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德国工厂的工人拿着50万欧元补偿金离开时,北京研发中心正以双倍薪资招募本土工程师。奔驰这场史上最大规模裁员背后,隐藏着一个更惊人的战略反转:一边在欧洲削减10万辆产能,一边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7款专属车型。这种看似矛盾的“双轨战略”,正在揭开传统豪车巨头最残酷的转型真相。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image
裁员风暴中的“双轨战略”:德国收缩与中国扩张
奔驰的裁员方案堪称汽车行业“最体面的分手”:资深管理人员最高可获50万欧元补偿,工龄每增加一年额外获得2.5个月薪资,甚至设置“加速奖金”鼓励员工尽早签字。但与此同时,其北京研发中心正在扩编本土团队,目标在2027年前推出7款中国专属车型。
![]()
image
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操作,源于一组关键数据:奔驰全球销量前三季度同比下滑9%,其中欧洲市场萎缩明显;而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突破35%,EQ系列经过轴距加长、接入微信生态等改造后,销量环比增长28%。资源向高增长市场倾斜,已成为奔驰对冲衰退风险的必然选择。
中国市场的“反常识”扩张:为什么是现在?
在多数外资车企收缩战线时,奔驰逆向加码中国市场,背后是三重精密计算:首先,欧洲工厂人力成本是中国的3倍,本土化生产可降低关税和供应链风险;其次,EQ系列证明只有深度本土化(如采用宁德时代电池、接入百度Apollo)才能赢得市场;更重要的是2023年外资股比放开政策,让奔驰能加速技术转移——其与百度合作的L3级自动驾驶系统已进入路测阶段。
![]()
image
7款专属车型背后的“中国方程式”
从奔驰释放的信号看,即将面世的7款中国专属车型将彻底颠覆传统开发逻辑:智能驾驶可能直接搭载百度Apollo方案而非自有系统;车机或将深度整合华为HMS服务;入门车型可能采用磷酸铁锂电池降低成本。这些选择在德国总部看来或许是“离经叛道”,但北京研发中心获得的决策权正持续扩大,印证着“在中国,为中国”已从口号变为生存法则。
大象转身的代价:裁员只是开始
这场豪赌远非支付50万欧元补偿金那么简单。德国工程师文化与中国互联网思维的根本冲突,让每款本土化车型都面临研发拉锯战;奔驰计划2027年推出17款电动车的目标,对比比亚迪每年20款新车的节奏仍显迟缓;而高额遣散费带来的短期财报阵痛,可能进一步挤压研发投入。当传统豪车的金字招牌遭遇电动化浪潮,奔驰的3万人大裁员不过是一记发令枪——真正的生死竞赛,才刚刚开始。
历史从不怜悯迟到者。当德国工厂的灯光一盏盏熄灭时,奔驰的东方实验室正彻夜通明。这场跨越大陆的战略迁徙,或许终将证明:在汽车产业百年变局中,壮士断腕的决绝,远比贵族血统更能决定生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