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关和事业单位里,每到年底,有三件大事牵动着大家的心:提拔、绩效发放,还有年度考核。
对很多普通的公务员和事业编人员来说,年度考核可能最让人期待——提拔要看机遇,绩效要看财政情况,而年度考核,好歹是自己一年工作的总结和评价。虽然竞争不如提拔激烈,但每到这时,也是各有各的路数:有的单位完全按工作成绩说话,有的则是“轮流享受”。
![]()
那么,一个年度考核“优秀”,到底能带来什么?值得大家这么在意、这么努力争取?今天我们就结合实际政策和各地情况,聊聊这件事。
首先,从实际待遇来看,拿到年度考核优秀,确实能增加收入。
年度考核优秀之所以被看重,一个很实际的原因就是和经济待遇挂钩。根据《关于调整公务员奖励奖金标准的通知》,公务员如果获得嘉奖,奖金是1500元;记三等功的话(现在不这样称呼了,叫记功,而且每个单位连续三年优秀享受记功的人比例不超2%),奖金是3000元。在基层,年度考核优秀一般就等于获得嘉奖,所以这1500元是实实在在的奖励。事业编人员也一样,比如湖南省就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获得嘉奖,奖金也是1500元。
除了这笔一次性奖金,年度考核优秀还影响绩效奖金的发放。根据绩效奖金发放政策,很多地区都要求对绩效奖进行差别发放,考核优秀的人通常要比其他人多拿一部分绩效,这个比例不少地方定在10%甚至更高。别看比例不高,算下来可能也有几千元,对工薪阶层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补充。
其次,从晋升和职业发展的角度看,年度考核优秀不仅是认可,还能缩短晋级时间。
不管是2019年开始实施的公务员职级晋升政策,还是2022年针对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的职级晋升政策,都把年度考核优秀作为重要参考。而且,每获得一次年度考核优秀,就可以缩短半年晋升所需年限;有些地区规定,如果累计三次优秀获得三等功,甚至可以缩短两年。这对那些没有背景、埋头干活的“老黄牛”来说,是一个非常实在的政策。事业单位的职级晋升也同样适用这个规则。
除了缩短年限,年度考核优秀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职业认可。对很多普通公务员和事业编来说,在提拔机会有限的情况下,这是除了晋升之外,单位对自己工作的最高肯定。有时候,这种认可带来的职业尊严,可能比1500元奖金更可贵。
那么,年度考核优秀和提拔之间,到底有没有直接关系?
这个问题很多人关心,也很容易困惑。是不是拿了几次优秀,就一定能被提拔?答案并不是肯定的。年度考核优秀只是对一年工作的评价,而干部提拔是综合各种因素的结果,两者并不是一回事。
不过,从实际情况看,如果一个人多次获得年度考核优秀,至少说明他的工作表现被持续认可,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增加被提拔的概率。这有点像单位的“后备干部”——有些人备了一辈子也没被提拔,有些人没进后备名单反而上去了;但总体来看,后备干部被提拔的概率,还是比普通干部高一些。
所以,年度考核优秀虽不是提拔的“保证书”,却是一张有价值的“加分券”。对普通公务员和事业编来说,认真对待年度考核,争取优秀,既是对自己一年工作的交代,也是在职业道路上一步步积累的优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