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气温变化最剧烈的节点——昼夜温差大,空气变得干燥,寒气悄然逼近。据民间老话“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霜降进补不仅能提升身心能量,还能为越冬保驾护航。这一天的家宴和习俗,家家都很讲究——既要选对滋补食物,也不能触碰健康禁忌。
![]()
一、吃二样:选时令入菜,顺应节气润养
1. 羊肉萝卜煲 —— 补气暖身,家人安稳过冬
食材:羊肉500克、白萝卜1根、姜片、葱段、八角、料酒、适量盐、生抽、胡椒粉冷水下锅,放姜片、葱段、八角、料酒,焯至无血沫捞出再洗净。加足量热水,放姜片、葱段,转中小火炖1小时。加盐、生抽、胡椒粉调味,煮至萝卜入味,汤色醇白即可。
羊肉自古就是进补首选,尤其在气温陡降的霜降时节,能帮助身体抵御寒冷、补足元气。不过,秋冬羊肉容易膻,小窍门就是搭配当令的萝卜——民谚讲“羊肉萝卜同煮,滋补不上火”。萝卜能去膻增鲜,助消化,“萝卜进锅,医生跳墙”,聪明健康最宜时。
![]()
做法:
羊肉切块,清水反复冲洗去血水。
![]()
热锅加少许油,将羊肉略微煎至两面变色。
![]()
白萝卜去皮切滚刀块,待羊肉炖软后加入萝卜,继续炖20分钟。
![]()
小贴士:萝卜要后下,避免煮烂影响口感。也可按口味加入适量枸杞、当归等药膳佐料。
![]()
霜降后很容易口干咽燥,山药、银耳、百合都是公认的润燥养肺食材,温和补益,不易上火,老少皆宜。简单一锅,喝着顺口又养颜,清补不上火。
2. 山药银耳百合汤 —— 润肺止咳,滋阴润燥食材:铁棍山药150克、银耳一朵、百合60克、冰糖适量备选食材建议
![]()
做法:
银耳提前3小时泡发,去根撕小朵。
山药去皮切片,百合洗净。
锅中加水,先将银耳、百合煮20分钟。
加山药、适量冰糖,继续炖煮至银耳胶质浓稠、山药粉糯。
可根据口味加点枸杞或莲子,更添滋养。
小贴士:山药去皮要迅速,防止氧化变黑。也可搭配苹果、雪梨,化痰润喉。
![]()
霜降也可尝试栗子烧鸡、红枣桂圆汤、蒸南瓜、清炒时蔬等,均属于滋阴养肺养脾胃的好选择。
霜降意味着空气湿度骤降,人体极易出现口干、嗓哑、皮肤干裂等“秋燥”反应。对策就是“润”——从饮食到生活都要做加法!
具体做法:
日常多喝白开水、花茶、蜂蜜水、雪梨水等清润饮品。
多吃蔬果(雪梨、苹果、葡萄、柿子等),补充水分与膳食纤维。
居室适当加湿,喷雾或放水盘提高湿度。
皮肤添润,洗脸后使用保湿霜、身体乳。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秋燥自查表:出现口干咽燥、便秘、皮肤痒、眼涩等症状,及时增润,预防疾病入冬。
![]()
民间有“春捂秋冻”的谚语,可霜降后气温陡降,秋冻风险会上升。此时“冻”的不是健康,添衣保暖才是关键。尤其老人、孩子、体弱的人群,要注意这些细节:
夜间添厚被,脚部保暖。
不宜穿单衣、短袖外出,增加外套、围巾。
锻炼时间建议选中午,避免清晨凉风损伤阳气。
防止感冒、关节炎等“秋寒病”。
误区提醒:很多人担心早穿长衣会“捂坏”,其实霜降后添衣是身体适应季节更替的自然过程,不必强求“冻一冻”。
![]()
民间传统讲究霜降“补一补”,家家户户在这一天会安排丰盛晚餐,有的地区还会祭霜神、做祈福仪式。很多老一辈会带领孙辈一起下厨熬汤、煮粥,把健康、顺遂和团圆亲手传递下去。
不少地方还会有品柿子、吃螃蟹、登高赏景等独特习俗,都是为了祈愿安康、顺利过冬。
节气更替,最重要的是顺应天地,守护一家健康团圆。只要吃对时令美食、做好润燥防护、避免健康禁忌,家人就能顺利安稳地穿越深秋,幸福延续到冬季。
愿你:
身体倍安康,诸事顺风顺水,家门福添新,心情沁润如霜降之美!全家温暖,日日好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