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随着科学进步,肺癌患者的生命逐渐延长,医学关注的焦点从“如何活得更久”延伸到“如何活得更好”。在这一过程中,患者的心理支持与生活质量,以及公众对肺癌科学认知的提升,正成为医疗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方向。
临床上积累了许多经过规范治疗获得5年以上生存期的肺癌晚期患者。近日举行的“致未来的自己——11月国际肺癌关注月”主题活动把他们的故事在大屏幕上徐徐展开。专家围坐圆桌,手书信纸沙沙作响,把医学与人文的交融,以“书信寄未来”的互动形式将专业的肺癌防治知识转化为温暖的情感对话,向公众展现肺癌患者在家人与医生的支持下的坚韧与勇敢,以及医者的温情与专业支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肿瘤科学术带头人、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陆舜教授表示,从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中医治疗,到近年来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疗,肺癌的综合治疗手段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现阶段,要持续推动治疗革新,完善肺癌全病程管理体系建设,从而进一步满足肺癌患者对“高质量长生存”的需求。
除了规范的医疗干预外,患者自身的心态调节与积极配合同样关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特需医疗部主任医师惠周光教授建议患者在治疗中同时关注身体与内心的健康,通过适度运动、情绪疏导等方式积极应对疾病,保持对生活的热爱。
南京大学医学院金陵医院宋勇教授希望全社会能看到肺癌防治领域的持续进步。对于普通人来说,应加强早筛早诊早治的意识,给予肺癌患者更多关爱与支持,共同将肺癌转变为可防、可控的慢性病。
原标题:《暖心相伴,疗法升级,让肺癌患者活得更久、更好》
栏目编辑:郭影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潘嘉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