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
从精准诊疗到全程康复的食管癌管理新范式
整理:羊羊
审核专家:陈小兵教授
2025年11月6日-9日,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在云南昆明盛大召开。“肿瘤防治,赢在整合”,大会将赓续整合医学之魂,聚四海医道精粹,融多学科智慧,于昆明启幕一场贯通传统与现代、联结本土与国际的学术盛会。
会议期间,医学界特邀河南省肿瘤医院陈小兵教授,就如何推动肿瘤科普下沉、优化食管癌整合诊疗模式及未来发展规划等话题,分享了其深度见解与实践方略。
![]()
科普先行:将高深科研成果转化为大众健康动能
本次2025 CCHIO大会,不仅是学术交流平台,同时也是推动肿瘤防治知识普及的重要桥梁。其目的不仅在于有效促进肿瘤防治知识普及,更在于进一步将前沿、复杂的科研成果,转化为让基层医生乃至公众理解的有用信息。
陈小兵教授认为:“健康中国,科普先行,肿瘤防治必须赢在整合。”在CCHIO这样的高水平学术会议上设置科普专场,将最前沿的科研进展和科技成果,及时“翻译”给基层医生、社会大众,这背后体现的正是“整合”的理念——不仅是治疗手段的整合,更是知识传播链路的整合。
“我们要始终牢记,预防永远大于治疗。”陈小兵教授分享到,本次大会特别设置了预防与筛查专场,这正是“肿瘤防治,赢在整合”这一理念最生动的体现。通过有效的科普,我们能将防癌关口前移,将整合的效益最大化。
![]()
排兵布阵:免疫治疗引领食管癌整合诊疗新模式
谈及食管癌的“整合诊疗”模式在术前新辅助至后线治疗中的最优组合,陈小兵教授表示:“食管癌的防治尤其需要整合前移。”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发展可谓是“如火如荼,风起云涌”,它正在从后线治疗走向前线,从单药治疗走向联合,从姑息治疗走向潜在治愈,从“泛癌种”治疗走向精准个体化——这本身就是一种最深层次的整合。
目前,免疫治疗已深度融合到食管癌的多学科治疗(MDT)中,无论是联合手术、放疗还是化疗,都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疗效。我们现在面临的核心课题是如何优化组合,排兵布阵。例如,确定免疫治疗介入的最佳时机,厘清它与手术、放疗等传统手段的联合序列与方式。针对这一难题,学界内的研究者们正在积极探索,而整合之路永无止境,所有探索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患者的长期康复。
![]()
未来愿景:“123战略”推动食管癌全程全息管理
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为中国食管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的主任委员,陈小兵教授系统阐述了他所领导的团队将践行的“123发展战略”。其中,“1”代表一个思想指导,即坚定不移地奉行“肿瘤防治,赢在整合”的核心理念。“2”则为两手同时抓,一手狠抓食管癌“防、筛、诊、治、康”的全程管理;另一手狠抓食管癌“平、复、控、护、生”的全息发力,关注患者生存质量与社会回归。
而以上实现路径则依托于“3”大核心法宝:“全程、精准、以人为本”。陈小兵教授阐释道,“全程”意指将营养、运动、心理支持贯穿患者康复始终;“精准”要求所有抗癌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免疫等都必须追求精准化;而“以人为本”的精髓在于对症支持与全面康复,关键是要“让患者主动倾诉,医生认真倾听”,从而构建协同的医患联盟,共同创造生命奇迹,最终实现 “让患者活得最长,活得最好” 的终极目标。
结 语
在陈小兵教授的视野中,整合医学是贯穿食管癌防、治、康全链条的灵魂。未来,通过科普让前沿知识下沉,通过MDT优化治疗策略,并通过“123战略”落实全程全息管理,必将为中国食管癌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存时间和更高的生活质量。
专家简介
![]()
陈小兵 教授
医学肿瘤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代谢紊乱与食管癌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PI,首批科技创新2030重大专项“上消化道癌风险分层新方法及序贯筛查新策略的建立和应用”课题组骨干成员,河南省难治性消化道肿瘤精准治疗工程研究中心及河南省消化道肿瘤精准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郑州市消化道肿瘤精准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内科副主任兼病区主任。兼任中国抗癌协会(CACA)第九届理事会理事、科普宣传部副部长,河南省科协十届常务委员会委员;科技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联合授予“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中国科协、人民日报联合授予2017年典赞·科普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健康科普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原英才-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河南省“十大健康传播人物”;CACA食管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整合食管癌委员会副主任、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CACA科普委员会副主任、肿瘤整合康复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医师分会会长、河南省医学会医学科普专委会副主委。
主编、副主编、主译和主审各类肿瘤学专著40余部,主编《全面说食管癌》等科普图书10余部,其中主编的《面对癌症:不恐慌不盲从》获科技部2020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2023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科普奖。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省杰青、省自然重点等课题20余项,以第一/通讯(含共同)作者在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Mol Cancer、Oncogene、JCI、JMC、BMC Med、Advanced Science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SCI论文85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总影响因子超过520;参与制定48部国家级肿瘤诊疗规范、指南和专家共识。培养博硕士研究生22名、指导博士后4名。
![]()
责任编辑:Sheep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