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课堂上老师提问“什么路永远走不完”,8岁小男孩举起了手

0
分享至

三年级一班的教室里弥漫着午后的困倦。

四十多个孩子像被太阳晒蔫的小草,整齐地趴在课桌上。

张玉莹的手指轻轻敲击讲台,发出细微的叩击声。

这个动作她已经持续了五分钟,却没能唤醒教室里沉闷的空气。

她望向窗外,梧桐树叶在秋风中打着旋儿落下。

就像她此刻的心情,一点点下坠。

教案本上那个准备许久的问题,现在看来像个不合时宜的笑话。

但她还是决定试一试。

"同学们,谁知道,什么路永远走不完?"

问题像石子投入死水,连涟漪都没有激起。

教室里的沉默比之前更加厚重。

就在她准备放弃时,教室最后一排,一只小手怯生生地举了起来。

那是陈峻熙,班上最安静的孩子。

张玉莹的心突然揪紧了。

这个从不主动发言的男孩,会给出怎样的答案?



01

张玉莹的视线缓缓扫过教室里的每一张课桌。

阳光透过窗户斜斜地洒进来,在课桌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影。

大多数孩子都低着头,有的在抠橡皮,有的在笔记本上乱画。

这种沉闷的氛围已经持续了半个多月。

作为有十五年教龄的班主任,她能敏锐地捕捉到班级气氛的变化。

教师节过后,这个班级就像被施了魔法,突然变得死气沉沉。

就连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孩子们唱国歌的声音都小了许多。

她尝试过组织游戏,开展主题班会,甚至请来音乐老师教唱新歌。

但所有的努力都像拳头打在棉花上,收效甚微。

"老师,这道题我不会做。"前排的李晓晓小声说道。

张玉莹走下讲台,俯身查看女孩的练习册。

铅笔字迹歪歪扭扭,看得出孩子做题时心不在焉。

"这里要先用乘法,再用加法。"她轻声讲解着。

余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教室的角落。

王浩轩坐得笔直,面前的练习册已经写满了工整的字迹。

这个聪明伶俐的男孩向来是班级的标杆。

可最近,就连他也变得异常安静。

虽然作业依旧完成得一丝不苟,课堂上却很少主动发言。

张玉莹记得,上学期王浩轩总是第一个举手回答问题。

他那双明亮的大眼睛里,总是闪烁着求知的渴望。

而现在,那双眼睛虽然依旧专注,却少了些许光彩。

就像是...有什么心事压在了这个八岁孩子的心头。

"老师,我明白了。"李晓晓重新拿起铅笔。

张玉莹直起身,继续在课桌间的过道里踱步。

她注意到第三排的赵小胖在偷偷吃零食。

若是往常,她一定会出声提醒。

但今天,她只是轻轻拍了拍孩子的肩膀。

赵小胖吓得一哆嗦,慌忙把零食塞进抽屉。

张玉莹什么都没说,只是用眼神示意他专心听讲。

这种反常的宽容连她自己都觉得惊讶。

或许是因为,她太想知道孩子们到底怎么了。

教师这个职业最磨人的,不是批改作业到深夜的辛劳。

而是明明站在学生面前,却看不懂他们内心的困惑。

下课铃声终于响起,孩子们如释重负地开始收拾书包。

"值日生留下打扫卫生,其他同学可以放学了。"

张玉莹站在教室门口,目送孩子们陆续离开。

陈峻熙总是最后一个走。

这个瘦小的男孩安静地整理着书包,动作慢条斯理。

他从不和其他孩子挤着出门,总要等教室空了大半才动身。

今天也不例外。

当王浩轩和几个男生有说有笑地冲出教室后。

陈峻熙才背起那个洗得发白的书包,低着头往外走。

"峻熙。"张玉莹轻声叫住他。

男孩抬起头,眼睛里闪过一丝慌乱。

"最近在班上还习惯吗?"张玉莹尽量让语气显得轻松。

陈峻熙点点头,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

这个孩子转学来已经半年,却始终像只受惊的小鹿。

张玉莹看过他的档案,父母都在外地打工。

他和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性格内向得让人心疼。

"如果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来找老师。"

