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国内将逐渐停止“腰突微创”手术?做完人就瘫了?医生讲出实情

0
分享至



“我只是做了个微创,怎么腿就动不了了?”

53岁的林先生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医生建议他做微创手术。他听说创口小、恢复快,就立马拍板。可术后第二天,左腿却忽然失去知觉,连站都站不稳。

“是不是医生动错了神经?”家属一度质疑医院操作失误。但经过专家会诊,才发现——不是手术出错,而是手术本就不适合他这个类型的腰突



一、“腰突微创”真的不安全吗?

近年来,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的质疑声越来越多。一些人在社交平台上爆料:手术后不但没好,反而更严重,甚至留下瘫痪或大小便失禁的后遗症。

于是,“腰突微创手术是不是该停了?”“国家是不是要全面叫停?”这类讨论层出不穷。

真相并非如此极端。

据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发布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2022年修订版)》明确指出:微创技术,如椎间孔镜手术、射频消融、臭氧注射等,在部分症状明确、影像符合、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中,依然是有效选择。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人都适合做,医生也不能“见突就切”。



二、“微创”≠“无创”,别被名字骗了

微创手术听起来像是“动动针、打一针”,好像不怎么伤身体。但实际上,它依然涉及神经、骨骼、血管等多个结构的操作。

尤其是椎间孔镜等技术,虽然切口只有0.7cm左右,却需要医生将器械穿过肌肉层、韧带、神经间隙,精确找到突出的髓核并清除。

这对医生的操作精度要求极高,一旦偏差1毫米,就可能碰到神经根,造成麻木、瘫痪、甚至大小便失控。

而这些风险,并不会因为“微创”两个字就消失。



三、为什么有人术后反而更严重?

腰椎间盘突出症其实是个“伪统一”的病名。不同人突出的方向、类型、严重程度、椎间盘退变情况都不一样。

在临床上,常见的腰突类型包括:

  • 中央型突出:容易压迫马尾神经;
  • 旁中央型:压迫神经根;
  • 游离型或钙化型:可能形成“硬块”,不易消融;
  • 椎管狭窄合并突出:合并症复杂,单纯手术难以根治。

如果不做详细影像学评估,盲目手术,反而容易“误伤”正常结构或遗漏真正病灶。

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2023年发布的一项回顾研究,在接受微创治疗的腰突患者中,约有12.6%的患者术后出现症状加重或复发,其中一部分需再次手术。



四、医生为什么说“越来越少做了”?

不少骨科医生坦言,现在微创手术确实做得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在大型三甲医院。

原因并不是手术不行,而是——保守治疗越来越被重视了。

过去,很多患者一听“腰突”,就要求开刀。现在医生更倾向于先保守治疗,比如:

  • 物理治疗:牵引、理疗、热敷;
  • 运动康复:核心肌群训练、步态调整;
  • 药物干预:消炎镇痛、改善神经功能;
  • 生活方式指导:减少久坐、纠正姿势。

据《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2年一项多中心研究显示,超过70%的腰突患者,通过3个月以上规范保守治疗,可显著缓解症状甚至完全缓解。

手术只是“最后一道防线”,而不是“第一选择”。



五、全国叫停?不存在,但监管更严了

关于“腰突微创手术将被叫停”的说法,其实源于一些地方对部分基层医院、民营机构滥用微创技术的整治行动。

2024年,国家卫健委联合多部门发文,要求加强对椎间孔镜等高风险微创操作的技术培训、资质认定和术后随访机制。

这也是为了防止技术下沉过程中出现“谁都能上手术台”的混乱局面。

所以,不是“叫停”,而是:“谁会做、该不该做、做了谁负责”,都要明确。



六、哪些人不适合做微创手术?

医生普遍认为,以下几类患者不建议做微创

  • 椎管狭窄合并腰突者;
  • 多节段同时突出;
  • 腰椎不稳或滑脱;
  • 有严重骨质疏松;
  • 症状轻微或波动不明显者。

这类人即使做了手术,也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而真正适合微创者,应满足以下条件:

  • 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严重影响生活;
  • 影像学检查明确病灶,与症状吻合;
  • 保守治疗效果差;
  • 无合并严重基础病或手术禁忌。



七、做还是不做?听医生的,不听广告的

“做完瘫了”的个案,确实令人恐惧,但不能因此就否定整个微创体系。

关键在于个体评估,而不是盲目相信网络广告或“别人做了挺好”的口碑。

医疗从来不是“复制粘贴”,而是“一人一策”。尤其是涉及神经系统的治疗,容不得半点草率。

如果你或家人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一定要到正规三甲医院,找脊柱外科或康复医学科医生面诊。

别急着问“能不能做手术”,而要先问:“我这种情况,适合哪种治疗方式?”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这一次当众落泪的陈芋汐,给全红婵提了个醒,原来周继红说的没错

这一次当众落泪的陈芋汐,给全红婵提了个醒,原来周继红说的没错

小鬼头体育
2025-11-08 01:47:10
重磅!美重启“公共负担”审查 华人若领过这些福利或患这些慢性病恐遭拒签潮

重磅!美重启“公共负担”审查 华人若领过这些福利或患这些慢性病恐遭拒签潮

华人生活网
2025-11-08 05:50:54
他是孙小果案唯一全身而退的官员,当年面对上级施压:可把我换了

他是孙小果案唯一全身而退的官员,当年面对上级施压:可把我换了

辉辉历史记
2025-11-06 17:48:53
蛇类不会无缘无故进入住宅,一旦入屋往往预示着这三件事情

蛇类不会无缘无故进入住宅,一旦入屋往往预示着这三件事情

青青会讲故事
2025-11-05 16:55:04
同样是邻国,为何中国宁愿向越南送电,也不向缺电的朝鲜卖电?

