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说说霜降时节的老北京民俗

0
分享至

(来源:劳动午报)

转自:劳动午报



时近霜降,这算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冬过渡时节。古云“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其意为天气冷了,露水凝结成霜,由此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越来越频繁。作为文化名城的北京,历史上霜降民俗亦颇为浓厚。今天就说说早年间老北京的那些霜降民俗风情。

“霜降”一词始于战国时期

据《气象史话》载:霜降又名严霜、霜刀、霜剑,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为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时间大约在每年公历10月下旬之间。

“霜降”一词的来历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周礼·月令》中已有“仲秋之月,霜始降,故谓之霜降”的物候记载。而作为节气,最早见于西汉《淮南子》,明确将“霜降”列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东汉王充《论衡》曰:“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雨露冻凝者,皆由地发,非从天降。”元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其实,“霜降”这个名字只是用来比喻这时节“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征。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具体表现,故以“霜降”命名节令。

霜降时节,大地上的寒气开始凝聚,早晚变冷,有时夜晚气温会骤降到0℃以下,水蒸气在地面或草木上凝结成细微的小冰晶,有的就形成了白色霜花,中午天气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就北京地区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即进入霜降节气后,冷空气活动越来越频繁,昼夜温差迅速增大,不久便到了立冬节气。

霜降时节京郊大地收获忙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中北部,历史上京畿作物种植繁多,从寒露节气开始,大部分作物进入收获阶段,尤其是到了霜降,无论是粮食作物,还是蔬菜,均进入秋收的扫尾阶段。

“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即甘薯,北京人谓之白薯)正适宜。”这个时候,甘薯如果不及时收获,可能会受到低温冻害,影响产量和品质。“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霜降节气,萝卜也到了大量收获的时节,霜降后早晚温差大,露地萝卜不及时收获将出现冻皮等情况,收获之后不易保存过冬。此外,霜降时节,柿子已经成熟,要及时采摘,“霜降不摘柿,硬柿变软柿。”苹果、梨经过秋季的生长,也到了采摘的时候,都要及时收获、上市。

清代竹枝词云:“几日清霜降,寒畦摘晚菘;一绳檐下挂,暖日晒晴冬。”这里所说的“晚菘”,指的是大白菜。早年间,京郊大白菜的种植面积较大,海淀、丰台、朝阳等都有大量种植。每至霜降节气之后,便进行最后的管理,临近立冬时就开始收获,俗称“砍白菜”。民谚有“立冬不砍菜,必定要受害”。此时,菜田中一派繁忙的收获景象,一车车大白菜被运送到城镇的菜站、菜场,而市民排队购买冬储大白菜成了京城里的一大景儿。

“霜降见霜,谷米满仓”,到了霜降时节,玉米、高粱、谷子、水稻等粮食作物均已成熟,人们抓紧时间抢收,随后晾晒、脱粒、入仓,一年辛勤的劳作,换来农民对丰收的喜悦。

霜降京城食俗颇有讲究

老北京的每个时令节气,几乎都与吃有关,霜降节气也不例外,且有“霜降不补,入冬受苦”之说,意为此时应注重养生以应对寒冷天气。

霜降节气,老北京人进补的美味讲究吃牛羊肉,其味道鲜美、有滋养胃之效,尤其是涮羊肉、烤羊肉,此时京城大小火锅店的生意最为红火。而生活在北京的不少南方人每到霜降时节,会购买鸭子煲鸭汤、做鸭肉菜来吃。

霜降时节人们还要吃萝卜,民间有“十月萝卜赛人参”之说,其吃法多样。《北京食俗趣话》载:“白萝卜皮白而不透者肉味偏辣,只能熟吃;皮色透明,肉不辣而甜者,可以生吃。生吃白萝卜一是下气,解腹胀之围;二是白萝卜入肺,肺应秋季,既止咳,又顺肠通气。”老北京人喜欢吃炒萝卜条、爆腌萝卜、羊肉炖萝卜等。

霜降最应景的美食当属柿子,民谚有“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一说。认为此时节吃柿子,冬天就不会感冒、流鼻涕。柿子在霜降前后成熟,此时皮薄、肉鲜、味美。房山大峪沟磨盘柿、北车营金灯柿、平谷黄松峪八月黄、乐政务杵头扁、昌平十三陵大盖柿等均为京郊特产,以色、形、味俱佳闻名,一经上市,便为人们所青睐。

霜降之时家家户户忙腌菜

早年间冬季蔬菜品种很少,多是白菜、萝卜,所以咸菜成为不少人家的当家菜。为此每至霜降前后,几乎家家都要腌制咸菜。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腌菜》云:“霜降后腌菜,除瓜茄、芹芥、萝卜、擘蓝、箭干白、春不老之外,有白菘菜者,名黄芽菜,乃都门之极品。”