陈峻熙又点了点头,眼睛盯着自己的鞋尖。

张玉莹在心里叹了口气,知道这次谈话不会有什么结果。

她侧身让开通道,看着男孩瘦小的背影消失在楼梯拐角。

窗外,夕阳把操场染成了金色。

几个住校的孩子还在篮球架下玩耍,笑声随风飘来。

张玉莹回到讲台前,开始整理散乱的粉笔。

粉笔灰在夕阳中飞舞,像极了此刻她纷乱的心绪。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她必须想办法打破这种沉闷。

教案本上那个问题突然浮现在脑海。

也许,是时候换个方式了。

02

第二天清晨,张玉莹特意提早到了学校。

她拎着早餐走过安静的教学楼走廊,脚步在花岗岩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回响。

三年级一班的教室门还锁着,玻璃上映出她略显疲惫的脸。

钥匙转动的声音在空荡的走廊里格外响亮。

推开门,晨光正好洒在讲台上,给桌面镀上一层金色。

她放下手提包,开始给窗台的几盆绿萝浇水。

这是开学时她和孩子们一起种的,现在长得郁郁葱葱。

教室后墙的学习园地里,还贴着上学期获得的流动红旗。

那是班级最辉煌的时候,运动会上拿了团体第一,月考成绩也是年级最佳。

当时的孩子们多么有活力啊,就像向阳生长的向日葵。

水珠从叶片上滚落,在泥土里晕开深色的痕迹。

张玉莹想起昨天放学后,在办公室和其他老师的谈话。

"我们班也是这样,上课死气沉沉的。"隔壁班的李老师抱怨道。

"是不是天气的原因?秋天容易让人犯困。"

教数学的刘老师推了推眼镜,提出不同看法。

张玉莹没有参与讨论,只是默默批改着作业。

她隐约觉得,问题没有那么简单。

浇完花,她开始擦拭黑板。

湿抹布划过墨绿色的板面,留下湿润的痕迹。

七点四十分,第一个学生走进了教室。

是王浩轩,他还是像往常一样早到。

"老师早上好。"男孩的声音清脆明亮。

"浩轩早上好。"张玉莹回头微笑,"吃早餐了吗?"

"吃过了,妈妈做的三明治。"

王浩轩走到自己的座位,开始整理书包。

他先把语文课本和练习册整整齐齐地摆在课桌左上角。

然后又拿出文具盒,把铅笔橡皮尺子一样样排好。

这个孩子做事总是这么有条不紊,让人放心。

但张玉莹注意到,他摆放文具时手指有些发抖。

就像在为什么事情感到紧张。

陆续有学生进来,教室渐渐热闹起来。

女孩子们聚在一起讨论昨晚的动画片。

男孩子们则在过道里追逐打闹,发出欢快的笑声。

表面上看,似乎一切正常。

但张玉莹敏锐地察觉到,这些欢声笑语中带着刻意。

就像是在表演一种名为"快乐"的剧本。

七点五十五分,预备铃响起。

孩子们迅速回到座位,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张玉莹站在讲台上,目光扫过台下四十多张稚嫩的脸。

陈峻熙坐在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

他正望着窗外发呆,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橡皮。

碎屑一点点落在课桌上,像雪花堆积。

这个孩子总是这样,仿佛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有时张玉莹会想,那到底是个怎样的世界。

上课铃响了,晨读开始。

琅琅读书声响起,是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孩子们的声音清脆整齐,却少了几分该有的朝气。

张玉莹在课桌间巡视,不时纠正孩子们的发音。

走到陈峻熙身边时,她特意停下脚步。

男孩的语文书翻到了正确的那页,嘴唇也在翕动。

但眼神依旧飘向窗外,似乎被什么深深吸引。

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能看见操场边上那棵老槐树。

还有树下那个佝偻的身影,是学校的退休园丁周爷爷。

老人正在修剪树枝,动作缓慢而专注。

张玉莹轻轻敲了敲陈峻熙的课桌。

男孩回过神来,脸一下子红了,赶紧低头看书。

这个细微的互动没有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

但张玉莹心里却留下了一个问号。



03

语文课结束后的课间,教室里恢复了喧闹。

张玉莹坐在讲台前批改昨天的作业,偶尔抬头看看孩子们。

王浩轩被几个同学围在中间,似乎在讨论一道数学题。

这个聪明男孩总是很乐意帮助同学,今天也不例外。

但他的讲解比往常急促,时不时会看向教室后排。

张玉莹顺着他的目光望去,陈峻熙独自坐在角落里。

男孩面前摊开一本图画书,却久久没有翻页。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勾勒出单薄的轮廓。

