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废水处理;
工艺成熟,操作门槛低。
痛点:残留铝超标:铝离子过量会导致出水总铝超标,引发二次污染;
pH敏感:需严格控制pH值(5.5-7.5),否则影响絮凝效果;
污泥量大:每处理1吨含氟废水可能产生0.3-0.5吨污泥,处置成本高。
除氟容量高,单级处理可达90%以上;
原料易得,适合高氟(>50mg/L)废水。
痛点: pH依赖性强:需将pH调至10-12,增加碱耗成本;
沉淀物细小:氟化钙颗粒易穿透滤层,需配套高效沉淀设备;
共存离子干扰:硫酸根、磷酸根会竞争钙离子,降低效率。
广谱适用性:pH适应范围4-10,氟含量5-500mg/L均可高效处理;
污泥减量40%:通过螯合作用增强沉淀密实度,降低后续处置成本;
无二次污染:残留铝、钙离子浓度低于国标限值。
案例:某半导体企业采用HTF-300后,除氟成本降低25%,出水氟含量稳定<1mg/L。
低氟废水(<20mg/L):优先选铝盐,但需配套污泥处理;
高氟废水(>50mg/L):钙盐类效率高,但需解决pH调控难题;
综合需求(成本、效率、环保):新型复合剂是未来趋势,浩通净水HTF系列已通过10万+项目验证。
拒绝“万能型”宣传,要求供应商提供小试数据;
关注污泥处置成本,而非仅看药剂单价;
优先选择有第三方检测报告的产品。
除氟剂怎么选不踩坑?这3种正规除氟剂区别你必须知道!——浩通净水技术解析
引言:为何除氟剂选择成行业痛点?
氟化物超标是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典型难题,尤其在电子、电镀、玻璃制造等行业,过量氟离子不仅污染环境,还可能通过水体迁移威胁人体健康。然而,市场上的除氟剂种类繁多,从传统铝盐到新型复合材料,性能差异显著。浩通净水作为水处理领域的技术先锋,结合20年行业经验,深度解析3类主流除氟剂的核心区别,助您精准避坑。
一、传统铝盐类除氟剂:成本低但“副作用”明显
代表产品:聚合氯化铝(PAC)、硫酸铝
理:通过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氟离子形成沉淀。
优势
浩通净水建议:适用于氟含量≤20mg/L的废水预处理,需配套污泥减量技术。
二、钙盐类除氟剂:高氟废水“克星”但条件苛刻
代表产品:氯化钙、氢氧化钙
理:钙离子与氟离子生成氟化钙沉淀(Ksp=1.5×10⁻¹⁰)。
优势
浩通净水技术突破:通过复合钙基材料改性,将沉淀颗粒粒径提升30%,减少设备投资。
三、新型复合除氟剂:高效低耗的“全能选手”
代表产品:浩通净水®HTF-300系列
理:结合铝盐、钙盐及高分子螯合剂,形成多级吸附-沉淀体系。
优势
![]()
总结:选型需“量体裁衣”
避坑指南
![]()
在环保政策日益严苛的当下,科学选型除氟剂不仅是合规需求,更是企业降本增效的关键。浩通净水将持续以技术创新,为行业提供更优解决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