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
深耕项目式学习 “创中学”探索激活课堂新路径
丰台区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联盟2025中期论坛举办
在“西游”游戏中重回取经路,让语文课堂中的经典名著趣味满满;通过“一日小店长”扮演,从选品到定价过程中探索生活里的数学奥妙;以珍稀动物明信片为载体,英语课堂跃升为让世界共览中国的文化途径……10月16日,以“深耕项目式学习 聚智创新育未来”为主题的丰台区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联盟2025中期论坛召开,来自教育领域的领导、专家、校长、教师及家长代表齐聚一堂,以项目式学习为核心,共探新时代小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路径。
![]()
此次论坛紧扣《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及市区教育大会精神,聚焦“创中学”核心理念,旨在通过经验分享与思想碰撞,推动项目式学习在区域教育实践中的深化落地。
![]()
从东高地二小在博雅教育理念指导下推动教师深入研究课内外可能一体化实施,到丰台三小以“守真杯”教学研究活动为抓手,深化教师跨学科教学研究,各联盟校高度重视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多元化路径提升教师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施能力。从云岗小学以外语模块为依托,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工具和AI技术完成跨学科项目,到方庄小学展开“学科+实践+服务”三位一体的社区项目课程,各联盟校立足学生主体,设计了一系列贴近真实世界、激发探究兴趣的项目学习活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生动展现了“创中学”理念下师生们的探索足迹与成长蜕变。
“培育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战略,更是教育回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项目式学习作为连接知识与实践的关键纽带,能让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整合学科知识,激活创新思维,锤炼协作能力,正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北京市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唐亦勤说道。
教师如何超越任务驱动实现“创新生成”的教学任务转型?怎样设计出真正驱动学生创造性解决真实世界的学习内容?如何建立一套精准诊断、有效激励“创中学”过程的评价体系?面对从“做”到“创”的三个核心难题,北京市丰台区第一小学党总支书记王艳红分享了学校在项目式学习中的创新策略与典型案例,为各联盟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我参加的项目学习主题为‘我是中非友谊未来连心桥设计师’,项目分为三个部分,我们首先了解一些中国的著名桥梁,对它们的结构特点、文化特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然后,探究中非已有的连心桥是如何在当地地理环境下进行建造,又如何凸显当地的文化特色……”来自丰台一小的孙芳玥边介绍边举起绘制的学习成果展示道。现场,来自长辛店第七小学、丰台五小、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云岗小学等8所小学的学生代表分享成为论坛的一大亮点。孩子们将自己在项目式学习中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真实体验娓娓道来。
“通过参与项目式学习,我学会了如何分工,如何倾听,如何用清晰的逻辑来思考问题。以前觉得学习是任务,现在觉得学习就像探险一样,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有意思也有意义。”来自东高地二小的费逸菲说道。
随后的校长沙龙环节,各位校长围绕项目式学习推进中的难点与痛点各抒己见,碰撞出诸多智慧火花,凝聚了育人共识。国内教育领域的专家们也为论坛献上了专业盛宴,从专业视角为项目式学习的优化完善提供了针对性指导。
丰台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论坛的举办进一步搭建了区域教育交流合作的平台,为深化项目式学习实践、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质量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丰台区小学核心素养研究联盟校将继续以课程改革为引领,深耕育人一线,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少年不懈努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