就像一株缺乏养分的小草,在阳光下微微蜷缩。

"老师,王浩轩讲的我听不懂。"

学习委员李晓晓拿着练习本走过来,小脸上写满困惑。

张玉莹接过本子,发现是道应用题。

关于速度与时间的计算,对三年级孩子确实有些难度。

"这里要先把单位统一..."她耐心地讲解起来。

目光却不经意地瞥向陈峻熙的方向。

男孩似乎对周围的喧闹充耳不闻,完全沉浸在书本中。

这种状态在一个八岁孩子身上显得很不寻常。

通常这个年纪的孩子,很难抵抗同伴游戏的诱惑。

除非,他经历过什么让他提早成熟的事情。

批改完最后一本作业,张玉莹起身走向教室后排。

陈峻熙察觉到了老师的靠近,下意识合上了书本。

"在看什么书?"张玉莹温和地问道。

男孩把封面翻过来,是《小王子》绘本版。

书页有些卷边,看得出经常被翻阅。

"你喜欢这本书?"

陈峻熙轻轻点头,手指摩挲着书页边缘。

"我最喜欢里面的玫瑰。"张玉莹试着打开话题。

男孩的眼睛亮了一下,但很快又黯淡下去。

这时上课铃响了,数学老师抱着教案走进教室。

张玉莹只好拍拍陈峻熙的肩膀,回到讲台。

数学课上,她坐在教室后面听课。

这是学校的教研安排,教师之间要互相观摩学习。

刘老师的课讲得生动有趣,不时引来孩子们的笑声。

就连陈峻熙也抬起头,认真听着讲解。

但当刘老师提出问题时,举手的人依然寥寥无几。

王浩轩再次成为全班的焦点,他准确回答了每个问题。

只是每次回答完毕,他都会望向陈峻熙的方向。

眼神复杂,掺杂着好奇和某种说不清的情绪。

课间操时间,孩子们排队前往操场。

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正是活动的好天气。

广播体操的音乐响起,孩子们随着节拍伸展四肢。

张玉莹站在队伍前面,观察着每个孩子的动作。

陈峻熙站在最后一排,动作有些笨拙。

但他的表情很认真,努力跟上大家的节奏。

课间操结束后是自由活动时间。

孩子们像出笼的小鸟,在操场上奔跑嬉戏。

王浩轩和几个男生在踢足球,引得一群女生围观。

陈峻熙独自走到操场角落的老槐树下。

周爷爷正在那里休息,手里捧着保温杯。

一老一少并排坐在石凳上,背影出奇地和谐。

张玉莹本想走过去,却被校长叫住了。

"张老师,下周的公开课准备得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正在做最后的调整。"

校长点点头,又嘱咐了几句注意事项。

等谈话结束,张玉莹再望向老槐树时。

发现陈峻熙已经回到同学中间,正在跳绳。

虽然动作还是不太协调,但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

这个转学来的孩子,似乎正在慢慢融入集体。

但为什么班级的整体氛围还是如此沉闷?

张玉莹抬头望向教学楼,每间教室都传来朗朗书声。

这本该是充满希望的场景,却让她感到隐隐不安。

就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有什么正在酝酿。

04

下午第一节课是班会课。

张玉莹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无精打采的学生。

就连最爱说话的赵小胖都安静地趴着,像是被晒蔫的茄子。

她深吸一口气,决定实施酝酿已久的计划。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个脑筋急转弯。"

这句话终于引起了一些反应,几个孩子抬起了头。

王浩轩坐直身子,眼睛里重新燃起感兴趣的光芒。

张玉莹在黑板上缓缓写下问题。

白色粉笔划过墨绿板面,发出沙沙的声响。

"什么路永远走不完?"

