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乡愁有味|松溪六墩黄粿:从“冬季限定”到四季常供

0
分享至



本文源自于闽北日报2025年10月21日四版

在松溪,每逢传统节日、喜庆活动,黄粿总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也是松溪人过年时晚辈给长辈送年、亲朋好友之间礼尚往来的伴手礼。

从手工制作到现代工艺,从沿街叫卖到直播带货,从“冬季限定”到四季常供……六墩黄粿的深刻蜕变,不仅为这一古老的美食文化注入了生机,更照亮了一个产业的发展之路。

解决规模化种植难题

配方标准化保证品质

相传唐末黄巢义军南征时,闽北浙南一带百姓家家制作米粿支援军队,故得名“黄粿”。传统黄粿以本地优质大禾粳米、纯净山泉水及天然植物碱为原料,经古法工艺精制而成。

其制作技艺代代相传,凝聚了数百年来松溪人民的智慧与经验。然而,因其工艺耗时费力、依赖经验,传统制作一度产量低下,许多老师傅年事已高,技艺传承面临断层危机,千年技艺濒临失传。

“在我的记忆里,每年冬天父亲都会做黄粿,挑着扁担沿街叫卖。”南平市松溪黄粿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松溪陆墩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范克伟回忆,“六墩黄粿对我来说不仅是儿时的味道,也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

为将六墩黄粿的技艺传承下去,范克伟在父亲的鼓励下萌生了通过科技复刻黄粿核心工艺的想法。

2008年,范克伟父子成立松溪县绿特米果专业合作社,投建首条六墩黄粿现代化生产线,并注册“陆墩”商标;2017年,成立松溪陆墩食品有限公司,历经多年发展,黄粿制作从家庭作坊向现代化生产迈出了关键一步。

制作黄粿,首重原料。

“粳米产量不高,以往每家每户只种几分地,供年节自制黄粿之用。规模种植后,我们发现粳米抗倒伏性差,成熟期遇大风,稻穗倒伏入泥,造成很大浪费。”范克伟说。起初,为鼓励农户种植,他以高于水稻的价格大量收购六墩村及周边种植的本地粳米,但收成仍不理想。

转机出现在六墩村一户村民意外推迟半月播种,反而迎来丰收。这一现象引起范克伟的重视。他立即组织人员对该农户的种植方式进行了详细记录和分析,发现适当推迟播种期可以有效降低稻株高度,增强抗倒伏能力。

同时,范克伟还邀请了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的赵林教授等专家到现场展开研究,经数年试验,最终确定将粳米播种时间从六月底推迟至七月底,这样种出的粳米稻秆缩短、抗倒性增强,产量亦保持稳定。

这一发现解决了粳米规模化种植的关键难题,为黄粿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只要是范总提供的种子种出的粳米,他都会全部收购。”六墩村村民陈和友表示,“种粳米省心省力,只需保障灌溉,我种的十亩地,每亩能赚三千元左右。”如今,六墩村及周边村庄的农户种植粳米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形成了“公司+农户”的良性发展模式。

与此同时,黄粿的另一关键原料——植物碱的制作也不断精进。

“碱水浓度直接影响黄粿的色泽与口感。”范克伟带着记者走进碱制作车间,两台过滤器正持续运转。“最早按古法制作的碱水,经检测金属含量超标。我们与闽南科技学院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研制出专用碱水过滤设备,并优化配方,使黄粿生产更加便捷稳定。”范克伟介绍,通过科学手段,他们成功将植物碱的提取过程标准化,既保留了传统风味,又确保了食品安全。

今年,松溪县陆墩食品有限公司将以每公斤4.8元的价格收购300吨本地粳米,带动105户村民增收致富。此外,公司每年向松溪本地茶农收购约200亩的废弃茶树,作为制碱原料。这不仅保证了黄粿制作的原料品质,也为当地农民开辟了一条新的增收渠道。

机器承担“体力活”

人工负责“技术活”

