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是最讲规矩的地方,一般来说资历、职位更高的人发展的会也更好。
但1955年全军大授衔的时候,一位曾经的师长授衔竟然还没有他手下的排长高。
这又是为什么呢?
![]()
一、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高级将领当中,周士第不说是资历最深的,但绝对可以排进前三。
1900年9月9日出生于海南省琼海市新昌村的他占着地理的优势,很早就接触了革命思想,是五四运动中琼崖学生联合会干事。
24岁这年,周士第考入了黄埔军校,成为了大名鼎鼎的黄埔一期生。
毕业后他被中山先生委以重任,参与组建“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
也是在这一年年末,周士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
当时中山先生主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对共产党员的观感很好。
有他的鼎力支持,1925年2月周士第当上了铁甲车队的队长。
年少有为的周士第没有辜负这份信任,率领铁甲车队支援广宁农民运动、平定商团及军阀叛乱,表现出了很优秀的指挥才能。
同年11月,国民政府以铁甲车队为基础,组建了国民革命军第4军独立团。
这支部队就是大革命时期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和掌握的正规革命武装“叶挺独立团”。
作为独立团的绝对骨干,周士第先是担任一营营长,后又被提拔为独立团的参谋长。
北伐战争中“叶挺独立团”能够打出“铁军”的名号,周士第功不可没。
叶挺独立团部队旧址
![]()
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这些硬仗,他都曾是直接指挥者。
因为在战场上的表现确实非常惊艳,所以在老团长叶挺将军被晋升为第四军二十五师副师长后,周士第顺理成章接替了团长一职。
等到1927年南昌起义的时候,周士第已经是国民革命军第25师师长。
当时我党绝大多数的高级将领还寂寂无名,许光达在第11军25师75团3营11连当排长,粟裕更只是起义军总指挥部警卫队的班长。
整个起义部队中也就周总理、朱老总、叶挺将军、贺帅跟刘帅的职位比周士第更高。
![]()
按理说以周士第的这份资历,1955年他就算不被授予元帅,一个大将也是手拿把攥的。
毕竟当时参加南昌起义的朱老总、贺龙将军和刘伯承将军都被授予了元帅,粟裕和许光达也被授予了大将。
偏偏事情在周士第这里出了意外,他不但没有能够挤进元帅的行列,甚至就连大将也没有评上,只被授予了上将军衔,排名还在中间。
同样都是南昌起义的核心人物,且资历不比任何人差,战功不比任何人少,为什么周士第1955年授衔的时候却连曾经的排长都比不过呢?
![]()
二、
这一切还要从起义军南下广州说起。
拿下了南昌起义的胜利后,决策层决定起义军南下广东,准备在那里建立革命根据地。
从南昌到广州将近800公里,一路的行军过程困难重重,再加上战略计划被叛徒泄露,让敌军提前做好了部署。
所以起义部队刚刚进入潮汕地区,就被敌人的大军包围,陷入了退无可退的尴尬境地。
周士第押上了自己所有的班底和朱老总一起浴血抵抗,这才让起义大军逃过了被全歼的命运。
到此为止周士第的所有举动都无比正确,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但就在危机暂时解除,朱老总带着起义军主力余部转战赣粤湘边境时,周士第没有跟着朱老总走,而是南下香港寻找党组织。
![]()
1927年11月,周士第终于联系上了李立三。可谁承想,这一路南下周士第风餐露宿,刚到香港就感染了严重的痢疾。
周士第听朋友陈超鹏建议,去了马来西亚治病。可结果,周士第就此脱离了党组织整整6年。
6年里周士第一直没闲着,先后辗转南京、上海、西安、福建等地,参与黄埔革命同学会,策划推翻蒋介石。也正因此一度被蒋介石抓起来关进了监狱。
要不是宋庆龄女士全力营救,周士第能不能活到革命胜利都是两说。
恢复自由的周士第没过几天清闲日子,又和蔡廷锴与蒋光鼐等十九路军将领一起组织了福建事变。
这次事变最终也失败了,周士第再一次上了蒋介石的黑名单。
![]()
不久后,周士第给周总理写了一封书面材料,将自己脱党六年间所发生的事情都详细讲述了一遍,希望可以重回组织。