她转过身,面向全班同学。

教室里先是短暂的骚动,随即陷入更深的沉默。

孩子们面面相觑,有人开始抓耳挠腮。

"是高速公路吗?"一个男生怯生生地说。

"不对不对,高速公路有终点站的。"立即有人反驳。

"那是铁路?铁路也很长啊。"

"铁路也有终点啊,比如北京到上海。"

讨论声渐渐小了下去,孩子们又开始沉默。

王浩轩眉头紧锁,手指在课桌上轻轻敲击。

这个聪明男孩显然被难住了,这在他身上很少见。

张玉莹环视教室,期待有人能给出答案。

任何答案都好,只要能打破这种令人窒息的沉默。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黑板上的问题像个无底洞。

吞噬着教室里最后一点活跃的空气。

她开始后悔提出这个问题了。

也许应该问个更简单的,比如"什么门永远关不上"。

至少那样的问题能让孩子们笑起来。

而现在,挫败感像雾气一样在教室里弥漫。

就连窗外的阳光都似乎暗淡了几分。

张玉莹看向教室后排,陈峻熙依然望着窗外。

但与往常不同,今天他的眼神格外专注。

仿佛在窗外找到了什么重要的答案。

老槐树的影子在秋风中轻轻摇摆。

周爷爷已经结束工作,正推着小车缓缓离去。

老人的背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像一条没有尽头的路。

张玉莹突然有种直觉,答案可能就在那里。

在她准备放弃,打算公布答案的时候。

教室最后一排,一只小手怯生生地举了起来。

动作很轻,像是生怕被人发现。

但在这个落针可闻的教室里,这个动作格外醒目。

所有目光瞬间聚焦在陈峻熙身上。

男孩的脸涨得通红,举手的姿势有些僵硬。

但他没有放下手,眼神异常坚定。

这一刻,张玉莹仿佛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05

张玉莹怔住了,一时间忘了回应。

她从未见过陈峻熙主动举手,这是半年来的第一次。

其他孩子也露出惊讶的表情,教室里响起细微的骚动。

王浩轩转过头,难以置信地看着后排的男孩。

在他的印象里,陈峻熙几乎从不在课堂上发言。

就连最简单的"到"字,都是轻轻说出口的。

"峻熙,你说。"张玉莹终于回过神,温和地示意。

陈峻熙慢慢站起来,手指紧紧抓着桌沿。

他的嘴唇动了动,声音细若蚊吟却异常清晰。

"老师,是...心路。"

教室里安静了一秒钟,随即爆发出议论声。

"心路?那是什么路?"赵小胖大声问道。

"没听说过这种路啊,地图上有吗?"

"是不是写错了,应该是新路吧?"

孩子们交头接耳,都对答案表示不解。

王浩轩突然站起来,语气带着质疑。

"老师,标准答案应该是电路吧?电路永远都在循环。"

"或者是套路,网络上说套路永远走不完。"

其他孩子纷纷点头,觉得王浩轩说得有道理。

在这些八岁孩子的认知里,路应该是实实在在的。

可以是柏油路,水泥路,或者是铁路公路。

但"心路"这个概念,显然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

陈峻熙站在原地,小脸由红转白。

他看着质疑的同学们,嘴唇微微颤抖。

像是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口。

张玉莹示意大家安静,走到陈峻熙身边。

"能告诉老师,为什么是心路吗?"

男孩抬头看了老师一眼,眼神闪烁不定。

他张了张嘴,最后还是低下了头。

手指紧紧攥着衣角,关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这种反应让其他孩子更加疑惑。

王浩轩忍不住又站起来:"老师,他肯定是乱说的。"

"上周的脑筋急转弯书上,明明写着答案是电路。"

几个孩子附和着,要求老师公布"正确答案"。

张玉莹看着陈峻熙快要哭出来的表情。

心里突然升起一种奇怪的感觉。

这个内向的孩子,不会无缘无故说出这样的答案。

背后一定有什么特殊的原因。

她想起男孩经常翻阅的《小王子》。

想起他望向窗外出神的样子。

想起老槐树下,他和周爷爷安静并坐的背影。

这些片段像散落的珠子,似乎可以串联起来。

但还缺少最关键的那根线。

"同学们,每个答案都值得尊重。"

张玉莹轻声说道,安抚着躁动的课堂。

她把手轻轻放在陈峻熙肩上,感觉到男孩在发抖。

这个细微的肢体语言让其他孩子安静下来。

王浩轩也意识到自己的咄咄逼人,不好意思地坐下。

但疑问依然萦绕在每个人心头。

包括张玉莹自己。

06

下课铃声适时响起,打破了教室里的尴尬。

孩子们如释重负地开始收拾书包。

但今天的放学氛围与往常不同,大家都在小声议论着。

"陈峻熙今天好奇怪啊。"

"是啊,居然会主动回答问题。"

"不过答案肯定是错的,哪有心路这种路。"

张玉莹站在讲台前,看着孩子们陆续离开。

王浩轩走过她身边时,欲言又止。

"老师,我不是故意要为难陈峻熙的。"

"老师知道。"张玉莹拍拍男孩的肩膀。

"只是...他真的说错答案了吧?"

