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加征100%关税后,中国打开天窗说亮话,官方一共两次回应美方。第一次,是中国商务部回应的,称中国不怕打贸易战。
第二次,则是10月1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回应的,跟商务部是一个意思,并提醒美国不要刻意升级矛盾。眼见中国一步都不退,美国财长贝森特想出了一个“妙计”,直言:中国无法控制我们。
«——【·特朗普抛出100%加码·】——»
10月的中美贸易战场,火药味突然拉满。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的一则帖子,直接将100%关税的威胁砸向公众视野。这记重拳瞄准的,是中国此前出台的稀土、锂电池等五项出口管制措施。
美方的施压不是孤立动作。9月马德里经贸会谈后,短短20多天里,美国商务部连续三次更新实体清单。数十家中国实体被纳入,涉及无人机、智能技术等多个领域。通过股权穿透规则,管制范围甚至扩到附属公司,数千家中国企业受波及。
10月3日,美方又敲定对中国船舶征收港口费的具体方案。一系列动作连番落地后,特朗普的100%关税威胁,更像压垮谈判的最后一根稻草。全球市场瞬间紧绷,所有人都在等中国的反应。
«——【·中方用“不怕打”划下红线·】——»
最先接招的是中国商务部。10月1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直接戳破美方的双重标准。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滥用出口管制的做法,早已持续多年。管制清单物项超3000项,对比中方的900余项,谁在搞单边主义一目了然。
发言人明确表态,中国对关税战的态度向来明确。不愿主动开启对抗,但绝对不怕卷入纷争。若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采取反制。话音刚落,交通运输部的公告随即跟进:10月14日起对涉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反制措施落地速度,彰显了中方的底气。
紧接着10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接力发声。这位2024年上任的新任发言人,延续了商务部的强硬基调。他提醒美方,刻意升级矛盾没有任何好处。两次官方回应,像两块硬邦邦的铁板,把“一步不退”的立场钉得死死的。
«——【·局势“缓和”·】——»
美方的压力传导戛然而止。当地时间10月13日,美国财长斯科特・贝森特走进福克斯商业频道的演播室。这位耶鲁毕业的前对冲基金创始人,此刻的任务是给紧绷的局势“降温”。
![]()
贝森特抛出的第一个关键信息,直指中美沟通的进展。他直言,双方在周末进行了实质性沟通。局势已经得到缓和。这番话显然是对之前“中方拒接电话”传闻的回应。潜台词很明确:美方的主动争取,换来了对话窗口。
市场立刻嗅到了信号。特朗普把关税生效日定在11月1日的做法,本就留了缓冲空间。如今贝森特确认沟通达成,意味着100%关税大概率要成“空头支票”。这位同时暂代国税局局长的财长,用一句“局势缓和”,悄悄给美方找了台阶。
![]()
但贝森特没打算就此收手。他紧接着抛出了自己的“妙计”。本周,华盛顿将迎来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秋季年会。各国高级贸易代表都会齐聚于此。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