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大量流行病学与临床研究证据,吸烟对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呈现显著差异效应:与克罗恩病 (Crohn’s disease, CD) 疾病活动加重呈正相关,而对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 UC) 则表现出保护性关联。该“差异性—反向”关联已在多中心观察性研究与荟萃分析中获得一致支持,然其统一的分子机制仍未明。
为回答“为何吸烟对CD与UC呈现近乎相反的效应”这一核心科学问题,并在上述证据所指向的差异性基础上寻求统一的分子机制解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高原医学中心邓成教授团队、胃肠外科/减重外科陈亿教授团队、大数据中心宋欢教授团队开展了进一步机制研究,并于近日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在线发表题为GPR15 differentially regulates the effects of cigarette smoke exposure on Crohn’s disease and ulcerative colitis的研究,创新性地提出统一分子枢纽以解释这一“反常识”现象:受体GPR15在不同炎症微环境下驱动T淋巴细胞向相反方向分化,形成CD与UC的异向性结局。该研究进一步揭示,GPR15是连接卷烟烟气暴露与肠道免疫反应的关键枢纽,在不同炎症环境下引导T淋巴细胞沿不同通路分化,从而导致CD与UC出现截然相反的临床与免疫学结局。
![]()
该团队在“钥匙、锁芯、门后场景”的统一框架下,以连续 4 周卷烟烟气暴露作为同一把“钥匙” ( 尿可替宁验证暴露有效),在 C57BL/6 小鼠中分别开启 TNBS 诱导的 CD 样炎症与 DSS 诱导的 UC 样炎症这两种“门后场景”。结果显示,同一把钥匙在不同门后场景中导向相反结局,在 TNBS (CD 样) 场景下走向“加重通路”,表现为体重进一步下降、DAI 升高、结肠明显缩短、组织学与内镜评分上升且 Il1β、Il6、Tnfα 上调;而在 DSS (UC 样) 场景下指向“保护通路”,体现为体重与 DAI 改善、结肠缩短受抑、组织学与内镜评分下降且 Il1β、Il6、Tnfα 下调,最终以“同钥匙、同锁芯、不同门后”的逻辑,复现并连接了吸烟对 CD 不利而对 UC 具有一定保护性的历史观察。
该团队以专业、规范的证据链展示了同一“钥匙-锁芯-门后场景”的框架:转录组与免疫谱结果表明,吸烟暴露后两种结肠炎模型的结肠黏膜均显著上调 Gpr15,这一共同起点如同“锁芯被启动”,但下游免疫微环境给出环境特异性的相反响应:在卷烟烟气暴露的 TNBS (CD 样) 模型中,促炎基因 (Il17c、Il17ra、Tnf 等) 上调并富集于 Th17 分化通路,伴随 Th17 比例升高而 Treg 基本不变;而在卷烟烟气暴露的 DSS(UC 样)模型中,稳态/抗炎基因 (Foxp3、Il10、Ccl2 等) 上调并富集于 TGF-b 抗炎通路,伴随 Treg 比例升高而 Th17 基本稳定,提示“门后场景”决定分化走向。与此一致的体外机制验证显示,在不影响细胞活性的范围内,香烟烟雾提取物可诱导 Gpr15+/+ 初始 CD4⁺ T 细胞分别向 Th17 与 iTreg 分化:前者伴随 STAT3 磷酸化按时间梯度增强,后者伴随 SMAD3/STAT5 磷酸化按时间梯度增强;而在 Gpr15⁻/⁻ 细胞中,上述分化及信号激活均未观察到,明确了 GPR15 作为“锁芯”启动两条“信号传输带” (STAT3 主导 Th17,SMAD3/STAT5 主导 Treg)的必要性。综合而言,吸烟诱导的 GPR15 上调是共同起点,后续 Th17 与 Treg 的分岔由炎症微环境所决定,并由微环境依赖的 STAT3 与 SMAD3/STAT5 信号轴提供机制支撑;这一定量、层级一致的证据链为“CD 不利、UC 具有一定保护性”的相反效应提供了分子解释。
在遗传学证据层面,该团队以“共同起点→分岔走向”的框架给出清晰的方向性结果:在 TNBS 诱导的结肠炎 (CD 样) 模型中,Gpr15⁻/⁻ 小鼠表现为炎症程度与促炎因子表达显著降低,而 Tg (hGPR15) 小鼠炎症加重,并在卷烟烟气暴露后进一步恶化;与之形成对照的是 DSS 诱导的结肠炎 (UC 样) 模型,Gpr15⁻/⁻ 小鼠炎症加重且在卷烟烟气暴露后继续恶化,而 Tg (hGPR15) 小鼠炎症减轻,并在卷烟烟气暴露后进一步改善。上述“遗传学证据”与人群与组织层面的观察形成呼应:临床组织检测显示,吸烟者结肠组织的 GPR15 表达上调,并且这种上调分别与 Th17 特征标志物升高 (CD 患者) 或 Treg 特征标志物升高 (UC 患者) 相联系,指向“吸烟诱导的 GPR15 上调”为共同起点、其后免疫分化走向受炎症微环境决定的机制框架。
![]()
这套“钥匙-锁芯”系统清晰地揭示了炎症性肠病中“同因异果”的免疫谜题。在同一“钥匙-锁芯-门后场景”的框架下,可以把卷烟烟气刺激视作钥匙,GPR15 视作锁芯,不同炎症微环境视作门后场景。卷烟烟气暴露在肠道黏膜免疫细胞中一致性地上调 GPR15,这是共同起点。随后,GPR15 以“环境依赖性开关”的角色将相同刺激导入不同的分化轨道。在偏向 CD 样的微环境中,更易走向 Th17 主导的促炎应答;在偏向 UC 样的微环境中,更易走向 Treg 主导的抑炎应答,最终呈现方向相反的免疫结果。
另外,封面以白色烟雾主导,对照左红 (CD) 与右蓝 (UC),右侧青绿细胞指示GPR15介导Treg募集扩增;左侧粗糙纹理、深色细胞团与间隙增大体现透壁性炎症与损伤,突出Th17聚集活化。整体以克制配色与统一符号传达“克罗恩病不利、溃疡性结肠炎相对有利”。
![]()
需要强调的是,这一机制解释不等同于健康建议,因为吸烟具有明确且广泛的危害,绝不应作为任何干预手段。更可行的路径是开发选择性调控 GPR15 的药理工具,并结合炎症分型实施分层干预,以期在正确的“门后场景”中把同一把钥匙导向期望的免疫结局。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5-02384-8
制版人:十一
BioArt
Med
Plants
人才招聘
学术合作组织
(*排名不分先后)
![]()
战略合作伙伴
(*排名不分先后)
转载须知
【非原创文章】本文著作权归文章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作者的允许禁止转载,作者拥有所有法定权利,违者必究。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