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大事
文章2000字,太干了,别噎着。
今天涨得都可以,目前来看几乎所有的板块都是涨的,大家可以放心,其中创业板涨得最多,有3个点的样子了。
然后我的房地产还在。
今天涨得也还可以,目前14个点了,而且最近房地产也没怎么跌:
![]()
我在公号上没说卖的,就是都还在。
大家在评论区反复问,还不如多看看文章。
今天来说说通信的事情,今天通信ETF(515880)涨得很好,场外联接是007818。
原因是英伟达Rubin出货预期上调,头部龙头的企业或将开始上调明年1.6T的总需求到1500万,而且还有上修的可能,强化了AI算力驱动下光模块高景气周期的持续性与确定性。
![]()
所以这就是今天通信为什么大涨的原因了。
我们第一次说通信ETF(515880)还是在7月29号「」,后面通信ETF涨得也还是不错,如果抄了作业的粉丝,现在也是收获颇丰了。
![]()
所以文章要常看哦~
今天来说说城市发展。
朋友们,最近有个大新闻,可能会彻底改变你对买房、找工作、选城市的所有想法!
8月底,中央和国务院发了一份关于城市发展的文件。我知道,一听文件这俩字儿,你就想划走了,别急,这事儿真的跟你有关!
![]()
先说个事实:东大的造城运动,可能真的要刹车了。
还记得前几年吗?
到处都在建新区,今天这个城市说要建个CBD,明天那个城市说要搞个科技城、开发区。结果呢?有的新区晚上黑灯瞎火的,连个买煎饼果子的地方都没有。我有个朋友,18年在某个新区买了套房,说是未来市中心,结果到现在,晚上出门遛弯儿,能碰见的活物只有流浪猫。
这回的文件,核心就一句话:别瞎折腾了,咱们不玩儿虚的了。
为什么突然转向?
数据摆在那儿呢。现在城里已经住了快10亿人了!城市化率也到了近70%。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再搞大规模造城,给谁住?更关键的是,很多新区根本没人去,资源全浪费了。
文件里提到要建设六种城市:创新的、宜居的、美丽的、韧性的、文明的、智慧的。
![]()
说实话,看到这六个词,我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在说现在很多城市的问题吗?不创新、不宜居、不够美、一下雨就看海、管理混乱、一点都不智慧。
对房地产来说,这个转变太关键了。以前房企怎么赚钱?拿地、盖楼、卖房、再拿地,循环往复。
现在呢?没那么多地让你拿了,也没那么多人买新房了。文件明确说了,要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翻译一下就是:别老想着盖新房了,把现有的小区、街道好好整整吧亲们!
这意味着啥?房企的整个商业模式都得变!
以前是开发商,现在要变成城市运营商。要做旧改、做物业、做社区服务。很多传统房企可能真的要转型了,转不过来的,可能就要出局了。
还有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点:TOD模式。
![]()
就是以地铁站为核心的综合开发,地铁站上面直接盖商场、写字楼、住宅。早上下楼就能坐地铁,晚上下地铁就到家。
像东京,人家的地铁站是真厉害。新宿站有200多个出口,里面啥啥都有,便利店啊、餐厅啊、诊所、花店,甚至还有健身房。你可以在地铁站里过一天。
相比之下,咱们的地铁站功能太单一了,除了进出站,最多就是买个早餐水果啥的。
城市群的发展也是重点!
文件说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要建世界级城市群。什么概念?以后不是单个城市在竞争,而是一群城市抱团发展。你可能住在苏州,在上海上班,周末去杭州玩,整个长三角变成一个超级都市圈。
![]()
但现在的问题是,很多所谓的一体化还停留在口号上。
就说医保吧,北京的医保卡到其他城市都不一定能用,这算啥一体化嘛?高铁是通了,但各种政策、服务都还是各管各的。这次如果能真正打通这些壁垒,那才是大事。
对普通人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应该是老旧小区改造。我家附近有个1990年代的老小区,最近刚改造完。加装了电梯,重新做了防水,还弄了个小花园,还挺像那么回事儿。
![]()
但全国有几十万个老旧小区,按现在的速度,不知道要改到猴年。
而且改造需要钱,钱从哪儿来嘞?
这就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地方的钱袋子。
以前地方靠卖地赚钱,一块地几十亿,卖几块地,一年的财政就有了。现在不让盲目卖地了,收入从哪儿来?
文件提到要创新投融资机制,但具体怎么创新,还得看后续政策。
我的理解是,可能会有更多社会资本参与进来。比如老旧小区改造,地方出一部分钱,企业出一部分钱,改造完了企业可以运营停车场、便利店,慢慢把投资收回来。
这种模式如果能跑通,对各方都有好处。
还有一个变化:房价可能真的不会大涨了。
这几年一直在说"房住不炒",但很多人不信,觉得房价迟早还会涨。这次文件传递的信号很明确,大规模造城的时代结束了,房地产的暴利时代也结束了。
那对于想买房的人来说怎么办?我的建议是,如果是自住需求,该买还是要买,但别指望靠房子发财了。如果是投资,可能要重新考虑了。未来房子回归居住属性是大趋势!
对于找工作的年轻人,我倒觉得机会更多了。以前好工作都集中在北上广深,现在城市群发展起来,二线城市机会会越来越多。
像苏州啊、东莞啊、惠州这些地方,产业基础好,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可能是不错的选择。
投资机会也很明显。
城市更新、智慧城市、绿色建筑,这些领域未来几年肯定是风口。特别是做旧改的、做智慧社区的、做停车场配套的公司,业务量应该会大增。但也要注意,这种转型不是一两天的事,中间肯定有波折。
说到底,这份文件要解决的是东大城市发展的根本问题。
过去30年,我们的城市化速度太快了,很多问题来不及解决就被掩盖了。现在速度慢下来了,该解决这些问题了。
城市不够宜居?那就改造!
管理太粗放?那就精细化!
创新能力不够?那就转型升级!
这些事情做起来都不容易,但不做不行了!
最让我期待的是,如果这些政策真的落实了,5年后我们的城市会是什么样?
也许老旧小区好多都焕然一新了,也许地铁站真的变成了生活中心,也许在长三角工作生活会像在一个城市一样方便,也许二线城市也能提供一线城市的工作机会。
当然,这些都是理想状态。现实中肯定会有各种问题,政策落地也需要时间。但至少方向是对的,总比继续摊大饼、造空城要好。
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但这个发明需要不断升级,不断优化。
东大的城市化上半场已经结束,下半场刚刚开始。
上半场我们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下半场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这个转变不容易,可能需要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
但对生活在城市里的每个人来说,这都是好事。毕竟,谁不想生活在一个既有烟火气又有发展机会,既方便又舒适的城市呢?
咱们拭目以待吧!
星球已开,内含实盘。
了解详情请点击:
下面两个小号,一个说公司,一个说基,建议动动您发财的手指两个都关注一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