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汽车圈,真是风水轮流转。
就在2025年7月22日,三菱汽车发了个公告,说它在中国的发动机合资企业——沈阳航天三菱——的业务,不干了,终止!
这消息一出,圈内一片唏嘘。
为啥?因为就在2023年10月,它在中国的整车厂广汽三菱才刚刚宣布停产、裁员,最后被广汽集团以1块钱的象征性价格给“收”了。
![]()
先是整车“猝死”,现在连“心脏”(发动机)也拔管了。
这标志着,三菱这个在中国市场混了50年的日本巨头,终于,彻底地,全方位地,滚出了中国市场。
想当年,它可是“日系第一”,是无数国产车的“教父”。如今落得个停产裁员、一地鸡毛,只能说,这都是“自作孽”,半点不冤。
曾经的“教父”:靠一颗“心脏”躺赢三十年
现在的新一代年轻人,估计对三菱这牌子都没啥印象了。
但在20年前,三菱在中国,那可是神一样的存在。
你要问它有多牛?这么说吧,在座的各位自主品牌大佬,有一个算一个,见了他都得叫声“老师”。
三菱进入中国,走的是一条“曲线救国”的路子——“先零部件后整车”。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汽车工业刚起步,啥都缺,最缺的就是核心技术——发动机。
就在这时,三菱来了。
1997年8月,三菱汽车和中国航天汽车等企业合资,成立了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SAME)。第二年,1998年,正式投产。
![]()
这一下,可算是给嗷嗷待哺的中国车企送来了“救命稻草”。
尤其是那台代号“4G6系列”的发动机,简直成了中国自主品牌的“标配心脏”。
咱们现在回头看,那些叱咤风云的国产车企,早年谁没吃过三菱的“奶”?
长城汽车,靠着三菱发动机,才有了早期的皮卡和SUV。比亚迪,在搞电池之前,它的燃油车也得靠三菱“供血”。奇瑞,还有哈飞、东南……毫不夸张地说,在那个年代,中国市场上30%的国产车,车盖底下跳动的,都是一颗三菱的“心脏”。
三菱靠着卖“心脏”,在中国躺着就把钱赚了。
光卖“心脏”还不够,它的整车名气也大得吓人。
这事,还得感谢一个人——成龙。
1995年,一部《霹雳火》,让多少中国观众第一次见识到了三菱Lancer Evolution (EVO) 的强悍
在那个连桑塔纳都算“豪车”的年代,成龙在电影里开着三菱各种漂移、飞车,简直是“性能启蒙”。
![]()
电影里刷脸还不够,三菱那台硬派越野——帕杰罗,外号“山猫”,凭借它那套牛掰的超选四驱系统,以及皮实耐造的性能,一跃成为国内(尤其是偏远地区)公务车的“标配”。
能上山下河,还能在《霹雳火》里飞,三菱的形象一下就“立”住了。
技术又牛,名气又大。
2003年,三菱在华销量达到了惊人的15万辆,一举干翻了丰田、本田,登顶“日系品牌榜首”。
那会儿的三菱,是当之无愧的“教父”,是躺在“技术神坛”上的王者。
“技术作死”三部曲:从“躺平”到“换标”
俗话说,捧得有多高,摔得就有多惨。
三菱的“作死”之路,几乎是教科书级别的。
第一步:战略躺平,疯狂吃老本。
别的车企,比如丰田在搞混动,本田在压榨发动机热效率,大众在研究涡轮增压……大家都在拼了命地往前跑。
三菱在干嘛?
它在舒舒服服地卖它的4G6老发动机。
![]()
反正“心脏”不愁卖,反正“教父”的名头还在,研发新东西多累啊?躺着收“技术转让费”不香吗?
这种“供应商”当久了的心态,让三菱彻底丧失了作为“整车厂”的进取心。它的技术,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时代淘汰。
第二步:战略短视,挥刀自宫。
如果说“吃老本”只是懒,那2015年的这个决定,就是蠢。
2015年,三菱(全球)突然宣布:停止所有轿车车型的研发,未来将专注SUV和皮卡车型。
这个决定,在当时看,好像是“聚焦优势”。
可在中国市场,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三菱主动放弃了中国市场最大的一块蛋糕——轿车市场。它把自己所有的身家性命,都押宝在了SUV这一个篮子里。
好,那你押宝SUV,你就好好干啊。
2012年,广汽三菱成立。2016年,欧蓝德(Outlander)国产。
![]()
靠着“20万以内四驱SUV”这个仅存的性价比,广汽三菱在2018年,的确回光返照了一把,冲到了14.4万辆的最后巅峰。
但这也是他最后的疯狂了。
第三步:战略傲慢,错过“新能源”末班车。
2018年之后,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什么?
新能源!
当比亚迪的DM-i、理想的增程式、蔚来的换电、以及一众“新势力”开始用“冰箱彩电大沙发”和“智能座舱”重新定义汽车时……
三菱,彻底傻眼了。
它那套老旧的内饰、过时的车机、以及那颗4G6的老“心脏”,在新能源大军面前,简直就是“原始人”。
中国消费者,尤其是新一代的年轻人,直接把它抛弃了。
![]()
数据不会撒谎。
广汽三菱的销量,从2018年的14.4万辆巅峰,急转直下。2019年,13.3万辆。2022年,暴跌至3.36万辆。 到了2023年,更是惨不忍睹,1月到7月,总共才卖了3328辆。
这车,已经没人要了。
都火烧眉毛了,三菱总得反击吧?
