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25年文旅部《非遗数字化保护工程》明确要求:所有申报项目必须包含完整口述史档案。本文基于最新采集标准,梳理出10项核心检查要点,帮助传承人规避常见材料错误。
一、采集前准备(3项必查)
1、传承人资质验证
需提供身份证+传承人证书双证扫描件(缺一不可)
2025年新增要求:近3年参与非遗活动证明(照片/报道)
2、设备合规性
视频采集需4K分辨率+双机位(主摄+特写)
音频采样率≥48kHz(禁用手机录音功能)
3、知情同意书
必须使用2025年最新版模板(含肖像权授权条款)
![]()
二、采集过程规范(4项核心)
1、内容完整性
需覆盖技艺起源、核心工序、传承谱系三大模块
禁忌:禁止出现现代工具特写(需传统工艺全景记录)
2、语言标准化
方言内容需同步录制普通话旁白(或字幕)
关键术语需附书面注释(如特殊工具名称)
3、环境控制
背景不得出现商业标识(2025年新规)
自然光采集需在10:00-15:00时段进行
4、数字水印
所有素材需添加非遗LOGO+采集日期水印
![]()
三、后期整理要点(3项关键)
1、文件命名规则
格式:项目代码_传承人姓名_采集日期(例:XM001_张三_20250915)
2、元数据填写
必须包含GPS定位坐标(精确到县级行政区)
3、安全备份
需同时提交云端+移动硬盘双备份(2025年强制要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