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团结报)
转自:团结报
□ 刘超伟
从2019年起,我累计撰写并提交120余篇社情民意信息,其中被各类渠道采用的有80余篇。一份高质量社情民意信息,能够联通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多年的写作心得体会,撰写高质量的社情民意信息,我认为应做到以下五点:
心怀家国,建言宜公不宜私。我们的建言献策要做到为公不为私,要站在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立场来看问题、提建议。心里要装着国家、装着人民、装着集体,提出的对策建议才能真正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才能真正做到为党建言、为民发声。
眼光敏锐,选题宜熟不宜生。撰写社情民意信息要找准切入点,明确要写什么的问题。应尽量围绕自己的本职专业和工作领域来建言献策,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发现问题、提出对策,这样既符合实际情况,又具有权威性。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建言献策,就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要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对现实情况的了解。要善于和相关领域和行业的部门和群众多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
检查并摆出不足,问题宜精不宜泛。查摆问题不能是苦思冥想,必须迈开步子去深入调研,向一线的党政干部、向基层群众、向该领域的专家学者调研,在一线发现最真实的情况。梳理出来的问题还要具有普遍性,站在全局层面来撰写,就要梳理整体层面的情况,不能只拿一两个市(县)的情况来推断全省的情况,不能拿以前存在的问题来推断现在存在的问题,以免有以偏概全、脱离实际之嫌。
论据扎实,数据宜多不宜少。用数据和案例说话是证明问题确实存在的有力方式。数据的使用首先必须是最新的数据,不能拿三年前的数据来分析今天的情况;其次必须是真实的数据,一定要是实际调研或向权威部门和机构查阅而得到数据,不能轻信通过网络渠道获取的数据。
建言献策,对策宜实不宜虚。提出的对策一定要结合党委、政府的工作职能和职权,不提本级党委、政府没有权力决定的对策建议,不提缺乏实践基础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不提党委、政府已经开始做甚至已经做完的对策建议。对策也要具有针对性,要能够将提出的问题全部涵盖。
总之,撰写提交社情民意信息是一项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的工作。我们应认真履职、积极建言献策,当好党委、政府的“智囊团”,当好人民群众的“传声筒”,为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多出金点子。
(作者系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广西政协特约研究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