张玉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

"浩轩,你觉得什么样的路才是永远走不完的?"

王浩轩认真思考了一下:"应该是很长的路。"

"比如从地球到月球的路,或者到星星的路。"

孩子的想象力总是充满浪漫色彩。

张玉莹微笑着点头:"很好的想法。"

王浩轩似乎还想说什么,但被等他的同学叫走了。

教室里很快空了下来,只剩下值日生在打扫。

陈峻熙今天不是值日生,却也留到了最后。

他慢吞吞地整理着书包,眼神躲闪着老师的目光。

张玉莹走过去,帮他扶正了歪斜的课桌。

"今天很勇敢。"她轻声说道。

男孩愣了一下,抬头看着老师。

眼睛里有什么东西闪烁了一下,又迅速隐去。

"能告诉老师,为什么会想到'心路'吗?"

陈峻熙咬着嘴唇,手指又不自觉地绞在一起。

这个动作张玉莹太熟悉了,是孩子紧张时的表现。

就在她以为不会得到回答时,男孩低声开口。

"因为...太爷爷说过..."

话说到一半,教室门被推开了。

校工李阿姨探头进来:"张老师,有您的快递。"

这个打断让陈峻熙像受惊的兔子,抓起书包就跑。

张玉莹甚至来不及叫住他,只能看着背影消失在门口。

她叹了口气,转身面对校工。

"谢谢李阿姨,快递放在门卫室就好。"

"对了,"校工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周爷爷让我传个话。"

"他说谢谢你们班陈峻熙同学,经常去陪他聊天。"

"老人说孩子懂事,会讲很多有趣的故事。"

张玉莹的心猛地一跳:"周爷爷还说什么了?"

"就说孩子像他太爷爷,都是心善的人。"

校工说完就离开了,留下张玉莹怔在原地。

太爷爷?周爷爷认识陈峻熙的太爷爷?

这个信息像一把钥匙,似乎能打开某扇紧闭的门。

她快步走到窗边,望向老槐树的方向。

周爷爷正在给树浇水,动作缓慢而郑重。

夕阳给老人镀上一层金光,画面安宁祥和。

张玉莹突然很想现在就去问个明白。

但教师的直觉告诉她,有些事情急不得。

尤其是涉及孩子内心世界的时候。

她回到讲台前,开始整理教案。

粉笔灰在夕阳中飞舞,像无数个问号。

那个关于"心路"的答案,似乎有着更深层的含义。

而揭开这个谜题的关键,可能就在那位老人身上。



07

第二天是周六,学校显得格外安静。

张玉莹还是照常来到办公室,准备下周的教案。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她的目光不时飘向窗外,寻找那个佝偻的身影。

周爷爷通常周末也会来学校,打理他的花花草草。

九点左右,老人果然出现了,推着那辆老旧的小推车。

张玉莹放下笔,决定去碰碰运气。

操场上弥漫着青草和泥土的芬芳,秋意正浓。

周爷爷正在给月季花修剪枝叶,动作娴熟轻柔。

"周爷爷早。"张玉莹走近打招呼。

老人抬起头,皱纹里堆满笑意:"张老师周六也加班啊。"

"准备下周的公开课。"她在旁边的石凳上坐下。

寒暄了几句后,张玉莹小心翼翼地切入正题。

"我们班陈峻熙同学,听说常来陪您聊天?"

周爷爷的眼睛亮了起来:"那孩子啊,懂事得很。"

"每次来都帮我浇水除草,还给我讲故事。"

"讲故事?"张玉莹有些意外。

老人放下剪刀,在围裙上擦了擦手。

"讲他太爷爷的故事,都是些老辈子的事。"

阳光透过树叶缝隙,在老人脸上跳跃。

张玉莹没有催促,静静等待老人继续说下去。

"峻熙的太爷爷,是我年轻时认得的。"

周爷爷的眼神飘向远方,像是穿越了时光。

"那是个读书人,肚子里有墨水,心地也好。"

"可惜走得太早,没能看到重孙子出生。"

老人的语气带着惋惜,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衣角。

张玉莹想起陈峻熙档案里的信息。

男孩的太爷爷确实已经过世,是在他出生前一年。

"那孩子经常问起太爷爷的事,问得可仔细了。"

"喜欢听什么故事,爱吃什么点心,甚至走路的样子。"

周爷爷笑着摇头,"八岁的娃儿,问这些老古董的事。"

张玉莹的心微微触动:"他为什么对这些感兴趣?"

