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混动车型技术发展过程中,四驱系统的适配始终是行业难题。传统燃油车四驱系统移植到混动车型上,往往面临能耗偏高、响应滞后、场景适配性差等问题,而专为混动设计的四驱系统又多集中在高端车型领域,30万以内中大型插混轿车市场长期缺乏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这种技术断层导致消费者难以在该价位段获得“性能与经济性兼顾”的四驱混动体验。
![]()
领克10EM-P预售价19.2万起,将于9月正式上市推出,通过其专属研发的eAWD智电四驱系统,在损耗控制、响应速度、场景适配、脱困能力四大维度实现了较大突破。
![]()
领克10EM-P在eAWD系统的首要突破,在于解决了传统混动四驱“高能耗”的核心痛点。该系统搭载的P4异步电机采用完全解耦设计,这一设计的关键在于,当电机处于空载状态时,能实现“0”拖曳损失,避免传统四驱系统因机械传动带来的额外能耗消耗。同时,系统配备的智能算法可实时调控动力分配,根据车辆行驶状态、路况变化动态调整电机输出,进一步降低能量损耗。
![]()
在响应速度上,领克10EM-P的eAWD系统实现了从“毫秒级延迟”到“瞬时介入”的跨越。传统燃油车适时四驱系统的动力介入时间通常需要200毫秒,这一延迟在突发路况下,可能导致车辆动力分配不及时,影响行驶稳定性。而领克10EM-P的P4异步电机采用电动驱动方式,无需机械传动的动力传递过程,介入时间仅需10毫秒,是传统系统的1/20。这种快速响应能力,能确保车辆在遇到突发状况(如路面突然湿滑、单侧车轮打滑)时,四驱系统瞬间调整动力分配,避免因动力滞后导致的操控风险。
![]()
场景适配性是领克10EM-PeAWD系统的另一大核心优势,其实现了“全场景自动切换”,无需用户手动干预。系统可根据驾驶模式、车速、路况等多重因素,自动在适时四驱与全时四驱之间切换,适配不同行驶场景。在纯电或智能电混模式下,当车速低于10km/h时,系统自动切换至四驱模式,确保车辆起步平稳,避免低速起步时的车轮空转;在高速行驶过程中,深踩油门触发提速需求时,四驱系统会快速介入分配扭矩,抑制车身漂浮感,提升高速提速的稳定性;若用户切换至性能模式,车辆则立即进入全时四驱状态,配合车身姿态算法补偿,精准控制每个车轮的动力输出与车身稳定。
![]()
脱困能力的强化,进一步验证了领克10EM-PeAWD系统的技术成熟度。在专业测试场景中,单后轮滑轮组测试模拟单侧车轮失去附着力的情况,开启雪地模式后,领克10EM-P迅速进入全时四驱状态,前后轴扭矩保持50:50的均衡分配,390kW的最大功率可有效传递至车轮。同时,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快速对打滑的前轮和右后轮施加制动,将动力导向有附着力的右后轮,帮助车辆轻松脱困,整个过程无需用户操作,系统自主完成动力调整。在地库陡坡结冰测试中,面对20%的陡坡以及右侧两个车轮接触摩擦系数≈0.1的湿滑瓷砖路面,车辆仍能保持稳定动力输出,即便出现左前轮与右后轮交叉轴的极端情况,系统也能通过扭矩重新分配,确保车辆平稳驶上陡坡。
![]()
领克10EM-PeAWD系统的四大核心优势,不仅解决了传统混动四驱的技术痛点,更将30万以内中大型混动轿车的四驱技术标准提升至新高度。随着9月正式上市,其技术优势将推动整个混动四驱细分市场的技术升级,为车主们带来更优质的驾驶体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