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灿若星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中,天祝唐卡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天祝大地上,闪耀着历史的光芒。在这门古老艺术的传承中,有一位默默耕耘者,他用画笔勾勒文化脉络,用坚守诠释传承真谛——他就是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认定为“大国工匠”的天祝唐卡省级传承人马才成。
![]()
走进马才成的工作室,一幅幅精美唐卡映入眼帘。每一笔每一画都凝聚着画师的心血。马才成站在未完成的唐卡前,神情专注,手中舞动的画笔,仿佛在与时光对话。
自八岁起,马才成就开始学习藏文和藏族传统绘画,先后师从华锐著名唐卡老画师罗藏丹巴和青海省藏族传统绘画大师夏吾才让,系统掌握了唐卡绘画和堆绣工艺技术。
天祝唐卡省级传承人 马才成:小的时候,我常拿着毛笔去临摹五彩斑斓的壁画,从那时候起,我就跟唐卡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三十年的艺术生涯中,马才成大胆借鉴国画、素描技法,汲取工笔、写实等画法,将“三水风格”融入天祝唐卡绘画,使天祝唐卡艺术呈现出多样化、交融化的特点,形成细腻圆润的绘画风格。同时,他将社会文化元素融入创作,描绘锦绣山川,讴歌繁荣和谐,弘扬“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伟大主题,对天祝唐卡的传承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创作的《白度母》《千手观音》《吉祥天母》等作品广受好评,《吉祥天母》荣获第四届甘肃省文化产品博览会金奖。
天祝唐卡省级传承人 马才成:每一幅唐卡都是一个故事,我希望能通过唐卡的创作,让更多人了解唐卡的内涵。
![]()
唐卡绘制技艺,是先辈留下的珍贵财富,值得用心传承。马才成自筹资金在天祝县创办华锐唐卡博物馆、华锐唐卡画院和非遗传习基地,占地6000多平方米,收藏精品唐卡356件,明清实物唐卡4幅,全国涉藏地区现代名家唐卡12幅,采集唐卡矿物颜料50多种。2022年5月,在武威雷台文化旅游综合体非遗展览馆创办天祝唐卡展览馆,占地5700多平方米,馆藏唐卡200多幅,打造了国内规模最大、数量最多、风格最全的天祝唐卡展览馆。2023年,马才成工作室被授予“唐卡艺术传承保护基地”,被甘肃省总工会评为陇原工匠工作室。2024年,马才成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天祝唐卡画院被确定为第二批“甘肃省工匠学院”。
天祝唐卡省级传承人 马才成:唐卡艺术对我而言,不光是一份职业,更多的是一种追求和坚守。
2004年,马才成调入天祝县民族中学后,大力推广唐卡绘画学习,学习唐卡绘画的学生从每年五六名增加到四五十名。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学校开设唐卡班,开创了全国非遗进课堂的先例。
学生 东才锁:在跟随马老师学习唐卡的这些年里,不仅学到了唐卡的绘制技艺,更多的是学会了马老师不忘初心的大国工匠精神,我会将这份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
从教二十多年来,马才成已培养148名学生考入省内外高等美术院校,9名学生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攻读唐卡工艺美术研究生,300多名学生在各行各业传播非遗文化。
天祝唐卡省级传承人 马才成:老师嘱咐我一定要把唐卡传承下去,这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今后将继续牢记“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在天祝唐卡传承、发展和宣传中注入新元素,提升新高度,拓宽新路子,坚定不移地促进唐卡绘画的传承与发展。
全媒体记者:田军 徐世婷 央金拉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