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
福柯诞辰99周年
1926年10月15日—1984年6月25日
福柯:去过危险的生活
作者丨书杰
《哲学100问》稿件
↓同款视频·点击观看↓
他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法国哲学家
他是后现代主义的大师级人物
他偏执而疯狂 他孤僻而暴躁
他迷恋极限的体验 他追求销魂的快感
他在同性恋浴室大声的呻吟
他热衷于性虐待的游戏
他种植大麻 服用迷幻剂
他在飘飘欲仙中撞向汽车
他探讨疯癫、犯罪、监狱、同性恋、吸毒
乃至自杀等常人不太谈论的话题
他向往濒临死亡之快感
他迷恋崩溃之狂乱
他极限的体验塑造了他的哲学风格
他只有从梦幻的兴奋中
才能生发出对生命的全新顿悟
才能寻找到批判与解构理性的哲学依据
他说:
“从存在中取得最大收获和最大乐趣的秘诀
就是去过危险的生活”
他就是法国哲学家
米歇尔· 福柯
![]()
刚刚这段介绍,大家似乎感受到了福柯的非凡性。他像是一位自带气场的哲学家出场,他一改传统哲学家刻板、严谨的学者形象,而是以一个极端另类的非常人的方式展现于我们面前,给我们带来了一阵哲学的快感。
福柯就是这样。
他就像一个癫狂的疯子一般,他一生的工作,都是出于他个人对于体验的迷恋,他热衷于尝试各种极端的方式,他追求着极端的刺激和快感,他的身体流淌着躁动的血液。或许正是因为他独特的性格,使得他骨子里就有一种反叛精神,他要解构和摧毁着现代理性和人的主体性,要对人之前的理论进行全盘的消解。
那么关于福柯我们该如何学习呢?今天我们先对福柯的生平做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对他的两个阶段的理论做一个概述。
![]()
01
充满极限体验的一生
1926年10月15日,福柯出生于法国西部的一个古城。1984年6月25日去世,死因正是世界性难题艾滋病。福柯一生总共活了58岁,这也是充满着极限体验的58年。
从小,福柯在较为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长大,父亲是一个外科医生。在青少年时期,父亲为了锻炼福柯的勇气,将他带进医院的手术室观看截肢手术,这对福柯幼小的内心产生了极大的震颤。同时,福柯也看到了,在家乡的一个女孩未婚先孕,孩子刚出生就被溺死,这个女孩被逼精神失常。可以说,青少年时期的福柯,就已经接触到了非同龄人感受到到的关于死亡和癫狂的体验。
1940年,14岁的福柯进入到了中学阶段,在圣斯塔尼斯教会高级学校,非常注重课外的学习的福柯,此时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阅读了许多历史相关的书籍,这也为他后来从历史的角度阐述哲学奠定了基础。
1942年,福柯进入到了中学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法国的教育制度规定毕业班都会设有哲学课,这时福柯开始阅读柏拉图、笛卡尔、帕斯卡尔和柏格森等哲学家的著作,并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46年,福柯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师从阿尔都塞、伊波利特等名师,但他因为表现出了同性恋的倾向而产生苦恼,他发奋学习,广泛涉猎了心理学、精神分析学和精神病学,他的脾气确十分暴躁,性格孤僻,他更愿意独来独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曾试图用剃刀划破自己的胸脯,躺在地上流血,他也曾舞着剑在夜晚追着同学奔跑……
此时的福柯已经开始暴露出其狂乱的内心,他开始对癫狂和性欲这些特殊的领域进行研究。
1948年福柯获得了哲学学士学位,第二年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1961年,他的博士论文《疯癫与文明》获得通过,而后在法国中部的克列蒙-费朗大学任教。
![]()
而后,从1969年起,福柯又参加各种政治抗议活动,他冒死投身于极左派的非法政治活动,他支持学生造反,“他和学生一起爬山高高的楼顶,向警察抛掷瓦片,或者参与示威群众,和军警在街头激战”,他成为了仅次于萨特的法国左派知识分子的旗帜。
可以说,福柯绝不是一个规规矩矩的常人,他对人生极限体验的迷恋达到了极端的境地。
据说有一次,他服用了大麻走向街道,在飘飘欲仙之中,冲向一辆正在驶来的汽车。如果是常人一定会吓到魂飞魄散,但福柯不同,在那濒临死亡的一瞬间,感受到了一种极大的快乐,如同酒神狄奥尼索斯附体,在迷幻的醉梦中生发出了对生命全新的感受。
02
热衷同性恋文化
