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像狗一样爬行,赤身趴在地上吃东西,头发乱得打结,全身黑黢黢的。”四川雅安高速服务区的一段视频,让“野人孩子”四个字瞬间戳中全网神经。当人们怒斥“父母失职”时,更颠覆认知的真相浮出水面:这对让3岁孩子活成“野生动物”的父母,竟是拥有大学与研究生学历的高知群体。
近日,在雅西高速四川石棉服务区,有网友拍到一个全身赤裸的孩子,该网友发文称,“孩子类犬,吃饭、爬行……”,像个“野人孩子”。
现场视频显示,一个全身赤裸、瘦弱黝黑的孩子蹲伏在台阶上啃咬食物,旁边还有一位抱着另一个孩子的大人似正在与他说话。另一份视频中,这个孩子用四肢在地上爬行奔跑。
据了解,孩子及父母来自云南大理州南涧县无量山镇新政村,此次一家人开房车途经上述高速收费站。
此事持续发酵。据新政村村民杨梅说,孩子的父亲一年四季都不给孩子穿衣服,村里人曾报过警。
10月18日,南涧县“10·16”工作组发布情况通报称,公安机关已依法介入,经初步核查,未发现拐卖行为。
![]()
据南涧县公安局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孩子目前在云南省外,南涧县公安局、民政局等相关人员组成的工作组已抵达当地,孩子和其父母已在管控范围内,孩子目前是安全的。公安机关已对其父母是否涉嫌违法犯罪展开调查。
据南涧县委宣传部新闻办主任此前介绍,涉事家庭为一家四口,包括父亲、母亲和两个男孩,大孩子年龄约3岁,小的约1岁。视频中用四肢在地上爬行奔跑的孩子,即为大孩子。
据当地政府了解,孩子的父母都受过高等教育,父亲有大学学历,母亲有研究生学历。
据一位民间志愿者王思了解,这家人不喜欢住房子,在村里的荒地上停一辆房车,搭个棚子住,不和村里其他人来往。政府相关部门也调查过,确认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没有困难。
对不给孩子穿衣服的做法,这家人的说法是,他们对孩子采用“自然教育法”。
南涧县委宣传部新闻办主任此前对记者解释,当地派出所、民政局、妇联等部门去家里劝导过,让父母帮孩子把衣服穿上,但这对父母的说法是,孩子小时候经常长湿疹,穿上衣服后摩擦会疼痒,所以孩子不太喜欢穿衣服。“他们家人拒不配合,他们的说法是,这是他们的自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外人没有权利干涉。” 该新闻办主任说,孩子的母亲之前也不喜欢穿衣服,在村里衣着暴露,被村干部了解后劝说她穿上衣服。
![]()
箭头位置是孩子及父母在村里居住的方位
这场以“自然教养”为名的闹剧,早已不是简单的“生活方式差异”。从云南大理的山村到高速服务区的曝光现场,这对父母的“坚持”贯穿始终:孩子不穿衣服,理由是“湿疹怕摩擦”;拒绝所有劝导,宣称“这是我们的自由,外人无权干涉”。可视频里的孩子不会说谎——他直立行走时双手习惯性下垂,吃饭、移动全靠四肢,连人类最基本的衣着与姿态,都被父母的“实验”剥夺殆尽。
最刺痛人心的,是这对父母的“双重标准”。他们自己是社会化教育的受益者,却亲手将孩子隔绝在文明世界之外:住自建房、开房车,物质条件并不匮乏,却带着孩子在山上搭窝棚;深谙教育的重要性,却让三岁孩童错过语言发育与社会化的关键期,连户口都未办理。所谓“回归自然”,不过是用孩子的人生为自己的偏执买单——长期爬行可能导致脊柱发育畸形,缺乏社交将使其彻底丧失融入社会的能力,而衣不蔽体的状态,更是对孩童尊严的公然践踏。
更值得深思的,是公共干预的困境。早在去年,当地派出所、民政局、妇联就曾多次上门劝导,却因对方“拒不配合”无功而返。这暴露的不仅是个别家庭的问题,更是儿童保护的普遍痛点:当父母以“隐私”“自由”为盾牌,将孩子困在封闭的“实验场”,社会该如何打破僵局?《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早已明确,“儿童最大利益”应优先于一切,监护权从来不是“所有权”,而是不容推卸的责任。
如今,工作组已赶赴外地开展调查,孩子终于被纳入管控范围。但事件留下的追问从未停止:高学历为何没能转化为基本的育儿常识?“自然教养”的边界究竟在哪里?当家庭教育异化为伤害,我们的保护网该如何更快兜底?
每个孩子都不是父母的“私有物”,更不是可供实验的“小白鼠”。纪伯伦曾说,父母是弓,儿女是箭,弓箭手的使命是让箭射向更远的未来。而这场以爱为名的伤害,从来与“自然”无关,只是对责任的逃避,对生命的漠视。愿这起事件能敲响警钟:所谓育儿,从来不是肆意而为的“自由”,而是以科学为尺、以责任为界的守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