选米、烧灰、沥碱、蒸米、捶打、揉搓……传统黄粿制作是个“力气活”,看似简单却暗藏窍门。碱汁浓度、粳米浸泡时长、碱米比例、火候掌控,无一不影响着成品的色香味。

在过去,老师傅们凭借多年经验,能够准确把握每一个环节的火候,做出色泽金黄、口感Q弹的黄粿。

走进松溪陆墩食品有限公司的黄粿加工车间,从蒸米到切割成品,以往的重体力劳动已由机械化设备代劳。宽敞明亮的车间内,现代化的蒸煮设备、自动搅拌机和成型机有序排列,工人们穿着整洁的工作服,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

“传统黄粿需等到冬季粳米收获后制作,因气温低易于成型和储存。”范克伟介绍,“如今依托冷库与真空包装技术,不再受季节限制。”先进的保鲜技术使黄粿的保质期大大延长,让这一季节性美食成为全年可享的佳品。

正是这条现代化生产线,让六墩黄粿摆脱“时令”束缚,成为随时可尝的家乡味。即使在非生产旺季的九月,公司订单仍络绎不绝。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让六墩黄粿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不仅提高了产量,也保证了产品品质的稳定性。“这些是企业定制的礼盒装。”范克伟向记者展示刚出炉的黄粿,“我们每年会预留部分粳米用于淡季生产。机械化投产后,两条生产线‘火力全开’,高峰期日产量可达3吨。”

为提升效率,范克伟与父亲共同改进工艺。传统需“三蒸三打”,耗时费力。如今,先将米磨成粉再与碱水混合蒸制,蒸熟后二次调碱,一步到位实现碱米最佳配比。这一创新不仅缩短了制作时间,更使黄粿的口感更加均匀细腻。

“磨粉处理解决了熟饭颜色不均的问题,蒸制时间也从20分钟缩短至5分钟,效率大幅提高。”范克伟说,“机器捶打的黄粿质地也更均匀。”通过反复试验,他们找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最佳结合点,既保留了黄粿的传统风味,又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包装车间内,工人佩戴手套,有序进行分拣、传输与装箱。包装不仅美观,更有效保持了黄粿的新鲜与口感。针对不同的消费需求,公司开发了多种规格的包装,从简易袋装到精美礼盒,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

“每道工序需一人操作机器,生产旺季时,两条生产线需三四十名工人。”范克伟表示,为当地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稳定收入。

“冬天农闲时来帮忙做黄粿,一天能赚120元。”六墩村村民方红花说,她与不少同乡在松溪陆墩食品有限公司打零工,一个冬天就能挣1万多元。

黄粿生产的全面机械化并未使老师傅失业,反而让他们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他们的经验在工艺改进、品质控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碱水调配曾尝试用pH试纸定标统一配比,但成品仍不如老师傅凭经验做得好吃。”范克伟说,“每次碱水与米面的混合都需实时调整,单靠酸碱度无法实现风味的最佳平衡。”

这些老师傅的手艺和经验,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机器承担“体力活”,人工负责“技术活”。当地以现代工艺融合传统手艺,复原原汁原味的黄粿,让记忆中的味道得以延续。

便捷吃法+电商直播+研学体验……

传统美食更好融入现代生活

“我们精心制作的六墩黄粿,选用本地优质大禾粳米、山泉水和天然植物碱,既美味又健康。”在松溪县陆墩食品有限公司的直播间,以现代化生产车间为背景,主播一边介绍产品,一边展示黄粿的制作过程,让消费者直观了解这一传统美食的制作工艺。

近年来,乘电商直播之风,六墩黄粿知名度持续攀升,深受消费者喜爱,频频亮相各大餐饮场所。目前公司九成以上销量来自线上。通过淘宝、抖音、微信小程序等平台,黄粿走出了松溪,走向了全国各地的餐桌。

“这是家的味道!”“好吃,会回购。”“包装精美,适合送礼。”淘宝企业店中,众多顾客对六墩黄粿给予好评。这些评价既是对产品的认可,更是对松溪传统美食文化的肯定。

煎、炒、炸、煮……根据黄粿多种多样的吃法,公司将其做成切片、切条及适宜油炸的薄粿片等多种产品。“全部由机器切割后包装,经真空杀菌处理再装箱发货。”范克伟介绍,“针对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需求,公司开发了多款便捷食品,让传统美食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为满足多样需求,公司与福州食品工业研究所合作开发黄粿系列产品,包括原味黄粿(粿块、粿条)、粿片零食、红糖年糕、糍粑等;2022年,与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合作成立六墩黄粿研发团队,致力于开发黄粿预制食品,目前已成功推出系列风味粿包,即将上市。创新产品既保留了传统风味,又符合现代人的口味需求,拓展了黄粿的市场空间。

