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全国非遗女性传承人联盟项目”在渝启动

0
分享至

数智时代,女性如何与AI协作共舞?11月15日,作为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分会场,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女性人才研究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25全国女性人才发展交流大会上,“全国非遗女性传承人联盟项目”正式启动,并同步发布《重庆非遗女性传承人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及“AI她创计划”。


活动现场。

本次大会以“AI时代女性人才发展的路径、机遇、挑战与应对”为主题,旨在搭建高层次交流平台,聚焦女性人才发展,共话巾帼科创未来,以数字技术激发女性创新活力,展现新时代女性的智慧与担当。

重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她力量”凸显

川江号子、荣昌夏布、铜梁龙、秀山花灯、大足鲤鱼灯、酉阳情歌……重庆从来不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女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数据显示,重庆目前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74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0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951人;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231项、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6030人。

蜀绣、夏布织造技艺、梁平竹帘制作技艺、土家吊脚楼营造技艺、梁平木版年画绘制技艺、荣昌陶器制作技艺、重庆漆器髹饰技艺、荣昌折扇制作技艺等8个项目入选中国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活动现场。

全国女性人才研究会副理事长、重庆市女性人才研究会副会长周放在发布的《重庆非遗女性传承人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提到,重庆各级女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总量共1400多人,其中国家级19人、市级144人,数量增长、结构优化、类型多元。特别是在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等领域女性传承人占比较高,形成了刺绣、纺织、染织、剪纸等“女性优势板块”。

“重庆既有扎根乡土的‘老师傅’,也有‘新农人’‘新手艺人’;既有‘母女传承’‘家族传承’的温情链条,也有‘师徒传帮带’的职业链条,形成了老中青梯次衔接的初步格局。”周放表示,重庆女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对非遗努力保护传承、创新运用;为文化强市、以文化人,也为解决女性就业、助力乡村振兴、推动文旅融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出了精彩纷呈的“她力量”。

例如,闫永霞在传承和创新刺绣技艺的同时,让更多妇女学习和提升刺绣技艺水平,累计培训妇女达800多人,专业合作绣娘有1200多人。

《报告》指出,重庆在AI时代推动女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高质量发展上,不断深入跨界融合,AI时代的“新匠人”逐渐成长,重庆女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从“单一技艺的坚守者”成长为“懂技艺、懂设计、懂市场、会用数字工具”的复合型人才。

在本次全国女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300多件展品中,重庆提供了200余件,涵盖了刺绣、陶瓷、漆器等多个门类。作品既恪守古法精髓,亦融入当代审美,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女性手中传承与创新的独特韵律。

全国非遗女性代表性传承人“抱团发展”

数字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颗璀璨的明珠,如何更好地拥抱数字、传承创新?AI时代为女性人才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重庆女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是传统文化的守望者,更是时代创新的参与者、引领者。

大会现场,“全国非遗女性传承人联盟项目”正式在渝启动。鉴于重庆非遗走在了全国前列,联盟项目办公室将落地重庆。

该联盟项目将为非遗资源的系统性整理、学术研究、活化利用和全国传播提供坚实的智力平台支撑和保障。

上海非遗女性传承人联盟发起人陈碧云介绍,2026年,联盟将进一步推动“一对一”“一对多”的结对机制,让传承人的手艺与设计师的灵感碰撞出更具现代审美与实用价值的非遗作品。例如,打造一批代表上海城市形象的礼物,让非遗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而是可以带走的城市记忆、可触摸的文化符号。同时,建立全国首个专注于女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实体体验空间。此外,通过跨界,让非遗拥有更多的表现形式。

“AI她创计划”正式启动

今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经济,也为女性创新创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赛道。为积极响应数字时代发展潮流,引领女性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创新创造,重庆市妇联团结凝聚了一批AI赋能产业发展的创业主体,成为AI她创合伙人,帮扶带动更多女性数智创业就业。


活动现场。

在重庆这片创新创造的热土上,越来越多的优秀女性活跃在新材料、新能源、大数据等前沿领域。

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等技术走向全国市场,实现从“坐等游客上门”到“面向全国用户”的转变;与高校、科技企业合作,将非遗纹样进行数字化采集、向量化处理,嵌入到文创产品、数字艺术、虚拟形象和游戏场景中;使用AI辅助设计工具进行色彩搭配、款式推演和营销文案生成。

现场,“AI她创计划”也同步启动。该计划旨在积极响应数字时代浪潮,通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女性创业实践的深度融合,构建一个集技术赋能、场景驱动、资源链接于一体的女性创业新生态。计划中涉及AI+就业、AI+家政、AI+健康等内容。

“AI让世界更聪明,而女性智能,让文明更可持续。”联合国大学-华东师大人工智能金融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人工智能金融学院院长、教授邵怡蕾表示,当下,AI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与智能主体,而女性智能是一种系统感知与协调智能,能修复AI时代的认知、伦理、系统等三重缺口。

非遗合香变“失眠缓解神器”

重庆市南川区中医医院创新团队的负责人余颜将非遗合香技艺与现代健康需求结合,配方创新结合《本草纲目》《香乘》等古籍记载,实现了从“古方”到“新品”研发突破,研制出了“失眠缓解神器”。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余颜的团队都被困在“辨体施香”的效率瓶颈里。然而,通过AI赋能,以“非遗+临床、精细+坚韧、传承+创新”的“三融”模式,建立了“辨体施香”服务体系,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通过采用金佛山道地药材和楠木树皮粉天然粘合材料,通过精细研磨(粒径控制在100-120目)提升药效成分释放效率,研发出10余款功能性线香,构建“线香+香珠+香牌”产品体系,让千年香疗的温柔,落进了更多现代人的枕畔。经100人次临床试用,90%用户反馈“睡眠质量提升”“情绪焦虑缓解”。

艾灸融入机器人的“智能薪火”

华艾珍品科技(重庆)股份有限公司芸阳徐艾创新工作室的徐靖雯是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徐氏艾灸”的传承人,她将AI与艾草结合,艾灸机器人应运而生。如今,她选育的艾草“徐艾1号、2号”获市级审定及8项专利,牵头建立20项产业标准,推动建设8000亩艾草基地里的艾草通过算法“指挥”着智能机器人,圈粉海外。她的团队研发的60余种艾产品远销国际,推出了艾灸、熏蒸、泡浴等康疗项目。

上游新闻记者 严薇 大会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游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游新闻
重庆“门户级”新闻客户端
238180文章数 58426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