2022年底,广汽三菱憋了两年,终于憋出了它在中国市场的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纯电SUV——阿图柯。
当时还宣传是什么“三菱纯电,硬核来袭”。
结果呢?
中国消费者扒开一看,这……这不就是广汽埃安V换了个壳吗?
昔日给所有国产车供应“心脏”的“教父”,如今沦落到要“换标”自己“徒弟”的产品来续命。
脸,都不要了。
这款阿图柯的销量,也成了压垮三菱的最后一根稻草,月销量长期在两位数甚至个位数徘徊。
![]()
2023年7月,广汽三菱绷不住了,发出了那封著名的《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宣布:临时停产,优化人员。
说白了,就是裁员,等死。
混乱的“内耗”:多头合资,一地鸡毛
有人说,三菱是被新能源“卷”死的。
这只说对了一半。
在被“卷”死之前,它早就被自己的“内耗”给折腾得半死不活了。
三菱在中国市场的战略,突出一个“混乱”和“渣”。
资料7里提过,三菱在中国到底有几个“家”?它跟一汽、五菱、长丰、东南、哈飞、北京吉普、广汽……几乎所有你能想到的“老字号”,都发生过关系。
处处留情,也处处不负责任。
发动机,它搞了两个厂:北边的沈阳航天三菱,南边的哈尔滨东安动力。
整车,它也搞了两个主要伴侣:东南汽车和广汽三菱。
咱们先说东南汽车。
三菱在东南汽车里,股权少(据推测仅25%),没啥话语权。三菱不爽,就搞“技术封锁”。
![]()
2013年,给了个风迪思(Lancer的换代)之后,就再也不给东南汽车新车型了。
你爱咋咋地。
2015年,三菱(全球)停止轿车研发,直接把东南汽车的研发人员全撤了。
2021年,三菱正式从东南撤资。
可怜的东南汽车,被三菱这个“渣男”活活给“拖死”了。
再说广汽三菱。
2012年成立广汽三菱,这算是“明媒正娶”了。毕竟广汽先后“娶”了丰田和本田,都是“日系御三家”,大家凑一桌多好。
可三菱的“躺平”德行,改不了。
除了吃欧蓝德一款车的老本,广汽三菱的产品线,常年就那么一两款车在“装点门面”。
当隔壁的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在疯狂导入新车、大搞混动化的时候,广汽三菱的展厅里,空空荡荡,只有欧蓝德在苦苦支撑。
这种“多头下注、处处留情、又不肯All in(全力投入)”的战略,导致三菱在任何一个合资企业上,都没有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它把中国市场当成了“提款机”,只顾着卖发动机赚钱,却忘了中国市场也是“斗兽场”。
再见“教父”:从“无法抗衡”到“败走印尼”
所以,三菱的结局,从它决定“躺平”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
2023年10月24日,靴子落地。
![]()
广汽集团发布公告,宣布对广汽三菱进行重组。说白了,就是“分手”。
广汽集团以1元人民币的对价,收购了三菱汽车和三菱商事持有的全部股权。
广汽三菱,这个2012年成立的合资公司,正式停产。它在湖南长沙的工厂,由广汽埃安接盘,用来扩充新能源产能。
一个燃油时代的“僵尸”,倒下去,成为了新能源时代的“养料”。
这,就是中国汽车市场最残酷,也最真实的“新陈代谢”。
本以为这就结束了。
没想到,到了2025年7月22日,三菱又补了一刀。
它宣布,终止沈阳航天三菱的发动机合资业务。
如果说2023年是整车“死亡”,那2025年就是“心脏”也停止了跳动。
至此,三菱在中国,再无生产业务。
这个曾经的“教父”,在退出中国市场时,留下了一句既坦诚又辛酸的“遗言”:“无法与中国汽车抗衡。”
这话说得,没错。
![]()
你一个“老师”,躺平了二十年,眼睁睁看着当年的“徒弟”——比亚迪、长城、奇瑞——一个个玩起了新能源、智能座舱、自动驾驶。
等你反应过来,想爬起来追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连人家的尾灯都看不见了。
更有意思的是,三菱“败走”中国,把未来的宝,押在了东南亚。
根据资料披露,三菱汽车计划在印尼投资10万亿印尼盾(约合6.67亿美元),用来生产小型纯电动车。
它以为,中国市场太“卷”了,我惹不起,我去东南亚“降维打击”总行了吧?
然而,最大的讽刺来了。
2022年的数据显示,在印尼的电动汽车市场,占据78%份额的,是谁?
是中国五菱汽车。
三菱以为自己是“退出”了牌桌,换个地方(印尼)就能重新开局。
它哪里知道,它昔日的“徒弟”们(中国品牌),早已经把牌桌(中国市场)给掀了,并且正在全世界(包括印尼)的土地上,开设新的、它根本没资格上桌的“牌局”。
参考资料:
三菱汽车“下牌桌”.中华工商时报.2025-07-26
三菱汽车败退中国,何以至此?.钛媒体.2023-10-25
终止发动机合资业务 三菱汽车在华全面退场.北京商报.2025-07-24
再见,三菱.汽车纵横.2023-11-09
三菱汽车退出中国始末:一个时代的终结与产业变革的镜鉴.界面新闻. 2025-07-26
被电动化浪潮逼上绝路?三菱汽车彻底告别中国!.极果.2025-07-24
三菱:20年前日系第一,如今却被自主品牌乱拳打死.易车网.2024-09-2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