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历史学古诗,今天看的篇章为 《己亥杂诗》(其一百二十五) 。
《己亥杂诗》由清朝诗人龚自珍所作。
龚自珍生在乾隆末期,他很早就发觉,清朝已外强中干,要想振作,必须变法,因此他屡遭当朝权贵的排挤。1839年,北京无法容身的他辞官南归,一路走一路写,共写了315首。1839年是农历己亥年,所以,这315首诗就被命名为《己亥杂诗》。今天的这一首,是己亥杂诗中的第125首。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九州”,是中国的代称。《尚书·禹贡》中说大禹治水,把天下分成了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九个州,所以后来九州又代指整个中国。
“万马齐喑”,指的是所有人都不敢发表意见,社会死气沉沉。出自苏轼的《三马图赞》,据说北宋仁宗的时候,西域进贡了一匹宝马,头高八尺,马头像龙,马骨像凤,马背像虎,花纹像豹。这匹马嘶鸣一声,其他的马全都不敢叫了。
![]()
这首诗翻译过来说就是:
中国焕发生机要靠风雷激荡,整个社会无人说话终究令人悲哀。
我劝天公要重新抖擞精神,不拘一格地降下各种人才。
这首诗本来是一首青词,是道教斋醮做法的时候,献给上天的章奏,也就是祈祷文。这种祈祷文是写在青藤纸上的,所以叫青词。
当时龚自珍回乡(杭州)途经镇江,赶上当地办赛神会,祭祀玉皇大帝、风神、雷神等各路神灵。镇江的道士缠着他,让他写青词。龚自珍也正有一肚子的想法,所以就借青词抒发自己的情感。
龚自珍认为要拯救中国,决不能靠那些因循守旧、死气沉沉的官僚,而是必须有大量不拘一格、生气勃勃的人才。
他在《已亥杂诗》的第五首里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种报国之志已经占满了他的心胸,无论看见什么都能联想到这个话题。所以才能在写青词的时候借题发挥,不是求神拜佛,哀哀求告,而是呼唤变革,呼唤人才。
正是因为有理想,有气魄,这首青词成了整个《己亥杂诗》的灵魂。它所反映的痛苦和激情,属于那个剧烈变革的大时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