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三天农历九月即将成为过去,马上将迎来农历十月初一,农历十月一日是个不寻常的日子,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寒衣节,寒衣节又称“祭祖节”、“冥阴节”、“秋祭”,寒衣节相传起源于周朝,当时寒衣节被称为“授衣节”,宋朝将这一习俗移至十月朔日,民间将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中国三大“鬼节”。寒衣节由来和传统习俗丰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农历十月一日寒衣节,别忘“吃二样,做一事”习俗,安康幸福过冬天!
![]()
一、吃二样
1、吃饺子
北方人不管是啥节,都会包饺子,寒衣节也不例外,寒衣节包饺子不但为了祭祖,还全家围坐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形状像元宝,寓意着幸福圆满、财源滚滚!在寒衣节不要忘记包饺子。
![]()
食材:白菜1颗、猪肉、葱、姜、盐、生抽、蚝油、香油、葱油
![]()
做法:1、白菜洗净后彻底沥干水分,再切碎,白菜的叶子容易藏水,因此洗净后一定要充分沥干。可以将白菜放在滤网中,等待自然风干。如果时间紧迫,也可以用干净的厨房布轻轻吸干水分。接着将白菜切碎,但不要太细,以免过于绵软影响口感,加一勺盐腌制十分钟,攥水,准备好所有菜馅。2、选择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将猪肉剁成细腻的肉馅,加入葱姜末、盐、生抽、蚝油和香油,顺时针搅拌均匀。让猪肉充分吸收调味料的香气,再腌制20分钟,猪肉鲜味和调料完美融合。馅料准备好。3、面粉加水和成面团,揪成小剂子,压扁擀成饺子皮,包入馅料,捏紧即包好了。包的时候,注意不要将馅料放得太多,以免煮的时候容易破皮。4、煮饺子时,水开后放入饺子,并轻轻搅拌以防粘连。待饺子浮起后,加一小碗冷水,如此反复两次,确保饺子内部熟透且皮不会破裂。
![]()
2、吃糍粑
寒衣节不但北方很隆重,南方很多地区也会过寒衣节,俗话说“十月朝,糍粑碌碌烧”,所以在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会把新收的糯米打成糍粑,祭祖后分吃糍粑,寓意着五谷丰登、生活幸福!
![]()
食材:糯米粉、糖桂花、红糖
![]()
做法:1、准备一个大一点的容器,糯米粉倒入容器当中,倒入适量的温水,用手慢慢揉,用温水揉出来的会更柔软,揉成光滑的团。2、准备好适量的红糖,放入适量的开水融化,不需要太多水。3、锅里上油烧热,揉好的糯米团搓成一个圆球,压扁就可以一个个放在锅里煎,煎至两面金黄就可以啦。4、如果做得量多的话就要分批进行,煎好的可以先放在盘子里,另外的再继续进行。5、所有的弄好之后,再全部放回锅里,回锅煎炸一下,倒入提前准备好的红糖水,所有的糍粑上面都要淋到。小火继续煮至糖水干,糍粑就好啦,是不是很简单啊。6、吃的时候撒上点糖桂花,更别有一番香味儿,桂花也是自己摘来自己晒的,最近有点儿上火,就把买来了好久的龟苓膏配上酸奶吃。7、传统糍粑制作是将糯米饭团舂成基础糍粑后,分成适当大小,塑形后放在阴凉通风处阴干。当糍粑成为干硬的糯米团后,再放在水中保存。这样处理的糍粑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
二、做一事:祭祖送寒衣
在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按照传统习俗要祭祖送寒衣,不妨提一篮思念,借一缕青烟,祈盼往后的日子平安顺遂!这样的一个节日活动,寄托了我们对于先辈的思念和感恩,更是老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孝文化的传承。
![]()
看风花雪月,品人间美味!感谢阅读峰儿厨房的美食分享,喜欢我的文章,请给予点赞、分享、收藏、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