经过多年发展,松溪陆墩食品有限公司已在闽北多地设立了经销商,产品入驻“永辉超市”“兴盛优选”“淘宝”“拼多多”“微信小程序”“抖音”等线上线下平台,2024年销售黄粿800吨。销售网络的扩大让更多消费者能够方便地购买到正宗的六墩黄粿。

2021年10月,松溪黄粿制作技艺被列入南平市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依托这一宝贵的非遗资源,松溪县积极探索“非遗+研学”的创新模式,其中以六墩村为代表的研学活动尤为亮眼。

当地将黄粿制作的传统技艺转化为可体验、可感知的文化课程,吸引了众多学生、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孩子们在这里不仅能亲眼看到黄粿从米到粿的全过程,还能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亲手参与捣黄粿、揉粿团等环节,体验传统美食背后的匠心与智慧。

日前,旧县乡耀盛乡村振兴公司与松溪墨艺工艺美术有限公司联合在六墩村举办“一起‘趣’六墩”户外研学活动。在“研究成‘粿’”环节,孩子们通过交互电子屏直观了解黄粿的非遗价值,借助科技感受传统魅力。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制作技艺,孩子们轮流体验“捣黄粿”关键工序,在捶打揉捏间领悟文化精髓。随后的“‘耶’黄粿”美术课上,孩子们将所见所闻绘成缤纷图画,实现文化认知的艺术转化。

“原来做黄粿不光要力气,还要技巧!”李亚航小朋友举着自己参与制作的黄粿兴奋地说,“今天的课堂比书本生动多啦!”通过这些活动,松溪县不仅提升了黄粿的市场知名度,更让年轻一代了解并喜爱上这项传统技艺,为非遗传承注入新活力。

一碗黄粿,是旧时光里熟悉的年味,是游子心中缠绵的乡愁。六墩黄粿正以科技破除壁垒,以智慧开拓市场,让这份独特的“乡愁之味”跨越地域与季节,成为助力家乡振兴的“金色名片”。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松溪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记者手记

黄粿香处是故乡

每每来到松溪,黄粿总是在餐桌上被“隆重介绍”。在炒黄粿的蒸腾热气中、满口的咸香软糯里,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这一碗黄粿不仅承载着地道的地方风味,更浸润着松溪人深厚的乡愁记忆。

在实地走访中可以看到,黄粿早已超越其作为传统小吃的角色,正逐渐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生产企业在保留古法碱水配比、捶打工艺等核心技艺的基础上,成功引入机械化生产线和标准化品控体系,实现了从“冬季限定”到“全年供应”的产能跨越。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一传统美食带动了区域农业产业链的完善和提升。通过“订单农业”方式推广粳稻种植,以稳定价格收购,使农民亩产收益显著提高;生产线上吸纳本村及周边劳动力,农闲时节提供大量灵活就业岗位。原本局限于家庭作坊的生产模式,扩展为集粳稻种植、收茶烧碱、生产加工和电商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实实在在地带动了本地农民增收。

一块黄粿,看似平常,却在科技与传承的双重赋能下,成为连接故乡与他乡的情感符号,也让无数在外的松溪人自觉成为这张“金色名片”的传播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高中学历的骗子竟骗成了大学博导?江苏科技大学的瓜

高中学历的骗子竟骗成了大学博导?江苏科技大学的瓜

笔杆论道
2025-11-18 08:27:03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教授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教授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极目新闻
2025-11-18 09:42:29
北洋水师的甲午海上军演:虚张声势的花架子

