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一个电话打给银行,就办好了不动产解押,太方便了。”日前,市民王先生通过徽商银行足不出户便办理了抵押注销手续。他所体验的,正是马鞍山市“无证明城市”建设中“不动产解押一次办”创新服务。
徽商银行太白大道支行工作人员介绍,以往购房者在还清贷款后,需先到银行网点领取结清解押资料,再前往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抵押注销手续,整个过程需往返两个办事地点。现在客户无需亲自到场,即可由银行通过连接不动产系统在线完成抵押注销操作。
这一创新实践正是马鞍山市高标准建设“无证明城市”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马鞍山市持续深化“无证明城市”建设,推动“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升级,让数据和流程代替群众跑腿,在更多场景中彰显便民利民的改革温度。截至目前,全市政务服务事项证明材料免提交率达97.6%,累计实现刷脸“免证办”24万件次。
如今,“无证明”服务正从政务服务领域加速向公共服务全场景拓展。在市人民医院秀山院区,患者挂号缴费已实现“免证件”,特定群体更能刷脸免除门诊诊查费;采石矶风景区面向本地居民实行“刷脸入园”,并计划惠及更多在马工作生活人群;雨山区孙底社区的居民办理养老、就业等事项时,也告别了纸质材料,凭借“刷脸认证”即可调取数据完成办理,“刷脸”成为群众办事新常态。
针对过去“无证明”服务多集中于市、区两级政务服务大厅以及服务半径有限的问题,今年以来,马鞍山市推动服务终端和设备向基层延伸,将“无证明”办事服务推广至所有乡镇、街道,并试点进入村、社区,着力构建“全域通办”新格局。在当涂县太白镇等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居民通过终端设备“刷脸”即可直接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不动产查档证明等常用证明,并就近办理低保申请、住房保障申请等服务事项。
“无证明”服务的顺畅运行,离不开数据资源的有序归集与有效共享。通过制定数据资源共享责任清单,全市已实现60类高频数据接口的直接调用,完成了残疾人证、无偿献血荣誉卡等数万条特定数据的归集与对接,实现了特殊群体身份的精准识别与服务“免提交”。对于暂未打通的数据壁垒,马鞍山市通过优化部门核验机制,明确了199项核验事项的反馈时限,并建立了定期通报制度,有效推动跨部门核验提速提效,让“数据跑路”更加畅通无阻。
在夯实数据底座的同时,马鞍山市“无证明城市”系统也完成了全面智能化升级。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系统已初步具备智能问答能力,实现办事流程的智能引导;高频政务服务表格支持“刷脸自动预填”,有效简化信息填报流程;创新推出“刷脸取号”服务,实现身份认证与证明材料调用的同步完成,构建起“刷脸即办”的一体化服务新模式。
市营商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马鞍山市将持续聚焦提升证明材料免提交率、优化基层设备管理、拓展高质量应用场景等重点任务,确保年底前实现98%以上免提交率目标,让“无证明是常态、要证明是例外”真正成为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切身感受。(记者 陶志尧 通讯员 朱昌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