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还是发生了!”近日,河南郑州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一位老人收破烂时,捡到两瓶没有标签的液体,打开后还能闻到酒味,误以为是白酒,便喝了半斤多。结果没多久,他就昏迷了过去。
![]()
送到医院后,医生发现那竟是含有酒精的防冻液。防冻液中的乙二醇毒性不大,但在体内会转化为草酸,堵塞肾脏、损伤神经,短时间内就可能引发多器官衰竭。
更为棘手的是,针对防冻液中毒的特效药在国内根本没有上市。由于国内没有特效药,只能通过注射白酒解毒。
- 这究竟是咋回事?
10月17日(发布日期),河南郑州,68岁的李大爷(化名)靠回收废品维持生活。他在路边发现两个透明塑料瓶,标签被撕掉,看上去很干净。他就拧开瓶盖闻了闻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这时候淡淡的酒精味就飘散了出来。
于是李大爷就以为就白酒,这几天天冷了,拿回家喝了之后还可以暖暖身子。
![]()
当天回家之后,他还舍不得直接喝,拿着自己家酿的酒和捡的掺杂起来一起喝了,喝下了超过半斤液体。
几分钟后,李大爷开始头晕、腿软、视线模糊,随后倒地昏迷。家人最初以为只是醉酒,直到无法唤醒他,才紧急送往医院。
到医院之后,李大爷被诊断为“酒精性防冻液”中毒,便立马进行了抢救。
在抢救过程非常紧张,国内缺乏针对甲醇中毒的特效解药,医生只能使用乙醇竞争疗法,通过静脉注射和鼻饲,每天向体内输入大约一斤50度白酒。
![]()
经过几天治疗,李大爷生命体征暂时稳定,但医生提醒,他可能会留下长期后遗症,包括视神经损伤、肾功能下降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导致的智力下降。
![]()
李大爷的遭遇提醒我们,每一个容器都需要清晰标识和妥善处理,一个标签、一句警告或者一次谨慎的丢弃,都可能避免严重伤害甚至死亡。
特别是针对来路不明的液体,千万别随便接触,尤其是涉及食物和饮品时,谨慎为上,不要贪小便宜,舍不得。农村里的老人因为勤俭节约习惯了,比如,食用一些过期食品,极容易引发恶劣后果。
对此,你怎么看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