北京人腌咸菜用的蔬菜,以芥菜、雪里蕻、萝卜为主,腌制时只能用大粒盐,不能用细盐,因后者易腐烂。而腌白菜,俗称“汲酸菜”。清《食味杂咏·北味酸菜》记载了酸菜的做法:“寒月取盐菜如缸,去汁,入沸汤瀹之,勿太熟。即以所瀹汤浸之,浃旬而酸。与南方做黄韭法略同,而北方黄芽菜、白菜肥美,腌成酸菜,韵味绝胜。”

腌菜一般用大水缸,家里人口少的用小水缸或坛子。腌制前,将水缸刷洗干净,然后将所腌的菜,逐层码放到缸内,一层菜一层盐,随后赤脚踩踏,这样才能压紧,不透空气,防止腐败,又不会给蔬菜带来硬伤。一般是踩完一层菜,再放一层菜和盐,继续踩,最后压上圆石头,这些石头需用水煮,保证无菌。积年使用的腌菜石和腌菜水堪称宝物,因为以此腌出的咸菜味道独特。

观赏菊花、秋叶为霜降之雅俗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由此赏菊为霜降时节的雅俗。《帝京岁时纪胜》云:“秋日家家胜栽黄菊,采自丰台,品类极多。惟黄金带、白玉团、旧朝衣、老僧衲为最雅。酒垆茶设,亦多栽黄菊,于街巷贴市招曰:某馆肆新堆菊花山可观。”清代《京华百二竹枝词》曰:“名类纷繁色色嘉,秋来芳菊最堪夸。如何偏改幽人号?高唤街头卖九花。”明清时期,富人、商户还用品种不同的菊花摆成菊山,场面蔚为壮观,尤其是被霜打过的菊花更是鲜艳。此时京城很多地方都要举行菊花会。尤其是如今的北海、天坛、中山公园都有各种菊花展,而不少寺院也摆放不少菊花,人们纷纷前往,赏菊、品菊成为京城一大雅事。

“霜重色愈浓”,经历重霜打过的树叶,颜色越发浓郁鲜艳。枫叶、黄栌、银杏、槭叶、梨叶等,或鲜红、或明黄,甚是耀眼。京城百姓观赏秋叶多去往西山一带。《帝京岁时纪胜笺补》云:“游西山看红叶枫林之外,尚有梨杏,故霜叶之红,与夕阳相映,天然景物,有如东海(日本)樱花。”香山红叶历史悠久,曾有“七分秋色在香山”之说。远在金代诗人周昂观赏香山红叶后便即兴赋诗:“山林朝市两茫然,红叶黄花自一川”。清代郑板桥观赏香山红叶时,即兴写下“红树年年只报秋,西山岁岁想同游”。每至深秋的霜降前后,人们纷纷到香山赏红叶。所以,赏红叶在霜降时节是很适宜的。

搪炉子、安烟筒、买煤,准备过冬

霜降之后,紧接着的下一个节气是立冬。早年间北京人还有几件事儿是到了霜降要赶早做的:搪炉子、安烟囱、买煤,准备御寒过冬。

什么叫搪炉子?而今只有上了些年纪的人才知道,就是在火炉子内壁抹上一层搪炉泥料,是由黏土、沙子、青灰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既能起到保温的作用,也可延长炉子的使用寿命。早年间京城有专门搪炉子的手艺人,霜降之后,立冬之前便走街串巷,挨家挨户搪炉子。

火炉子放在屋里,要接上烟筒排烟的,所以每年霜降之后立冬之前,家家户户都要买好烟筒,等要生火之前,得把烟筒装上。烟筒通过拐脖儿连接,一直通到户外,既是排烟、也可散热取暖。安烟筒也有技巧,烟筒是大头套小头,才能确保不漏气。安烟筒要在墙上钉上钉子,或梁上钉个钉子,用细铁丝把烟筒给固定住。烟筒还得有一定的坡度,以便烟油子能够流出去。

生火需要煤炭,明清时及民国时多为煤球,20世纪七十年代后以蜂窝煤为主。远在元代,大都城内已有煤厂子、煤铺,《朴通事》中有“到煤场里推煤去”的记载。而明清时,“都人炊爨惟煤是赖”,所以北京城的街道中都有煤铺销售煤炭。煤球是用煤末和黄土和匀后制成的,为普通人家以炉火取暖的主要燃料。摇煤球的以河北定兴人居多,有的在煤厂子做工,也有的扛着板儿锹、剁铲、摇筐、转盆等家伙走街串巷吆喝,谁家需要,便上门摇煤球。清代《煤球诗》曰:“摇将煤碱作煤球,小户人家热炕头。”

霜降,作为季节的转折,既是秋天的终章,也是冬日的序曲。而“霜降”也被誉为二十四节气里最有意境美的名字:“霜华铺野映秋阳”“霜叶红于二月花”。大自然以静美优雅的景致,为人间增添了一幅充满秋意的画卷。

主讲人介绍:

户力平,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多年业余从事北京文史研究,特别是北京地名、风物、民俗及古村落研究,并在《北京晚报》《北京日报》《劳动午报》等报刊发稿千余篇。做客北京电台文化节目百余次。已出版《光阴里的老北京》《北京地铁站名掌故》《京西海淀说故》《香山传说》等。

□主讲人:户力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雷军:小米汽车到了一个新的规模化阶段

雷军:小米汽车到了一个新的规模化阶段

界面新闻
2025-11-20 11:45:08
江苏科技大学被骗惨了:高中生成头牌教授,还想参评院士

江苏科技大学被骗惨了:高中生成头牌教授,还想参评院士

上峰视点
2025-11-19 11:04:22
1949年,在北平不愿跟傅作义起义的李文和石觉,他们的下场如何?

