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对许多发达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与此同时,一些国家也开始对中国公民免签,但多数是发展中国家。
不过,有一个特别的例外——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这个地方对中国人几乎完全开放:不仅免签,而且可以自由居住、经商、科研,甚至开矿,几乎没有任何限制。
![]()
这片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的群岛,位于挪威本土和北极点之间,是通往北极的重要门户。
这里为何对中国人如此“友好”?
![]()
✅斯瓦尔巴群岛归属挪威的背后
斯瓦尔巴群岛在历史上长期处于“无人认领”状态,直到192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8个国家签署了《斯瓦尔巴条约》,正式将群岛主权交给了挪威。
![]()
但这个主权是有条件的:群岛必须保持非军事化,且所有缔约国的公民享有平等经商、居住、科研等权利。这就意味着,虽然挪威拥有主权,但不能完全像治理本土那样限制其他国家的活动。
✅中国为何也有权利?
虽然中国与斯瓦尔巴群岛距离遥远,但中国作为一战战胜国之一,也被邀请加入条约。
1925年,段祺瑞领导的北洋政府正式加入,成为条约缔约国之一。
![]()
这让中国意外获得了在斯瓦尔巴群岛上进行活动的合法权利,成为可以在北极活动的少数国家之一。
✅中国在斯瓦尔巴群岛的“存在感”
虽然几十年间中国并未实际参与群岛事务,但1990年代,一位中国科学家在研究时发现了这个被遗忘的“条约权利”。
![]()
此后,中国开始布局北极科考。2004年,中国在斯瓦尔巴群岛建立了“黄河站”,成为中国北极研究的重要基地。
![]()
目前,中国在该群岛主要从事科研活动,普通公民较少前往,一方面是距离遥远,另一方面是交通受限——虽然斯瓦尔巴群岛对中国免签,但前往群岛必须从挪威本土出发,而挪威属于申根区,中国人仍需申根签证。
✅是中国“海外飞地”吗?
不少人认为斯瓦尔巴群岛是中国的一块“海外飞地”,因为中国人在这里免签、可自由活动,甚至建有科研站。
但实际上,飞地是指某国拥有主权的、与本土不接壤的区域。而斯瓦尔巴群岛的主权属于挪威,中国人在这里的活动必须遵守挪威法律,因此不能算作中国的“飞地”。
![]()
凭借《斯瓦尔巴条约》享有在岛上免签、经商、科研等自由,这既是历史的巧合,也是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重要跳板。随着全球变暖和北极航道的开发,斯瓦尔巴的重要性只会越来越高随着北极地位上升,对中国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战略上的“意外之喜”。这片看似遥远又特殊的土地,将可能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