老人沉默了一会,目光变得深邃。

"他说,想在心里修一条路,通向太爷爷。"

"这样无论走多远,都能找到回家的方向。"

风突然停了,树叶停止沙沙作响。

张玉莹感觉自己心跳漏了一拍。

心路。

原来这就是男孩答案的由来。

不是脑筋急转弯,而是一个孩子最真挚的情感。

周爷爷继续修剪着月季,剪刀发出规律的咔嚓声。

"那孩子说,太爷爷告诉他,心里装着的人永远不会离开。"

"只要记得,就会在心里修出一条路,永远走不完。"

张玉莹怔怔地看着老人手上的老茧。

那些深浅不一的纹路,像极了人生的轨迹。

而一个八岁孩子的心路,才刚刚开始修建。

却已经如此深刻,如此绵长。

08

周爷爷的话在张玉莹心里回荡了整个周末。

周一早上,她特意提前到教室等待。

孩子们陆续到来,教室里渐渐热闹起来。

陈峻熙还是最后一个进教室,低着头快速走到座位。

晨读时,张玉莹注意到他偷偷看了老师好几次。

眼神里带着忐忑,像是在等待什么。

第一节课是语文,讲的是《爷爷的玫瑰花》。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孩子通过照顾爷爷留下的玫瑰。

渐渐理解生命与传承的故事。

张玉莹在讲解时,特别观察着陈峻熙的反应。

男孩听得很认真,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课本。

当讲到"有些花虽然凋谢了,但香气会永远留在记忆里"时。

陈峻熙轻轻摸了摸语文书的插图,动作很轻柔。

课间休息时,张玉莹走到他座位旁。

"喜欢这篇课文吗?"

男孩点点头,手指依然停留在插图上。

画面上是祖孙俩在花园里的场景,阳光明媚。

"我太爷爷...也喜欢花。"他突然轻声说。

这是陈峻熙第一次主动提起家人。

张玉莹在他旁边的空位坐下:"周爷爷跟我说过。"

男孩惊讶地抬起头,眼睛微微睁大。

"他说你太爷爷是个很好的人。"

陈峻熙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浅浅的笑意。

这个笑容让他整个人都明亮起来。

"太爷爷说,心里想念的人,永远不会真正离开。"

男孩的声音很轻,但每个字都说得很清晰。

"只要记得,就能在心里修一条路,一直走下去。"

教室里嘈杂的喧闹声仿佛突然远去。

阳光透过窗户,在课桌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张玉莹看着男孩认真的表情,心里柔软成一片。

"所以那天,你才会说答案是'心路'?"

陈峻熙点点头,又有些不安地低下头。

"同学们都笑我..."

"他们没有笑你,只是不理解。"

张玉莹温柔地说,"这个答案很了不起。"

上课铃响了,谈话不得不中断。

但张玉莹知道,某个心结正在慢慢打开。

这堂课她讲得格外投入,孩子们也听得很认真。

特别是讲到课文最后一段时。

"爱与记忆,会帮助我们跨越时间和空间。"

她看到陈峻熙的眼睛里,有什么东西在发光。

就像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



09

下午的班会课,张玉莹决定继续上周的话题。

她在黑板上重新写下那个问题。

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孩子们都露出困惑的表情。

王浩轩欲言又止,显然还在坚持"电路"的答案。

张玉莹没有直接解释,而是讲起了《爷爷的玫瑰花》。

她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重点强调最后几个段落。

当读到"有些路看不见,却一直在心里延伸"时。

她特意看向陈峻熙的方向。

男孩坐得笔直,眼神不再躲闪。

课文读完,张玉莹放下书,面向全班。

"上周峻熙同学给的答案,其实很有道理。"

教室里响起细微的骚动,王浩轩忍不住举手。

"老师,可是心里怎么会有路呢?"

这是个典型的孩子式提问,具体而直接。

张玉莹微笑着示意他坐下。

"浩轩的问题很好,谁能帮他解答?"