同样是邻国,为何中国宁愿向越南送电,也不向缺电的朝鲜卖电?

近史谈
2025-10-27 20:42:57
这是吴石将军牺牲时的真实照片,绳子绕颈,害怕他临刑时大喊口号

这是吴石将军牺牲时的真实照片,绳子绕颈,害怕他临刑时大喊口号

大国纪录
2025-10-30 09:56:59
解放前我党一特工将被处决,房东送断头饭时悄声道:这饭要仔细吃

解放前我党一特工将被处决,房东送断头饭时悄声道:这饭要仔细吃

兴趣知识
2025-11-04 02:40:03
河南原阳一电缆起火断裂坠落,有人骑电动车路过时被砸倒地,多部门回应

河南原阳一电缆起火断裂坠落,有人骑电动车路过时被砸倒地,多部门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08 16:18:12
陈赓曾3次入朝,战后美军直言:他根本就不是来打仗的,为何?

陈赓曾3次入朝,战后美军直言:他根本就不是来打仗的,为何?

丞丞故事汇
2025-10-29 13:40:49
杨振宁最后一道物理题:“落叶”为何不飘向妻子,而是飘向父母?

杨振宁最后一道物理题:“落叶”为何不飘向妻子,而是飘向父母?

Thurman在昆明
2025-11-08 07:20:07
云南七旬老人带一岁孙子住院,多名爱心网友捐款,乡政府:正为其办低保并申请补贴

云南七旬老人带一岁孙子住院,多名爱心网友捐款,乡政府:正为其办低保并申请补贴

极目新闻
2025-11-06 22:38:10
全运会女子10米台:陈芋汐407C出现失误,仍头名晋级半决赛

全运会女子10米台:陈芋汐407C出现失误,仍头名晋级半决赛

全景体育V
2025-11-08 11:46:29
重庆下一个要“吃”掉的县是谁?三选一的可能性太大了!

重庆下一个要“吃”掉的县是谁?三选一的可能性太大了!

双色球的方向舵
2025-11-08 08:08:34
秋冬季的萝卜最养人,教你新吃法,不油炸不上火,咸香软糯太香了

秋冬季的萝卜最养人,教你新吃法,不油炸不上火,咸香软糯太香了

秀厨娘
2025-11-07 19:55:49
鲁能有望压哨跟这位外援完成续约,合同细节首次爆发,以官宣为准

鲁能有望压哨跟这位外援完成续约,合同细节首次爆发,以官宣为准

金风说
2025-11-08 16:21:13
57岁刑满释放男子殴打、扼杀65岁女友 一审被判无期徒刑

57岁刑满释放男子殴打、扼杀65岁女友 一审被判无期徒刑

红星新闻
2025-11-07 18:52:39
面相大变!看同岁同行不同命的马兰和吴琼,才明白两人差别在哪里

面相大变!看同岁同行不同命的马兰和吴琼,才明白两人差别在哪里

白面书誏
2025-11-06 16:27:47
俄罗斯人很困惑,这么贵的东西,为何中国家家有,还把它当水喝?

俄罗斯人很困惑,这么贵的东西,为何中国家家有,还把它当水喝?

老谢谈史
2025-11-07 13:31:45
“玉兰油女神”的彪悍情史

“玉兰油女神”的彪悍情史

素衣读史
2025-11-07 15:43:03
外媒:苏丹出现中国外贸防空导弹,击落一架伊尔76运输机?

外媒:苏丹出现中国外贸防空导弹,击落一架伊尔76运输机?

兵国大事
2025-11-07 17:20:51
2025-11-08 20:03:00
阿纂看事 incentive-icons
阿纂看事
用微笑面对每一天。
5174文章数 119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全网最像夫妻"被喊话测DNA 妻子:做过婚检 越长越像

头条要闻

"全网最像夫妻"被喊话测DNA 妻子:做过婚检 越长越像

体育要闻

马刺绞赢火箭,不靠文班亚马?

娱乐要闻

古二再度放料!秦雯王家卫吐槽出现新人物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汽车要闻

特斯拉Model Y后驱长续航版上线:28.85 万元

态度原创

房产
家居
旅游
数码
健康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旅游要闻

万盏LED点亮伦敦夜空!摄政街天使彩灯,藏着欧洲最暖的圣诞浪漫

数码要闻

Abxylute 3D One掌机规格确认,本月开启众筹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