他热衷于美国的同性恋文化,在1970年左右,旧金山成为了美国男同性恋者的圣地。
“群居、乱交,在这里蔚然成风,多重形式的变态行为也在公开泛滥”。
男同性恋夜总会和公共浴室以及各种“狂欢室”纷纷涌现,“人们大规模地试验新的自我表现方式、新的放荡方式、新的毒品和性爱的混合方式”。( 引自米勒《福柯的生死爱欲》)
而福柯正是对这样的体验心向往之,他来到这样的场所,只为寻找到更为巅峰的肉体快感,福柯认为在公共浴室里的游戏是具有着不可预测的、匿名的和随意性的,福柯说:
“我认为,性可以像在公共浴室里那样发生作用,这一点从政治上看是重要的。你在那里与人会面时,彼此都只是一具肉体,一具供互相结合、产生快感的肉体。你不再被困禁在你自己的面目、自己的过去、自己的身份里去了。”
这种极端的快感,对福柯来说有着非凡的哲学意义。在福柯这里,他的“工作是哲学,而生活也是哲学。”在这种彻底释放自我的境遇里,福柯才能够真正做回自己,才会生发哲学上的全新顿悟。
他迷恋这种销魂状态的游戏,他渴望濒临死亡和崩溃的体验,他要试图打破意识与无意识、理性与非理性、极乐的快感和绝望的痛苦,以及生命与死亡的界限,唯有如此,他才能够以消解自我主体的方式,步入思考的绝佳境地。
![]()
换言之,如果没有这些极限的体验,或许成就不了福柯,他很难有勇气和力量冲破重重枷锁和束缚。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福柯也在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反抗加之于身的压迫。
或许对极限行为的迷恋,使得福柯染上了世界癌症艾滋病,为此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这就是福柯,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对自由的向往。
1984年,福柯病逝,终年58岁。
好了,通过以上的讲解,相信大家对福柯的生平有了大致的了解,他的一生可谓著述颇丰,最主要的代表作有:《癫狂与文明》《临床医学的诞生》《词与物》《知识考古学》《规训与惩罚》以及《性史》。
我们的课程,接下来将怎样展开呢?
03
知识考古学和系谱学
我们知道,福柯的思想以1969年为界,分为了两个阶段,知识考古学和系谱学。我们也会分别介绍这两个阶段的思想。
那首先,我们还是从整体上,搞清一个概念,就是福柯哲学的整体特点。他是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哲学的批判。
他的哲学,不像传统哲学家那样去讨论形而上学问题,也不是进行晦涩的论证,也不要是去建构什么体系,而是他是从历史的角度进行阐述,比如深入到疯癫史、精神病史或者性的历史,对其进行哲学思考。
但他呢,又不同于一般的历史学家,仅仅是讲历史本身,仅仅去描述事实,他要从历史的这些素材里进行哲学的批判。也就是说,他的哲学批判背后,总是有史实作为依据和支撑的。
这就是福柯哲学的总体特点。
具体来说,知识考古学和系谱学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去理解,考古学一般指的是对历史遗迹进行考古和挖掘,挖掘出深层次的一直被掩盖的东西出来,比如从土地里挖掘出一个文物,就是发现了一个,一直被掩盖的东西,那么知识考古学呢,研究的重点是知识,就是深入到知识的深层,去看看知识的背后是什么,知识的根基问题,然后将这个根基消解掉,摧毁掉。用一个不恰当的说法,有一点点挖祖坟的感觉。
而系谱学呢?
系谱学这一概念是来自于尼采,福柯将尼采进行道德分析的方法——系谱学方法,发展成了一种普遍的哲学方法,也就是说去梳理清楚这些概念背后的关联点,有一点点查家谱的感觉,查到最后的最后,那个东西是什么,把这个要素给找出来。
以此来进行解构,福柯通过对监狱问题,对性的问题的探讨,找到了这背后的一个核心要素,那就是——权力。
好,关于知识考古学和系谱学的内容,我们后面会详细展开。
书杰|著 ,来自《哲学100问·第3季》
后续课程
扫码完整学习
收听方式
① 扫码收听
② 下载“小鹅通”APP(可下载音频)
全网独家 丨针对0基础小白开设 丨脉络清晰
985哲学硕士带你系统入门
0基础哲学课
《哲学100问》
快速梳理2500年西方哲学史丨提升逻辑思维
69位哲学家 + 350期音频课 + 16大篇章 + 250张逻辑图
生命丨欲望丨孤独丨死亡丨灵魂丨幸福丨性爱丨信仰
痛苦丨意志丨自我丨语言丨逻辑丨存在丨荒谬丨救赎
启蒙丨神话丨理性丨工具丨身体丨权力丨科学丨传媒
购课赠送:250张逻辑思维导图
已购课程用户可领取
逻辑图领取
下图扫码添加助手微信
阅读全文订购《哲学100问》(完整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