教室里沉默了片刻,出乎意料地,李晓晓举起了手。

"就像...就像我想象中去外婆家的路。"

女孩怯生生地说,"虽然外婆去世了,但我还记得路。"

这个回答让其他孩子陷入思考。

赵小胖也跟着举手:"我梦见去世的小狗时,也会想到它。"

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讨论,教室里气氛活跃起来。

张玉莹注意到,陈峻熙的眼睛越来越亮。

当讨论暂告一段落时,她走到教室后排。

"峻熙,你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男孩犹豫了一下,慢慢站起来。

这一次,他的声音比上次响亮许多。

"太爷爷说,心里装着的人,会变成一颗星星。"

"想看星星的时候,就在心里修一条路,一直通到天上。"

童稚的话语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教室里异常安静,每个孩子都在认真思考。

王浩轩突然站起来,语气不再质疑。

"所以这条路永远走不完,因为想念永远都在?"

陈峻熙用力点头,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这个笑容感染了全班,孩子们都跟着笑起来。

张玉莹感到眼眶有些发热。

她看着台下四十多张稚嫩的脸,突然明白了什么。

这段时间班级的沉闷,也许正是因为孩子们在成长。

在学会面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别离。

而陈峻熙,用他最独特的方式。

为所有人指出了那条永远走不完的路。

10

放学后,张玉莹在办公室批改作业。

夕阳西下,给桌面铺上一层温暖的金色。

教室里的那场讨论,让她感触良多。

孩子们虽然年幼,却已经能触及深刻的情感命题。

这也许就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不止是传授知识,更是陪伴成长。

敲门声打断了她的思绪,是陈峻熙站在门口。

"老师,我奶奶说要谢谢您。"

男孩手里捧着一个小纸袋,散发着香甜的气息。

"奶奶做了桂花糕,让我带给您。"

张玉莹接过纸袋,闻到熟悉的桂花香。

"帮我谢谢奶奶。"

陈峻熙点点头,却没有立即离开。

他站在办公室里,手指又不自觉地绞在一起。

"老师...谢谢您没有笑话我的答案。"

张玉莹放下笔,认真地看着男孩。

"为什么要笑话一个这么好的答案呢?"

男孩的脸红了,但眼神很明亮。

"太爷爷说过,最真的心才能看见最美的路。"

这句话从一个八岁孩子口中说出。

让张玉莹再次感受到生命的传承力量。

她打开纸袋,拿出一块桂花糕递给陈峻熙。

"我们一起吃。"

师徒俩坐在夕阳里,分享着简单的点心。

香甜的味道在舌尖化开,温暖在心间流淌。

"以后如果想念太爷爷,可以随时来找老师说话。"

陈峻熙用力点头,眼睛弯成了月牙。

这时王浩轩也来到办公室,看到这一幕愣了一下。

随即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是来道歉的。"

"我不该那么肯定地说陈峻熙的答案是错的。"

张玉莹微笑着又拿出一块桂花糕。

"来,一起吃点心。"

三个人的影子在夕阳下拉得很长。

像是一条路,通向无尽的远方。

后来的日子里,三年级一班的氛围悄然改变。

孩子们学会了更耐心地倾听,更宽容地理解。

而那个关于"心路"的故事。

也在校园里慢慢传开,成为最美的传说。

每当夜幕降临,星光洒满校园。

张玉莹都会想起那个腼腆的男孩。

和他指出的,那条永远走不完的路。

声明:内容由AI生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高市早苗首次提出对台海出兵,日本高层的反应,果然不出中国所料

