆竹篙粉联》
作者:赵国华
甜酸苦辣咸,浮香千里;
爽脆甘柔韧,情暖万家。
《咏培训基地联》
来源:梁仕杰
名师怀绝技,独探龙宫,借得水晶成竹粉;
基地赞新声,宏开财路,广招徒弟富城乡。
《德庆竹篙粉联》
作者:姚福初
岭南一绝竹篙粉;
工艺千秋好技师。
《联赞德庆竹篙粉》
作者:吴逸荣
甘香可口人人赞;
培训非遗代代传。
《德庆竹篙粉联》
作者:谈金清
古法承传,柔滑弹牙堪绝味;
电商网拓,香飘环宇展宏图。
《题省级非遗传承基地联》
作者:梁汉祥
匠心承续竹篙粉;
极品引来乡梦人。
《赞德庆竹篙粉联》
作者:梁炯荣
果然地道竹嵩粉;
难得非遗席上珍。
![]()
《咏德庆竹篙粉联》
作者:龙庆军
精良技艺传千古;
美味清香赞九州。
《德庆竹篙粉旗舰店联》
作者:冯燮涛
非遗旗号,只为传承,竹粉无欺工匠秀;
大店商圈,诚邀品鉴,葱油不省口碑赢。
《赞德庆竹篙粉楹联》
作者:龙江林
运转乾坤凉翠竹,融和美味;
常陪荤素好佳肴,供奉嘉宾。
《咏德庆竹篙粉联》
作者:梁绍球
琼脂四季含春色;
翠竹满城沁米香。
《题德庆竹篙粉培训基地联》
作者:陆 启
岭南一绝风光好;
家国双赢岁月昌。
《德庆竹篙粉楹联》
作者:陈冠强
凝脂白玉盘中粉;
美味芳香席上玢。
《赞德庆竹篙粉联》
作者:赵良城
洁白透明佳粉质;
甘柔爽滑更香喉。
《德庆竹篙粉新店开张联》
作者:陈和平
右甑蒸霞,非遗妙艺承千载;
新盘焕彩,连锁奇篇誉万家。
《咏德庆竹篙粉联》
作者:李翰光
竹篙粉店村村有,物美价廉,贵客品尝真满意;
食品加工道道精,质佳味妙,游人光颜定称心。
![]()
![]()
德庆竹篙粉的相关报道:
(一)
德庆县以竹篙粉为纽带,构建“党组织+协会+企业+农户”联动机制,推动产业规范化发展。目前,全县及大湾区竹篙粉餐饮店突破800家,从业人员达5000人,年经济效益超2亿元。在种植端,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复耕撂荒地3000余亩种植专用稻米,带动农户户均年增收8000元;加工端联合省农科院攻克保鲜技术,开发即食装、礼品装产品;文旅端则与非遗展演、乡村马拉松等活动深度绑定,年吸引游客超50万人次,带动文旅消费6000万元。
(节选自2025年10月7日新华网客户端)
![]()
(二)
全省首个非遗传承培训基地建成
一片产业富裕一方百姓
在文旅端,德庆把竹篙粉与当地文化、赛事活动深度融合,非遗展演、无人机光影秀、乡村马拉松现场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每年靠文旅场景吸引超50万人次游客,带动近6000万元文旅消费。
德庆还建成了全省首个“德庆竹篙粉”非遗传承培训基地,打造“非遗+粤菜师傅”培训模式,免费开展竹篙粉制作及配套粤菜技能培训,开设“驰名浇头竹篙粉”“五色竹篙粉”等特色课程。
(节选自2025年10月7日南方+)
![]()
来源:肇庆诗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