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9日讯 初冬时节,漫步枣庄薛城街头,川流不息的人群与整洁有序的街道相映成趣,黄绿交织的秋叶点缀着治理有方的巷陌。这座鲁南小城,正以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城市治理实践,勾勒出一幅“精管善治、城美人和”的生动图景,实现从“治理”向“善治”的跨越升级。
从“精治”到“精致”,“小确幸”织密“幸福网”
“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今年以来,薛城区以城市管理服务品质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用“绣花功夫”雕琢城市细节,推动市政管理从“有”向“优”转变,让城市运行更高效,群众生活更舒心。
“即坏即修”提升出行体验。创新推行市政设施“即坏即修”快速响应机制,依托数字化城管系统与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构建起高效处置闭环。通过“大-中-小-微”四级网格体系,网格员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即时上传至“城管通”小程序平台。同时,数字指挥监督平台的专职采集员动态排查,形成“巡查——上报——分理——处置——反馈”双循环流程。今年以来,已快速解决市政类问题3900余件,处置率达到93%,市民的“脚下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停车充电”扩容提质解难题。面对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通过“挖潜、共享、整治、智管”组合拳,多渠道增加泊位供给。截至目前,城区已建成公共停车场146个,提供车位14,018个;道路停车泊位14,772个,覆盖69条主次干道,“停车难”有效缓解。展望2026年,薛城还将启动公共停车场及“光储充一体化”充电桩建设、电动两轮车智慧充换电等项目,计划新增车位1500个,建设四轮车充电桩260个、两轮车充电桩2000台、充换电柜300台,为绿色出行提供坚实支撑。
“一点一策”打通防汛堵点。对城区72处防汛点位实行分级管理,建立“点位到人、责任到岗”机制。为进一步提升防汛能力,2026年将实施雨水管网提标改造工程,计划改造管道35,000米,清淤14,700米,并安装智能井盖3000套,以科技手段守护城市“安全线”。
从“治理”到“善治”,“新机制”激发“新活力”
以机制创新破解治理难题,打破部门壁垒,坚持刚柔并济,让城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违停告知牌”彰显执法温度。坚持“教育与规范并重、温情与执法同行”,试点推行“违停告知牌制度”,对路沿石以上乱停车辆实行“先告知提醒、后规范引导”。今年重点整治长江路等5条交通流量大、违停问题频发的主干道,发现并处置违停行为453起,以人性化服务赢得了市民的理解与支持。
“6321模式”精准治理餐饮油烟。针对德仁路18家餐饮商户,创新实施“六统一、三设备、双保障、一网通”的治理模式。通过统一流程、智能监测、全程监管,推动油烟治理从被动整改转向主动防控,为守护“薛城蓝”探索出有效路径。
“四字工作法”严控违建蔓延。运用“巡、劝、法、防”四字诀,构建起控建拆违的严密体系。坚持日常巡查与群众监督相结合,耐心劝导与依法强拆并行,今年共立案108件,开展拆除行动32次,拆除违建55处、1.3万平方米。同时,高效响应“枣解决·枣满意”平台诉求,推动违建治理向源头预防转变。
从“美治”到“美景”,“巧功夫”绣出“实景画”
植绿护绿添生机,净城洁城展风采。以品质提升为目标,持续擦亮城市“颜值”,让群众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尽享生态之美。
“民生园林”构建全域绿化格局。以“景色宜人”为目标,持续开展园林绿化品质化攻坚行动,拓展小微绿地、桥下公园、立体绿化等,推动园林绿化养护从“基础管护”向“精细提质”升级。先后新建提升公园游园96个、建设城市绿道47公里,完成24处公园绿地和78台“国球进公园”设施安装,城市建成区绿地率提升至52.16%,公园绿化活动服务场地半径覆盖率达97.83%,更好满足群众亲绿、享绿需求。
“标准化作业”打造整洁有序环境。推进城市道路机械化“四位一体”作业,加强城市道路扬尘治理,确保城区道路机扫率、洒水率保持在90%以上,提升道路精细化保洁质量。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两网融合”“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投放,共建有分类亭(房)132个,投放智能回收设备190台,配置分类运输车辆64辆,服务群众超20万人次。
从“治和”到“人和”,用暖心事架起“连心桥”
以民为本、服务为先,用一件件暖心实事拉近与群众距离,构建起“人人参与、共治共享”的和谐治理格局。
“城管进社区”服务零距离。在4个镇街的14个社区、79个小区试点设立城管岗,开展宣传、服务、管理、执法“四进”活动,建立巡查、诉求、服务“三本台账”,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手机没电了,在这边歇歇脚充个电可方便了!”四季菁华门口的城管驿站里,刚送完一单的外卖员小赵说道。今年10月,利用现有城管执勤点、公共用房、闲置空间等资源进行改造升级,共建成“城管驿站”4处,内设便民服务区、执法保障区等五大功能区块,成为服务一线工作者和市民的“暖心坐标”。
化“堵”为“疏”留住城市烟火。聚焦主次干道、商圈、学校、医院周边等重点区域,今年累计开展占道经营专项整治行动90余次,清理流动摊点2.5万余个,规范店外经营商户2.3万余家,保障城市道路畅通有序。同时,科学规划便民服务网络,设置便民疏导点4处、潮汐市场1处,规划摊位700余处,既规范了市容秩序,又留住了市井“烟火气”,实现“便民不扰民、规范不生硬”的治理目标。
闪电新闻记者 刘印红 李环宇 薛城融媒 丁梅 秦林 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