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看三国,总听见人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当时觉得这话有点玄,后来翻到赤壁战后曹操那句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才真懂了,郭嘉一死第二年,曹操就败在长江边,这时间挨得实在太近了。
![]()
207年郭嘉死在北征乌桓的路上,才三十八岁,同年诸葛亮刚出山,二十七岁,一个顶尖的谋士走了,另一个年轻人上了场,看着像命运在交接,可仔细想想,这逻辑站不住脚,郭嘉真能替曹操赢下赤壁吗。
![]()
赤壁之前曹操刚打完乌桓,歇都没歇稳,心思就飘到南方去了,手下谋士大多劝他先稳一稳,可谁也不敢说太重,要是郭嘉还在,他准会直接开口,说咱们兵都累了,水战更不熟,这仗不能急,真要打,得再等等。
![]()
可历史没有如果,没了郭嘉,曹操身边再没人敢直接拦他干冒险的事,他总说要是郭嘉在,这话听着像念旧,也像给自己找理由,后来他打仗越来越自己拿主意,连儿子曹丕都讲他晚年太固执,这大概就是少了郭嘉提醒的结果。
![]()
再看诸葛亮,他跟郭嘉不一样,刘备刚投奔荆州时,日子过得很苦,诸葛亮就给他指了条路,拿下益州和荆州,联合东吴对抗曹操,再慢慢北伐,这路子不像郭嘉那些临时的计策,更像是一步步往下走的打算,后来刘备真照着这条路打,虽然没完全成功,但底子已经打下了。
郭嘉跑得快,专挑关键时候出手,官渡打仗前他劝曹操去烧乌巢,结果真就靠这一手翻了盘,诸葛亮跑得远,治国打仗样样都干,种地修水渠管人理事,像个多面手的老板,一个像尖刀,一下就扎准要害,一个像稳当的系统,哪儿都能撑得住。
![]()
郭嘉要是没死,赤壁也许会不一样,他或许能劝曹操等等再打,可水战的劣势摆在那里,改不了,周瑜放火的时候,郭嘉最多帮着琢磨怎么撤,却没法让北方兵一下变成会划船的人,就像现在开公司,再牛的CTO也救不了CEO瞎花钱。
看历史不能只听当事人说几句感慨,曹操那句话里头,有对朋友的念想,也有给自己找台阶的意思,要是郭嘉真在,说不定也被拉去北征,最后累死在路上,历史就是这么奇怪,英雄死了总让人想东想西,可真相也许很简单,缺的不是天才,是个敢拍桌子说别去了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