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东京车展上,雷克萨斯的多款概念车赚足眼球 ,六轮LS MPV、单座 Micro LS 座舱、非轿跑定位的LS Coupe,甚至还有自动驾驶双体游艇和超级跑车。但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这些新车都少了一个标志性元素:就是雷克萨斯纺锤型前脸。
![]()
雷克萨斯在设计上大幅度的转型并非抛弃品牌基因,而是想启用全新设计语言来重构表达形式。纺锤型前脸的灵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源自丰田集团的纺织制造历史,其核心的 “棱角与张力” 特质,,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时GS车型的首席设计师Katsuhiko Inatomi在工作室玩油泥模型时,无意间把上下格栅扭在一起,就此诞生了这一惊艳设计。不管是对企业文化的致敬还是玩泥巴玩出经典,纺锤型前脸已经成为几代雷克萨斯车型的经典设计。
![]()
而现在丰田董事长,丰田章男仿佛是看腻了这样的设计,在和雷克萨斯高层对话时就明确表示,为什么每款车型都用一样的设计,还明确要求要求设计部门要打破纺锤格栅的束缚。接到老板指令的雷克萨斯设计部负责人也在东京车展上表示,将遵循丰田章男的指令,努力推动新车型的设计转型。特别是在此次车展的亮相的新概念车将跳出原有设计框架,而使用LED灯带隐晦呼应格栅轮廓,不再保留实体纺锤型格(参数丨图片)栅的设计。
![]()
除了管理层的推动,电动化趋势也为设计变革提供了技术依据。电动车无需传统燃油车那样的大量冷却需求,且更低的风阻系数对续航至关重要,巨型格栅的存在已不符合工程逻辑。但小川浩司也强调,设计调整并非单纯迎合技术:“人们对汽车‘前脸’仍有期待,RZ 电动车虽然保留了格栅元素,却让消费者觉得缺少细节亮点。” 这意味着雷克萨斯需要在 “符合电动化需求” 和 “保持品牌辨识度” 之间找到新平衡。
![]()
如今,电动车时代,带有LED 灯带设计,可以更好的传递设计语言,包括交错布局、车身线条的锐利转折、前脸轮廓的层次递进,但是里面依然隐性传递纺锤格栅的设计灵魂。小川浩司将其概括为:“保留标志性符号的核心基因,用契合未来的全新方式呈现。” 这种是 “去形存神” 的设计思路,既回应了丰田章男对 “创新突破” 的要求,又解决了电动化时代的设计矛盾,让品牌外观从 “极具攻击性” 转向 “友好感与未来感并存”。看来想让雷克萨斯纺锤型前脸彻底“”断舍离“还是需要点时间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