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0日,第七届摩洛哥国际诗歌节在历史名城马拉喀什盛大开幕。本届活动由摩洛哥马拉喀什诗歌之家主办,与阿联酋沙迦文化部合作,中国作为今年的主宾国,派出代表团出席并参与活动。来自成都的作家、诗人,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文艺两新联合会副会长刘锦孜受邀出席,并在开幕式上朗诵其原创长诗《明月书》,以当代诗歌艺术致敬中国诗仙李白,向国际文学界展示中国诗歌的千年传承与现代创新。
![]()
本次诗歌节期间,刘锦孜特别创作了两首以李白为主题的长诗《明月书》与《谪仙辞》,通过现代诗歌语言重新诠释李白的人生际遇与诗歌精神。这两部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永恒魅力,更体现了当代中国诗人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深度理解与创新表达。
![]()
![]()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刘锦孜将诗歌与音乐完美融合,亲自作词并演唱了同名歌曲《谪仙辞》,由音乐人史琰谱曲。作品以李白诗魂为墨,营造了一场穿越千年的诗意对话——当“月光斟满盛唐的酒”,“笔锋划出银河万丈”,在“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与“且放白鹿青崖间”的洒脱间,听众得以窥见诗仙藏于醉意之下的深沉悲怆。这首于10月9日全网上线的歌曲,以其现代音乐语言接续古典文脉,让李白的诗歌精神在当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
刘锦孜的国际文化交流之旅内容丰富。在10月9日,她在马拉喀什梅登剧院中国驻摩洛哥大使馆与阿巴特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的"天涯共此时"活动中朗诵了《谪仙辞》;10月10日的第七届摩洛哥国际诗歌节上,她又朗诵另一首长诗《明月书》,进一步向摩洛哥观众展示中国诗歌的艺术魅力。10月11日,刘锦孜还在摩洛哥国际诗歌节上朗诵长诗《谪仙辞》,并签约授权了《古卷沉香:古籍里的香事漫谈》与《古蜀之国:三星堆国宝背后的蜀地文明》两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主题作品的阿拉伯语出版授权,旨在宣传中国文化。摩洛哥电视台与阿联酋沙迦政府的官方机构沙迦酋长国政府文化局分别对刘锦孜的出访进行了报道,并指出:“在摩洛哥,刘锦孜致力于在比较框架下研究阿拉伯文学、诗歌意象和象征意义,尤其关注月亮在阿拉伯和中国诗歌中的表现形式及其蕴含的修辞和象征意义。”
![]()
![]()
此次活动不仅是中国当代诗歌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更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生动实践。作为成都籍作家、诗人,刘锦孜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新的艺术表达,成功将李白的诗歌精神和成都的诗歌文化传统推向国际舞台,展现了成都作为中国诗歌重镇的独特文化魅力。通过这种跨越时空的文艺创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焕发出新的光彩,为世界了解中国文学、理解中华文化打开了一扇精美的窗口。
编辑: 张烁 责编: 高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