周总理对这位“故人”非常重视,不但亲笔回信欢迎他归来,还让贺龙和聂荣臻联名发出了邀请。
就这样兜兜转转,1934年的时候周士第再次“归队”,到中央苏区首府江西瑞金任红军大学军事教员。
而南昌起义中担任排长的许光达,却在起义后走了另一条道路。
![]()
许光达1908年11月19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东乡萝卜冲,13岁的时候考入长沙师范学校,17岁的时候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春天,18岁的许光达受中共党组织派遣加入黄埔军校,成为了第五期的学员。
许光达从黄埔毕业后加入了国民革命军第4军,任炮兵营见习排长。
南昌起义的时候许光达只是个听命令行军的基层小军官,跟能在决策层说上话的周士第远不能比。
那场关乎起义军生死的三河坝战役许光达也参加了,还因此被炮弹炸伤和大部队失去了联系。
可就算面对如此逆境,许光达也一直都在努力的寻找中共党组织。
![]()
当时的许光达才刚满20岁,为了能够找到队伍,许光达在冒着暴露的危险赶赴安徽寿县,在国民党军中秘密从事兵运工作。
后来因为身份暴露,他只能再次逃亡,于1928年9月的时候回到了长沙。
但仅仅在家乡待了一个月,许光达就因为敌人的通缉再次离开了长沙。
很多人面对这样的困境恐怕早就崩溃了,可年轻气盛的许光达不但没丧失信心,还想要死中求活,在敌人的眼皮子地下做一件大事。
![]()
三、
离开长沙的许光达没有“病急乱投医”,而是直奔河北清河县,寻找自己当县长的岳父。
在老丈人的帮助下,改名许泛舟的他当上了清河县的警察局长,一下子打入了敌人的内部。
胆大心思的许光达先是利用职务之便悄悄释放了许多革命人士,紧接着又开始一个个策反警卫队,将这支国民党的武装力量改编成了一支装备优良的游击队。
1929年5月,带着游击队四处活动的许光达在安徽芜湖终于找到中共党组织。
党中央的首长们看到许光发不但自己回来了,还带来了上百人的游击队,都对他的经历啧啧称奇。
不久后,许光达参与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并任参谋长。
1932年1月,24岁的许光发在应城战斗中身负重伤,不得已只能前往苏联治疗。
这一离开也是五年的时间。
![]()
许光达的5年没有荒废,他一直都在积极的学习,时时刻刻和党中央保持着联系。
1937年在王稼祥等人的安排下回国后,许光达和周士第一样,一开始也没有担任军事职务,而是进入了抗大工作。
1942年,许光达和周士第的人生在南昌起义后再次有了交集。
当时贺龙、关向应回延安开会,担任晋绥军区参谋长的周士第实际主持所有工作。
就在此时,许光达被党中央任命为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2旅旅长兼晋绥军区第2分区司令员,和周士第并肩作战。
1927年南昌起义的时候,两人一个是主力师长,一个是名不见经传的代理小排长,身份地位对比悬殊。
但15年间各自不同的际遇和选择却让两个人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
解放战争时期周士第在华北野战军担任第1兵团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是徐向前元帅的左膀右臂。
许光达则在西北野战军担任第二兵团司令,属于彭老总麾下的王牌。
新中国成立后,许光达被中央军委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开展组建装甲兵的各项工作,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车学校的校长。
周士第则前往西南军区当了副司令员。
1955年全军大授衔,南昌起义的灵魂人物朱德、贺龙、刘伯承都被授予了元帅衔。
曾经的班长粟裕和排长许光发也被授予了大将军衔。
周士第则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
革命的道路向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周士第那六年的脱党经历虽有苦衷,但已成事实,这也影响了后面军衔的评定。
不过,不管经历了什么,许光达和周士第的革命初心始终未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