高市早苗首次提出对台海出兵,日本高层的反应,果然不出中国所料

普览
2025-11-13 00:31:54
宁夏退伍士兵将岳父全家7口人全部割喉,妻子肚里的孩子都没放过

宁夏退伍士兵将岳父全家7口人全部割喉,妻子肚里的孩子都没放过

热风追逐者
2025-09-24 23:41:51
被新厂长当众开除,10分钟后工厂3亿生产线瘫痪,女总裁跪求出手

被新厂长当众开除,10分钟后工厂3亿生产线瘫痪,女总裁跪求出手

云端书馆
2025-11-14 09:40:37
历史独一档!库里连续两场46+,追平乔丹超越詹姆斯刷新NBA纪录

历史独一档!库里连续两场46+,追平乔丹超越詹姆斯刷新NBA纪录

听我说球
2025-11-15 13:47:54
这波寒潮有多猛?江苏最低温降至-2℃

这波寒潮有多猛?江苏最低温降至-2℃

金台资讯
2025-11-15 08:19:05
眼科主任面带桃花:前一秒甜美养眼,后一秒大尺度画面太辣眼

眼科主任面带桃花:前一秒甜美养眼,后一秒大尺度画面太辣眼

公子麦少
2025-11-08 16:20:48
一场解渴的赢球,快船怎么赢的,4个正确策略,重用一人弃用一人

一场解渴的赢球,快船怎么赢的,4个正确策略,重用一人弃用一人

体坛大辣椒
2025-11-15 13:07:22
饿了么低调回呛美团阴阳改名:好好吃饭才是正经事

饿了么低调回呛美团阴阳改名:好好吃饭才是正经事

鞭牛士
2025-11-15 07:39:07
冲突可能爆发,多架苏30控制前哨岛屿,准备打击美军航母战斗群

冲突可能爆发,多架苏30控制前哨岛屿,准备打击美军航母战斗群

小胡军事爱好
2025-11-15 14:25:42
福建号刚入列,我国又一电磁弹射航母海试,吨位超法国核动力航母

福建号刚入列,我国又一电磁弹射航母海试,吨位超法国核动力航母

林子说事
2025-11-15 14:52:12
风向变了?以德国为首的西方媒体齐发声:中国已在关键领域崛起了

风向变了?以德国为首的西方媒体齐发声:中国已在关键领域崛起了

历史求知所
2025-11-04 11:10:03
中国首次提“侵略”二字,高市早苗甩出妙计:把日本的帮手全找来

中国首次提“侵略”二字,高市早苗甩出妙计:把日本的帮手全找来

靓仔情感
2025-11-15 12:08:33
网友说她家狗牙缝太大,我一看……孩子好像不太聪明哈哈哈!

网友说她家狗牙缝太大,我一看……孩子好像不太聪明哈哈哈!

爱宠物
2025-11-08 21:48:32
失业游民的戾气越来越重了

失业游民的戾气越来越重了

经济学教授V
2025-11-12 18:49:14
百姓迎来好消息!11月起这些费用全面取消,家家户户都受益

百姓迎来好消息!11月起这些费用全面取消,家家户户都受益

白马惊天剑
2025-11-14 13:46:09
日本摄影大赛一等奖作品疑是 AI 生成,作者承认没自己拍

日本摄影大赛一等奖作品疑是 AI 生成,作者承认没自己拍

IT之家
2025-11-12 22:16:08
女人过了50岁,最渴望的不是伴侣,而是这3种“生理性安抚”

女人过了50岁,最渴望的不是伴侣,而是这3种“生理性安抚”

伊人河畔
2025-10-28 21:18:04
眼红中希合作,美大使妄图赶走中企

眼红中希合作,美大使妄图赶走中企

观察者网
2025-11-15 13:17:04
NEJM:非必要,不CT!近400万儿童长达10年随访数据显示,10%的儿童血癌与医学影像辐射有关丨临床大发现

NEJM:非必要,不CT!近400万儿童长达10年随访数据显示,10%的儿童血癌与医学影像辐射有关丨临床大发现

奇点网
2025-09-22 18:49:06
纵览热点|山西忻州一小学要求家长填写“可提供的社会资源”引发争议,当地教育局展开调查

纵览热点|山西忻州一小学要求家长填写“可提供的社会资源”引发争议,当地教育局展开调查

纵览新闻
2025-11-14 19:15:05
2025-11-15 16:07:00
飞碟专栏
飞碟专栏
看世间百态,品百味人生
1661文章数 373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七年级计算,很多同学不会化简求值

头条要闻

专家:我们对日本必须丢掉幻想 做好斗争准备

头条要闻

专家:我们对日本必须丢掉幻想 做好斗争准备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争议!评委张艺谋被质疑保送易烊千玺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限时10.59万起 新款星海S9将11月19日上市

态度原创

健康
亲子
旅游
游戏
公开课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亲子要闻

为什么孕妇情绪不稳定?这就是原因,大家来看一看

旅游要闻

1次明月山行,刷新了我对江西宜春的全部印象

《燕云》Steam上线首日在线破14万人!玩家热情高涨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