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杰,鄂州人,草艺阁主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湖北省政府津贴专家,湖北省首席技师,湖北“荆楚工匠”,湖北省工艺美术名人,湖北省民间工艺技能传承大师,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鄂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
![]()
麦秆画又称麦草画、麦烫画等,是民间纯手工技术,已有千余年历史。它通过利用天然麦秆的自然光泽表现人物山水、花鸟虫鱼等。
![]()
四十余年来,范文杰利用民间麦秆资源,在保持麦秆光泽和纹理的基础上,创新地吸收版画、剪纸、油画、雕刻、烙画等技艺,创作作品三百余幅,其作品被省旅游局认定“湖北省名牌旅游商品”,作品《秋牧图》曾获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百花奖铜奖;《水乡情韵》系列获第七届华中旅游商品博览会金奖;《咏蛙》曾获第十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手工艺精品博览会百花奖铜奖;获得第七届中原六省文化产业博览会银奖。
![]()
![]()
范文杰的这两幅麦秆画在工艺技术上展现了较高的水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技术评正:
一、材料处理与工艺基础
麦秆画的核心在于麦秆(或芦苇秆)的处理。从画面呈现的质感来看,创作者对麦秆进行了精细的漂染、烫制、剪切等工序:
- 麦秆的色泽均匀且富有层次,通过烫制工艺呈现出深浅不一的暖金色调,既保留了麦秆的天然肌理,又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与装饰性。
- 秸秆的剪切精度很高,无论是《梁湖渔歌》中船只、人物的细节,还是《樊湖芳华》里游鱼、荷花的形态,都能通过麦秆的裁切与拼接精准还原,体现了制作者对材料特性的熟练把控。
二、构图与艺术表现
- 《梁湖渔歌》:
采用全景式构图,展现了湖面渔舟往来、水鸟翩跹的热闹场景。创作者通过麦秆的疏密排列和方向变化,巧妙地表现出湖水的波纹与空间的纵深感。例如,远处的芦苇丛与天际的月牙、帆船形成呼应,近景的芦苇和渔舟细节丰富,整体构图层次分明,充满生活气息。
- 《樊湖芳华》:
以动静结合的方式呈现,游鱼的灵动与荷花的静美相得益彰。麦秆的运用在表现鱼类的鳞片、荷花的花瓣纹理时尤为细腻,通过秸秆的叠加与剪裁,让生物的形态栩栩如生,同时蓝色背景与暖金色麦秆形成强烈视觉对比,突出了画面的艺术张力。
三、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这两幅作品属于芦苇(麦秆)画类非遗技艺,这类工艺通常以白洋淀、河南等地为代表。从技术角度看,它们在传统技法基础上有所创新:
- 突破了单一的平面表现,通过麦秆的立体拼接(如鱼类的凸起、荷花的层叠)增强了画面的三维效果。
- 色彩搭配大胆(如深绿、宝蓝背景),打破了麦秆画传统的浅色调局限,使作品更具现代装饰性,适应了当代审美需求。
四、细节与工艺难点
- 画面中的文字部分(如作品名、题款)也通过麦秆拼接或烫制实现,字体工整且与画面风格统一,体现了制作者在工艺细节上的严谨。
- 处理大面积背景(如深绿、宝蓝底色)时,需保证色彩均匀且与麦秆部分衔接自然,这对底材处理和麦秆粘贴工艺的要求极高,稍有不慎便会破坏整体效果,而这两幅作品在这方面完成度很高。
综上,这两幅麦秆画在材料处理、构图设计、技艺创新等方面都展现了精湛的工艺水平,是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艺术表现结合的优质范例。(夏焕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