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券研社)
以下内容节选自大摩最新闭门会:
当前中美贸易关系处于 “微妙的脆弱平衡”,但市场对潜在风险的定价明显不足,整体情绪过于乐观,与地缘政治风险实际升级的态势脱节,未来存在显著调整空间。
从市场表现来看,自上周五中美紧张局势升级以来,香港恒生指数累计跌幅不足 1%。这一平淡反应表明,投资者普遍倾向于相信双方最终会回到谈判桌前,尚未将潜在的负面情景计入资产价格。
然而,回顾历史数据可知,在过往几轮中美紧张局势显著升级的时期,MSCI 中国指数曾出现高达 13% 至 15% 的估值下调。当前市场的平静态势缺乏对风险的充分考量,若局势进一步恶化,市场存在显著的调整空间,当前的乐观情绪难以持续。
市场的乐观还体现在对中美关系未来情景的判断不够全面,忽视了多种下行风险。
下行情景一的风险:双方的限制措施可能被付诸实施,即便只是暂时性的,也会对市场造成一定冲击。中国新的稀土出口管制已扩大范围、严控转口贸易且明确指向芯片领域,虽为 “出口管制” 而非 “出口禁令”,但出口许可证审批流程显著收紧,对相关产业的影响已逐步显现,而市场尚未充分消化这一变化。
下行情景二的风险:若限制措施成为持久性政策,将导致双方在关键领域供应链出现实质性 “脱钩”,对全球经济及中国股市造成深远影响。美国正联合盟友重建稀土供应链,如美国 MP Materials 公司、澳大利亚 Lynas 公司推进下游加工设施建设,虽短期内难以撼动中国地位,但长期将削弱中国优势,这一长期风险也未被市场充分纳入考量。
协议执行风险:即便中美达成 “狭窄的协议”,如暂停征收额外报复性关税,回归脆弱平衡,但协议的达成和后续执行面临巨大政治和操作风险。双方核心诉求存在巨大 “买卖价差”,中国要求美国停止技术打压,而美国国内政治环境对此阻力巨大,协议大概率 “脆弱”,市场对这种执行风险的乐观预期显然过高。
面对当前过于乐观的市场情绪,投资者需警惕潜在风险,调整策略。应回归 “质量” 核心,在选股时重点关注三类公司:
一是科技领域实现自主可控的企业,能更好应对技术封锁风险;
二是有盈利基本面支撑的企业,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三是符合反内卷主题的企业,能在复杂市场环境中保持稳定发展。
同时,需密切关注局势恶化的关键信号,如中美双方公布报复措施具体实施细节、会面可能取消的信息、美国将更多中国公司列入实体清单等,一旦出现这些信号,需及时调整投资组合,应对市场可能的大幅调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