1949年,在北平不愿跟傅作义起义的李文和石觉,他们的下场如何?

博览历史
2025-11-18 23:28:44
教育部等五部门:高校可积极探索在学生毕业前颁发体质健康证书

教育部等五部门:高校可积极探索在学生毕业前颁发体质健康证书

北京商报
2025-11-19 11:43:56
毛主席对尼泊尔首相说:你想把珠峰全部划归贵国?还有更好的办法

毛主席对尼泊尔首相说:你想把珠峰全部划归贵国?还有更好的办法

瞻史
2025-11-16 21:34:00
深圳这些路段明天临时管制,出行必看→

深圳这些路段明天临时管制,出行必看→

深圳晚报
2025-11-20 12:33:25
希拉里:我听说中美俄将划分势力范围,美国管西半球,中国管东亚

希拉里:我听说中美俄将划分势力范围,美国管西半球,中国管东亚

历史求知所
2025-11-19 11:55:47
Gemini3 强势来袭,这次前端真的死了。。。

Gemini3 强势来袭,这次前端真的死了。。。

苍何
2025-11-19 08:22:30
中国硬气宣布,2400亿项目说废就废,俄罗斯力挺中国:早该如此了

中国硬气宣布,2400亿项目说废就废,俄罗斯力挺中国:早该如此了

文史达观
2024-01-30 12:50:23
江苏有望诞生“第二个苏州”,未来有望成特大城市,发展势头强劲

江苏有望诞生“第二个苏州”,未来有望成特大城市,发展势头强劲

苗苗情感说
2025-11-20 09:08:38
江苏预警!影响7市!

江苏预警!影响7市!

江南晚报
2025-11-20 03:54:12
中方直接掀了桌,27国不许用华为,“5G之战爆发”,先拿德国开刀

中方直接掀了桌,27国不许用华为,“5G之战爆发”,先拿德国开刀

boss外传
2025-11-19 10:40:03
赵某晖接受记者采访:称对方造舆论,否认仗势欺人,表示已经放下

赵某晖接受记者采访:称对方造舆论,否认仗势欺人,表示已经放下

央小北
2025-11-19 16:26:42
比算命还要准的天规,我整整读了七遍,看完大彻大悟

比算命还要准的天规,我整整读了七遍,看完大彻大悟

诗词中国
2025-11-16 18:56:50
“在父亲问题上,有划分敌我的必要”!

“在父亲问题上,有划分敌我的必要”!

望岳
2025-11-08 21:04:52
申京轰28+11+7仍无缘今日最佳!对不起,你碰到创纪录的约基奇了

申京轰28+11+7仍无缘今日最佳!对不起,你碰到创纪录的约基奇了

世界体育圈
2025-11-20 13:42:55
刚下飞机就收传票,李圣遇袭案二审将至,曾在法院遭被告父亲殴打

刚下飞机就收传票,李圣遇袭案二审将至,曾在法院遭被告父亲殴打

阿纂看事
2025-11-20 09:27:16
哇,这脸蛋极致又高级,这要是在古代,妥妥的贵妃

哇,这脸蛋极致又高级,这要是在古代,妥妥的贵妃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16 00:45:56
大批国人继续赴日旅游,记者采访令人破防

大批国人继续赴日旅游,记者采访令人破防

热点菌本君
2025-11-18 14:20:27
2025年前三季度结婚登记大幅增加,原因是什么?

2025年前三季度结婚登记大幅增加,原因是什么?

界面新闻
2025-11-19 14:25:25
2025-11-20 15:11:01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1441741文章数 458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陈洪绶:花鸟册二十开

头条要闻

日媒爆料:高市或于中国重要日子当天参拜靖国神社

头条要闻

日媒爆料:高市或于中国重要日子当天参拜靖国神社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易梦玲恋情曝光,相差16岁

财经要闻

霸王茶姬创始人将与“光伏女神”结婚

科技要闻

英伟达单季狂揽570亿美元,手握5000亿订单

汽车要闻

一汽丰田发布IT'S TiME 3.0 三款焕新产品同步亮相

态度原创

旅游
时尚
手机
房产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徐州将启动“彭城七里·且徐行”文旅系列活动

入冬时节,高雅人士都在品鉴什么好东西?

手机要闻

华为Mate 80系列首发户外探索模式 14天极限续航 关键时刻能救命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军事要闻

日本称已向美国出口爱国者导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