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你家里,可能藏着这3类“杀手零食”!
“小姑娘,先别吃了!”
某附院肝胆外科的查房现场,主治医师的声音突然提高。15岁的林晓(化名)正低头啃着包装鸡腿,嘴角还沾着油星——这个马上要升入初三的女孩,刚被查出肝脏上长了一个107mm×118mm的恶性肿瘤,几乎占满了半边肝脏。
主治医师介绍,女孩就诊时右侧腹部疼痛,检查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一个即将升入初三的孩子,肝脏上有10cm的肿瘤?“她喜欢吃各种零食,早上查房时,孩子的早饭竟然还在吃包装鸡腿!”
![]()
更让医生揪心的是,林晓家族三代没有癌症史,日常也没有接触过致癌物。“到底是什么毁了孩子的肝?”面对家长的崩溃追问,一份详细的饮食记录揭开了真相:过去两年,林晓每天要吃7包辣条或1桶泡面,喝5杯含糖奶茶,再搭配4份炸鸡或薯片,新鲜蔬果和白开水几乎从不碰。
医生举了个例子:我们自家蒸的馒头,3天储存不得当就发霉了;而保质期18-24个月的食品,难道不需要添加防腐剂等添加剂吗?真的要提醒家长和老人,给孩子买东西的时候,大人是监护人,有责任有义务帮忙把关,不是说这些东西不能吃,但能当饭大量吃吗?祖孙几代努力一个孩子,还不好好保护!
目前,林晓已经做了外科肿瘤的切除手术,化疗也进入了第三个阶段,期待孩子早日康复!
这不是个例!
垃圾食品正在围攻下一代肝脏
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过去10年,我国≤19岁青少年肝癌患者数量增长了4.5倍,其中近80%的孩子都有长期大量食用垃圾食品的习惯。“现在的垃圾食品,正在全方位围攻下一代的肝脏!”主治医生的话,戳中了无数家长的焦虑。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吃点零食没关系’,但林晓的病例告诉我们,长期高油、高盐、高糖饮食,叠加食品添加剂的伤害,会让肝脏逐步走向癌变。”主治医生解释道。
林晓的肝脏病理报告显示,她的肝细胞已经出现大面积脂肪变性,伴随中度炎症——这正是“脂肪肝→肝炎→肝癌”致癌链的典型进程。
“正常情况下,成人肝脏代谢这些有害物质需要24小时,而15岁孩子的肝脏解毒能力只有成人的60%,添加剂在体内的半衰期会延长50%。”该院儿科主任医师张艳指出,青少年肝脏仍在发育,长期超负荷代谢垃圾食品,会让癌变速度比成人快3-5倍。
近年来,临床上不时出现青少年甚至年轻成人罹患肝癌的案例,这与以往肝癌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专家指出,虽然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酗酒等,但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环境因素以及生活方式也在肝癌发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特别是青少年群体,身体处于发育阶段,各器官功能尚未完全成熟,长期摄入含防腐剂、添加剂的大量加工食品,会给肝脏带来沉重负担。
两大 “隐形杀手”:糖与添加剂
这两类成分是伤害青少年肝脏的核心元凶,二者叠加会加速肝脏病变,务必高度警惕:
隐形糖:直接堆积肝脂肪
青少年常喝的含糖奶茶、碳酸饮料中,果糖含量极高 —— 以林晓为例,她每天 5 杯奶茶的果糖超 35 克,远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每日 25 克上限。更关键的是,果糖的代谢只能依赖肝脏,过量摄入果糖会使其直接转化为脂肪堆积在肝细胞内,先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再通过 “氧化应激→肝细胞坏死→肝脏纤维化” 的路径,逐步向肝癌发展,整个过程隐蔽且不可逆。
隐形添加剂:加重肝脏解毒负担
辣条、泡面中常见的亚硝酸盐(防腐)、苯甲酸钠(保鲜),膨化食品(如薯片、虾条)高温加工时产生的丙烯酰胺(世界卫生组织列为 2A 类致癌物),都会让肝脏 “超负荷工作”。青少年肝脏本就未发育成熟,这些添加剂在体内的代谢半衰期会延长 50%,相当于 “一边让肝脏处理脂肪堆积,一边又给它加毒素”,双重伤害下,肝脏病变速度会大幅加快。
你家里,可能藏着这3类“杀手零食”
“很多家长买零食时只看‘生产日期’,却忽略了配料表——这才是判断零食是否健康的关键。”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王萌教家长们“3步筛选法”:看配料表前3位是否有“白砂糖、精炼植物油”,看营养成分表中“钠、脂肪”含量是否过高,看是否含有“亚硝酸盐、苯甲酸钠、丙烯酰胺”等有害成分。
结合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筛选,以下 3 类零食是青少年肝脏的 “直接威胁”,建议立即清理:
辣条、酱卤肉制品
这类零食的配料表前 3 位几乎都是 “小麦粉、白砂糖、精炼植物油”,属于典型的 “高糖高油” 组合;钠含量普遍超 800mg/100g(成人每日建议≤2000mg),部分产品还检出亚硝酸盐,长期吃会持续加重肝脏解毒负担,诱发肝细胞炎症。
碳酸饮料、含糖奶茶
每 100ml 碳酸饮料含果糖 10-12 克,一杯 700ml 的奶茶果糖含量可达 50 克(超每日上限 2 倍),长期饮用会让肝脏持续处于 “脂肪合成” 状态,直接导致肝脂肪堆积,是青少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首要诱因。
膨化食品、油炸零食
薯片、虾条等膨化食品在高温加工中必然产生丙烯酰胺,且脂肪含量普遍超 30%(远超健康零食标准),双重作用下,肝脏既要代谢致癌物,又要分解过量脂肪,长期处于 “高负荷”,极易引发不可逆损伤。
健康替代与家长守护
替代方案:用 “原味坚果 + 无糖酸奶” 换辣条,“蒸红薯 / 煮玉米” 换膨化食品,“自制水果干” 换含糖零食。
家长必做:建立 “零食契约制”(定预算、3 不买),12-18 岁孩子每半年检查肝功能,警惕右上腹隐痛、口苦等肝脏异常的预警信号。
来 源 / 华医网综合
平台调整了推送规则
并点击文末 “在看” 与 “点赞”
2026年卫生资格考试备考要趁早!华医题库更新快、功能全:视频课程、海量题库、精品模拟卷、晋高面审辅导一应俱全,更有每日免费刷题福利!点击卡片,立即开启高效复习!
![]()
*此处为课程推广广告

点击上方卡片了解详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