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学习强国平台发布
2025年夏季全国县级融媒优秀作品
武清区融媒体中心报送作品
你的,我的,我们的京津冀
作为全市唯一上榜作品
受到广泛关注
一起看看吧~
当北京疏解的产业项目在武清落地生根;当来自河北的创新人才在武清汇聚成长;当通州、廊坊和武清的产业协作成链成群……京津冀协同发展早已不是新闻里的宏大叙事,而是武清百姓餐桌上新鲜的蔬果,家门口热火朝天的建设项目,不断优化调整的京津城际运行图。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正惠及人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座镶嵌在京津之间的“明珠”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将区域协同发展的蓝图一笔一画勾勒成人民生活的幸福实景。
交通协同:“一网”畅通
![]()
时空距离的压缩,让协同发展更具质感。“1小时环京通勤圈”加速形成。2025年,京津城际每周五新增3趟停靠武清站的列车,让跨城上班族的通勤时间缩短了半小时;4条京津定制快巴覆盖京津主要居住区,跨域公交、通勤定制公交无缝衔接,让双城生活“像坐地铁一样方便”;京津塘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稳步实施,京津塘高速杨村西出入口、大王古庄出入口加快推进建设,进一步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
产业协同:“链”上融合
![]()
产业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三个率先”突破领域之一。作为全力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区域之一,近年来,武清以京津产业新城建设为抓手,聚焦“京津智谷、科创新城”定位,加快智能科技、生物医药、云数据应用等6条重点产业链成龙配套、成链成群,探索品牌共建、“飞地”共营、招商共促、利益共享等合作新模式,推动全区产业发展在协同中发生了嬗变。
文旅协同:说走就走
![]()
行驶在同一条“快车道”上的京津冀,一盘棋带来的“小确幸”触手可及。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武清佛罗伦萨小镇人潮如织,运河不夜城开业即成“顶流”,停车场上,一多半是北京、河北牌照的汽车——而大家于此感觉早已“不再新鲜”。京津冀三地联动,消费提质升级,文旅产业加速融合。
政务协同:一站通办
![]()
“区域通办”不断扩展,三地社保卡“一卡通办”率先实现京津城际铁路刷卡乘车,农文旅融合新业态加速构建,加快推进大运河文化生态发展带建设。
生态协同:蓝绿共织
![]()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来,武清的生态环境变化有目共睹:"京津之肾"生态涵养功能显著增强,2024年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相比2017年上升14.5%,植被覆盖度较2017年提高16.1%,2024年,全区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改善44.12%,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比2015年改善37.9%……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一幅生态画卷正在三地间徐徐铺开。
医疗协同:幸福加倍
![]()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十一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在医疗领域的协同上已硕果颇丰。在医疗体系共筑中,武清开通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医疗机构41家、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医药机构127家、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医疗机构46家、实现异地就医免备案直接结算。
教育协同:“联姻”育才
![]()
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全局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十一载耕耘结硕果,在教学研用融合中,三地累计组建12个基础教育共同体、3个教育联盟,实现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与这片土地上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十一年的时间,京津冀奋力爬坡过坎,桩桩件件耀眼成果映衬的是三地百姓的安居乐业、是“烟火气”氤氲中津津有味的日常,更是每一个平凡日子里的欣欣向荣。(作者:仲夏、姜硕、毛建芳、赵爽、史朝)
来源:美丽武清
审核:刘浩杨
编发:苏纪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