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乡村发展图景

0
分享至

(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刘小兵

  油墨香里带着泥土气息的《认识中国:乡村的前途与中国现代化》,是武汉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的新作。书中,这位丈量乡土的学者,用质朴有力的文字,娓娓述说着对乡村和中国现代化的思考。

  全书从农民与中国的现代化、乡村社会巨变、乡村治理逻辑、农民的生计与意义世界、农民的城市化、如何认识中国等6个方面,对中国乡村社会的现状,以及如何进行农村建设进行了分析。贺雪峰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是“三轮驱动”的现代化,而乡村是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当多数人盯着城市天际线惊叹时,作者却转身凝视田野里弯腰劳作的背影。那些被GDP增速掩盖的细节——留守老人侍弄的菜园子、农民工行李箱里的腊肉、春节返程时塞满后备厢的腌菜,在贺雪峰笔下都成为解读中国现代化的密码。他敏锐地指出,正是这种“半工半耕”的家庭分工,让中国在全球化浪潮中既保持了制造业竞争力,又避免了拉美式贫民窟的困境。这种观察让人想起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的智慧,但多了几分数字经济时代的现实关照。

  书中关于“保护型城乡二元结构”的论述令人印象深刻。在城市化高歌猛进的今天,一些失业的农民重新回到村里,不过是“多双筷子的事”,这种朴素的生存智慧背后,是土地承包制构建的安全网。尽管贺雪峰对“小农立场”的坚守颇让人慨叹,但这种固执背后,实则是对国情的敬畏。当他在书中追问“谁是农民”时,实际上是对这一群体的界定标准提出异议。那些被统计报表归为“农业转移人口”的群体,在他笔下呈现出血肉丰满的面貌:他们白天在车间操作数控机床,傍晚在视频里指导父母喷洒农药;春节返乡时带着智能家居产品,也要捎回改良稻种。这种“两栖生存”状态,恰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微观写照。作者用“接力式城市化”的概念,精准捕捉到这种代际累积的进城策略,远比一些人提出的“激进城镇化”更符合农民的真实诉求。

  尤其是书中第六章“如何认识中国”堪称方法论之精华。贺雪峰提出了“从土地中长出理论”的研究路径,反对用西方理论剪刀裁剪中国经验。这种学术自觉体现在全书每个案例分析中,比如对“中坚农民”现象的解读,就跳出了传统阶层分析的窠臼。当他描述豫东村庄那些承包50亩地的“新中农”如何成为乡村秩序核心时,读者能清晰感受到,这不是书斋里的理论推演,而是沾着泥土的鲜活认知。这种“饱和经验法”培育出的观点,往往比量化研究更能触及中国社会的复杂肌理。

  贺雪峰本着乡村振兴这一独特的视角,认真审视着“三农”问题与中国的现代化。在他的笔下,乡村不是浪漫主义的田园牧歌,也不是需要拯救的落后象征,而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减震器”。这种理性认知,对于避免政策制定中的急躁冒进具有重要警示意义。书中反复强调的“兜底式建设”理念,实质是提醒人们,与其追求华而不实的示范村,不如先保障每个农民都有退路可循。

  在作者的行文中,常能感受到一种深厚的关于时代的思考。比如,他记录下那些啃老农民工的无奈,分析“悬浮型内卷”,但这些批判始终带着建设性温度,既扎根现实又心怀温情的学术品格,使本书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乡村研究,成为理解中国道路的重要注脚。

  站在时代奋进的船头回望,书中预言的许多趋势正在显现。县域经济的勃兴,验证了“接力式城市化”的预见性。近年来,不断涌现的返乡创业潮更是生动诠释了乡村的“蓄水池”功能。当某些国家在产业转移冲击导致社会撕裂时,中国乡村展现出的韧性,恰如贺雪峰描绘的那般——它或许不够光鲜亮丽,但总能在大风浪里提供最基础的浮力。这种浮力,可能正是中国现代化航船行稳致远的关键所在。

  《认识中国:乡村的前途与中国现代化》不仅是一部乡村研究的学术力作,更是一把解码中国现代化的钥匙。当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书中那些饱蘸地气的思考颇具启发意义——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推倒重建,而是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概言之,这部充满人文关怀的著作,值得每个关心中国未来的人细细品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1377700文章数 448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