北洋水师的甲午海上军演:虚张声势的花架子

尚曦读史
2025-11-18 06:29:02
越扒越深了!网传赵某晖“吞掉”人家装修款,有业主直言她坏良心

越扒越深了!网传赵某晖“吞掉”人家装修款,有业主直言她坏良心

火山诗话
2025-11-18 06:39:29
拔出萝卜带出泥!王曼昱战胜孙颖莎夺冠才发现她和樊振东同病相怜

拔出萝卜带出泥!王曼昱战胜孙颖莎夺冠才发现她和樊振东同病相怜

阿纂看事
2025-11-17 09:01:23
10连胜联盟首队!活塞大胜步行者列东部第一 杜伦31+15西卡29分

10连胜联盟首队!活塞大胜步行者列东部第一 杜伦31+15西卡29分

醉卧浮生
2025-11-18 10:44:50
曝喻恩泰离婚2年前转移走300箱茅台,其名下无房产

曝喻恩泰离婚2年前转移走300箱茅台,其名下无房产

韩小娱
2025-11-18 10:13:08
哈登28000分里程碑:现役第3仅输詹杜+历史第11 神迹历史第一

哈登28000分里程碑:现役第3仅输詹杜+历史第11 神迹历史第一

醉卧浮生
2025-11-18 09:34:53
俞敏洪南极旅游发全员信引争议!员工称“只觉得讽刺”:老板在南极,员工在加班

俞敏洪南极旅游发全员信引争议!员工称“只觉得讽刺”:老板在南极,员工在加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7 23:37:12
从双 11 增长数字复盘淘天这一年

从双 11 增长数字复盘淘天这一年

晚点LatePost
2025-11-14 22:51:48
广东一地结冰!

广东一地结冰!

深圳晚报
2025-11-18 12:36:38
狗咬人命案中申倩才是高手,她一个决定让9人闯宅者追悔莫及,讽刺

狗咬人命案中申倩才是高手,她一个决定让9人闯宅者追悔莫及,讽刺

七月生活情感驿站
2025-11-17 14:09:02
特朗普竟然给克林顿吹过箫?!美国官方公开文件无意间泄露天机,特朗普被玩坏了

特朗普竟然给克林顿吹过箫?!美国官方公开文件无意间泄露天机,特朗普被玩坏了

西虹市闲话
2025-11-17 23:38:26
小天才手表,背刺中国家长

小天才手表,背刺中国家长

金角财经
2025-11-17 16:19:49
晚了!山西狗主反杀案大逆转,双方都后悔了,郭某妻子终于低下头

晚了!山西狗主反杀案大逆转,双方都后悔了,郭某妻子终于低下头

娱乐帝皇丸
2025-11-17 09:52:28
江苏某大学教授被带走调查,博导竟是高中生,太能骗了

江苏某大学教授被带走调查,博导竟是高中生,太能骗了

上峰视点
2025-11-18 10:04:33
列车中途停站近5小时?12306回应

列车中途停站近5小时?12306回应

鲁中晨报
2025-11-18 10:12:17
两家中国公司投产2nm芯片!

两家中国公司投产2nm芯片!

新浪财经
2025-11-17 14:33:37
惹怒中国后,高市早苗又放话:要收回韩国领土,韩民称中国骂轻了

惹怒中国后,高市早苗又放话:要收回韩国领土,韩民称中国骂轻了

古事寻踪记
2025-11-18 07:18:01
长治命案出现反转,律师爆关键证据,郭家坑了自家人?

长治命案出现反转,律师爆关键证据,郭家坑了自家人?

大道微言
2025-11-17 17:03:24
2025-11-18 13:23:00
南平新闻 incentive-icons
南平新闻
闽北第一家新闻网站和门户网站
12780文章数 28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超市被员工偷到倒闭 收银员给1700元商品结账仅1元

头条要闻

超市被员工偷到倒闭 收银员给1700元商品结账仅1元

体育要闻

直到退役那天,“海湾梅西”也没去欧洲踢球

娱乐要闻

曝喻恩泰离婚2年前转移走300箱茅台?

财经要闻

青云租陷兑付危机 集资与放贷的双面生意

科技要闻

马斯克破防了!贝索斯62亿美金入局"实体AI"

汽车要闻

更加豪华 更加全地形 极石ADAMAS

态度原创

手机
亲子
艺术
本地
公开课

手机要闻

华为新款折叠屏最新架构技术曝光

亲子要闻

带孩子们去游乐场,俩闺女高兴坏了,以后有机会一定多陪陪她们!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