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校园,没有围墙!我们的课堂,在蓝天下!”这并非孩童天真的幻想,而是在北京市丰台区正生动上演的教育现实。11月1日,第三届宛平教育论坛举办。论坛上,“乐学公园”发布课程建设指南,标志着该项目迈入课程标准化、体系化实施的新阶段。
据介绍,今年3月,随着《丰台区创建乐学公园三年行动计划》发布,全区116座公园系统化变身“立体教科书”,构建起“乐学园地、乐学公园、精品基地”三级网络。首批33所试点学校与公园结对。目前,全区已开发超130门跨学科课程,开展超300场实践活动,参与学生逾5万人次,这也标志着“乐学公园”迈入了课程标准化、体系化实施的新阶段。
活动现场同步发布了《丰台区乐学公园课程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确立了以“五育融合”为基底、以“核心素养”为统领的课程框架,并创新推出“3+X”课程体系。该体系由“湿地生态”“城市农耕”“古建密码”三大基础模块与若干自选项目构成,精准对标生态、劳动及人文科技素养的培养。
丰台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曲兆军表示,面向未来,丰台区将紧抓“新域新质教育”机遇,沿三大路径系统推进:让教育更智慧,通过构建智能化平台与数据驱动,实现个性化教学支持;让城市更美好,持续深化“乐学公园”并推动“公园+”模式向更广领域延伸;让人生更出彩,以课程专业化、运营可持续化、平台智能化、品牌国际化为抓手,将丰台建设成为“学习型城市”标杆,推动“乐学公园”从区域实践迈向具有国际视野的教育品牌。“我们坚信,‘乐学公园’将身边的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孩子们面向未来的成长力——这,就是我们城市与教育真正的‘金山银山’。”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编辑/周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