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新冠疫苗的晚期癌症患者,竟然比没打的活得久得多——而且不是久一点,是接近翻倍
这是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欧洲肿瘤医学学会(ESMO)年度大会上,由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和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联合公布的一项回顾性研究的惊人发现。
这项研究分析了超过1000名晚期肺癌和皮肤癌患者的数据,结果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全球肿瘤学界激起千层浪。
如果这一发现在后续更严格的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它可能将彻底改变我们对抗癌症的游戏规则,为无数在绝望中挣扎的患者,带来一道名为“简单、廉价、通用”的曙光。
![]()
一、上帝关上门,却打开了意想不到的窗
故事要从一个“巧合”说起。
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想方设法攻克癌症,其中一个最火热的方向叫“免疫疗法”(ICI)。简单说,就是用药物“松开”人体免疫系统的“刹车”,让它自己去识别和攻击癌细胞。
尽管这一招很管用,但它却有个致命的缺陷:它只对一部分患者有效。很多患者的癌细胞太会“伪装”,免疫系统根本看不见它们,你就算把刹车松了,司机看不见敌人,也是白搭。这类肿瘤,我们叫它“冷肿瘤”。
怎么办?科学家们想了无数办法,试图把“冷肿瘤”加热,让它暴露在免疫系统的火力之下。
就在这时,新冠疫情席卷全球,mRNA疫苗横空出世,数亿人接种了这种新技术疫苗。
研究人员脑中灵光一闪:这场波及全球的公共卫生事件,会不会无意中成了一个规模空前的“临床试验”?mRNA疫苗会不会对正在接受免疫治疗的癌症患者产生什么影响?
于是,他们调取了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上千名患者的医疗记录,分成了两组:一组是在开始免疫治疗前后100天内,接种了mRNA新冠疫苗的;另一组则是没有接种的。
结果出来后,所有人都惊呆了:
- 在晚期肺癌患者中,没打疫苗的,中位生存期是20.6个月;而打了疫苗的,飙升到了37.3个月,几乎翻了一倍。
- 在转移性黑色素瘤(一种凶险的皮肤癌)患者中,打了疫苗的生存期也显著延长。
这不是我们梦寐以求,却又极难一见的治疗效果吗?研究人员之一杜安·米切尔博士感叹地说。
二、立功的不是疫苗,而是mRNA技术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新冠病毒的S蛋白有什么神奇魔力?
研究人员立刻做了个关键的对比实验。他们发现,那些接种了传统流感疫苗或者肺炎疫苗(非mRNA技术)的癌症患者,生存期没有任何变化。
真相大白了!
关键不在于疫苗预防的是什么病毒,而在于它的技术——mRNA
这就像一支军队本来在打瞌睡,突然军营里响起了最高级别的警报。士兵们瞬间被激活,全员进入战斗状态。mRNA疫苗扮演的就是这个“警报”的角色。它进入人体后,会模拟病毒入侵,拉响一个全身性的“危险信号”,让整个免疫系统“原地起立,高度戒备”。
mRNA疫苗就像一道闪光弹,它把原本龟缩在肿瘤这种“坏地方”的免疫细胞,全都动员到了淋巴结这样的“好地方”去集训。研究负责人埃利亚斯·萨尤尔博士这样解释。
![]()
三、我让你变强,是为了更好地干掉你
接下来,更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癌细胞其实很“聪明”。当它感觉到周围杀气腾腾,免疫系统被激活了,它会立刻启动防御机制——在自己表面竖起一面叫“PD-L1”的盾牌。这个盾牌会对冲上来的免疫T细胞大喊:队长,别开枪,自己人!从而让免疫细胞失能。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那这疫苗不是帮倒忙吗?居然还帮癌细胞举起了盾牌?
别急,这正是整个策略最骚的操作,堪称神来之笔。
因为免疫疗法(ICI)药物,它的作用恰恰就是专门打掉这面叫“PD-L1”的盾牌!
现在你明白了吗?这就是反雷达导弹啊,就是要让你开机才能干掉你。整个过程就像:
- mRNA疫苗(闪光弹):在全身拉响警报,激活免疫大军。
- 癌细胞(猪队友):吓得赶紧穿上一件印着“我是靶子”的亮黄色反光背心(PD-L1盾牌)。
- 免疫疗法药物(狙击手):之前因为找不到目标干着急,现在好了,满眼都是亮黄色的靶子,一打一个准。
mRNA疫苗非但没有帮倒忙,反而给狡猾的癌细胞“画”上了一个巨大且醒目的靶心,让免疫疗法的效果瞬间MAX。更绝的是,这种效果在那些本来最难治疗的“冷肿瘤”患者身上最为明显,他们的三年生存率提升了将近五倍。
四、这个意外,其实早有预言
这个惊人的发现,看似是疫情带来的偶然,但背后却是一位科学家近十年的执着。
佛罗里达大学的埃利亚斯·萨尤尔博士,在新冠疫情之前,就一直在研究一种“通用型”mRNA癌症疫苗。
他的想法就很大胆:我们为什么非要辛辛苦苦地去为每个病人定制昂贵的、针对特定癌细胞的“精准导弹”呢?我们能不能造一个“通用信号弹”,不针对任何特定目标,只负责把所有免疫部队都叫醒,让它们自己去找敌人?
为了实现这个想法,他的团队甚至开发出了一种独特的“洋葱式”mRNA递送技术,让mRNA纳米颗粒像洋葱一样层层包裹,从而更高效地拉响免疫警报。他们从小白鼠,到患癌的宠物狗,再到恶性脑瘤患者,一步步验证了这个理论。
但谁也没想到,一场全球大流行,竟然用一种最意想不到的方式,为他十年的理论提供了最宏大、最真实、也最震撼的证据。
五、我们离通用癌症疫苗还有多远?
当然,目前这项发现还只是基于回顾性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研究团队已经明确表示,下一步的重中之重,是立刻设计并开启一项大规模、前瞻性的随机临床试验。只有通过这种金标准级别的验证,才能最终确定,将mRNA疫苗作为免疫疗法的“神助攻”,是否应该成为癌症治疗的新标准。
“这个发现的意义是超乎想象的——它可能会彻底改变整个肿瘤治疗领域。”萨尤尔博士对此充满希望,“我们可以设计出一种更好的非特异性疫苗,来调动和重置免疫反应,它本质上可以成为一种适用于所有癌症患者的、即取即用的通用疫苗。”
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对抗癌症的武器库里,会增加一个简单而强大的新成员。它可能就像我们每年打流感疫苗一样方便,却能为无数在黑暗中前行的患者,争取到最宝贵的礼物——时间。
注:本文仅对前沿科学成果进行解读,无任何医疗建议。
![]()
![]()
参考文献:
ESMO 2025: Study finds COVID-19 mRNA vaccine sparks immune response to fight cancer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ESMO 2025: mRNA-based COVID vaccines generate improved responses to immunotherapy
Qdaisat, S., Wummer, B., Stover, B.D. et al. Sensitization of tumours to immunotherapy by boosting early type-I interferon responses enables epitope spreading. Nat. Biomed. Eng 9, 1437–1452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51-025-01380-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