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不少深圳家长的朋友圈被一则消息刷屏:深圳龙岗区第二外国语(集团)可园学校正式发布秋季放假时间安排,秋假时间为2025年11月14日(星期五)、11月17日(星期一)2天,合并周末共4天,成为深圳首批实行秋假的学校之一。
![]()
随着“春秋假”政策的发布,当前已有多地宣布将从今秋起试行中小学“春秋假”,不少地方将“春秋假”安排在11月,为期3天,连上周末,中小学生可“喜提”5天“小长假”。一时间,有关“春秋假”的话题再度引发家长热议。
先带大家回顾一下,“春秋假”是什么?又应该怎么放?
今年9月16日,商务部等九部门对外发布的《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措施》),共提出五方面19条举措。其中,第十三条指出:优化学生假期安排,完善配套政策。在放假总天数和教学时间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气候条件、生产安排、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落实等因素,科学调整每学年的教学和放假时间,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
然而,对于这个“额外”的假期,可谓有人欢喜有人愁。
早在今年春季,深圳就已有学校开始探索实行春假,龙岗外国语学校发出放“春假”通知,在三天清明小长假后多加了一天假期。当时也在网上引发了不少深圳家长的讨论。
![]()
一部分家长大力支持,认为终于能有机会带着孩子错峰出去游玩。
![]()
![]()
另一部分家长表示担忧,认为双职工家庭没有相应假期,孩子放假如何安置成问题。
![]()
从教育规律来看,“春秋假”的设置有可取之处,能够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春秋季气候宜人,是开展户外教学、社会实践的好时机,在漫长学期中插入短暂假期,为家庭提供了错峰出游的便利,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但同时,双职工家庭中学生托管问题也不能忽视。以深圳为例,双职工家庭占比超过70%,假期带娃难是不少家庭的痛点,“春秋假”的设置,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该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孩子没人带”这一问题,目前已有先行开展试点的城市推出了相应配套措施。据深圳新闻网此前报道,杭州推出了“自愿托管、政府买单”的假期服务模式。即在春秋假期间,学校保持开放,为学生安排阅读、体育锻炼和劳动实践等活动,且不讲授新课,费用全免。
另外,佛山、恩施等地也同步跟进托管政策,并鼓励青少年宫、社区活动中心等开设公益营。江苏省则在最新文件中提出“企业带薪休假配套”措施,倡导用人单位对子女放春秋假的职工给予弹性考勤支持。
目前,“春秋假”在深圳仍处于个别学校试点阶段。如要全面推广,将政策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育红利,或许还是取决于配套措施的完善程度。
譬如,相关部门能够统筹安排中小学“春秋假”,确保有子女的职工自主安排带薪休假、弹性休假。
又比如,教育部门和学校能够把“托底”责任落实到位,提升假期托管等服务水平,不“一放了之”。
对于“春秋假”,大家是怎么看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来源:部分内容来源深圳新闻网
整理、编辑:kaka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