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国啤酒出现的时间不算晚,在时间的流逝下已然成长为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比如我们熟知的雪花、嘉士伯、百威英博、青岛,大部分人都以为是我们的本土啤酒,是国货。
但事实上,这些品牌有的早就被外国收购变成了外资,有的本身就是外国品牌。
并且,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一个新的现象,啤酒价格开始上涨,酒味也渐渐变淡。
那么,为什么美国的百威能够在中国快速发展,甚至被误认为国货?
![]()
迎合需求,致力于中国化
百威进入中国的时间称不上很早,四十年前百威开始率先进军中国市场。
而当时正值改革开放的时期,百威顺着这股强劲的东风在中国迅速扩张。
可以说,1980年到1992年期间,是中国啤酒工业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那个时候,全国分布着众多啤酒厂,甚至有些小县城都存在着自己的啤酒厂。
1993年,我国的啤酒产量达到了1192万吨,这个数据代表着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啤酒生产大国。
中国这个有待开发的市场吸引了超过60多家的跨国公司奔赴而来。
![]()
可是90年代中后期,大部分都选择撤出中国,原因竟是“水土不服”,未能站稳脚跟。
当然,也有企业能够成功留下来,譬如美国百威。
1995年,美国百威来到了中国,一开始就是一个大动作。
百威集团第一步就是在武汉建立了一个百威(武汉)国际啤酒有限公司,豪斥巨资1.7亿美元,也是中国第一家外资啤酒酿造厂。
这个中国人未曾见过的品牌迅速成为了武汉高档啤酒的半壁江山。
或许当时也没人想到,百威竟然会发展到如今的啤酒巨头。
![]()
实际上,美国百威在中国扎根40多年,它的成功绝非偶然。
百威意识到,中国人喜欢喝酒味偏淡一点的啤酒,也不喜欢喝很苦的啤酒。
于是,百威为了提高啤酒的清爽程度,将酿造原料改变了一部分,把小麦麦芽替换成了大米。
这一改变迎合了中国市场,再加上1.5元的价格,十分亲民,在当时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有些其他啤酒品牌也被迫调整,纷纷尝试用大米酿造,一时间,市场上的啤酒都成了清爽型。
并且,百威的严格标准也是出了名的,对于啤酒质量的把控可以说十分严苛。
![]()
为了能够达到公司标准的工艺要求,公司明确提出了“抓质量不计成本”的原则,甚至其内部的质量标准都大大超过了中国优质品的标准。
据了解,百威一次扔掉了五百多万的啤酒瓶,原因是内压不达标。
还有一次丢弃了上万升的啤酒,原因是二氧化碳纯度不够。
然而这些在百威眼里容不下的不合格产品,在我国的标准下仍然是优质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也不停更新。
百威敏锐的发现了新的机遇,那就是新一代人的市场,据此展开了多元化、多领域的发展。
![]()
例如几年来新兴的“微醺”,年轻一代里流行起来的微醺,在本质上算是“适度”的理念。
适度饮酒,正恰恰与我国一直一来就大力推崇的“明智饮酒”相契合。
在谨慎考量后,百威集团开始创新、改革,推出了一款全新的“无醇啤酒”。
这个“无醇啤酒”系列始终根据需求趋势而更新,在2024年打造了一个“百威0.0无醇啤酒”和“科罗娜无醇啤酒”。
而这个系列也给百威集团带来了新的机会,让它的发展更进一步。
![]()
同年,百威签约了国际奥委会,科罗娜啤酒正式成为了奥运会官方指定的啤酒,双方的合作会持续到2028年的洛杉矶奥运会。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40多年来,国际奥委会签下的首个全球啤酒合作伙伴。
不仅如此,百威集团的也将啤酒文化融入到了电商、音乐、体育、社交、文旅等领域,可谓是多面开花。
百威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邓明潇表示,中国市场一直都充满着活力,始终极具创造性,百威一直秉承着提升品质,为所有消费者提供更多高端化的啤酒产品。
![]()
深层融入,同频共振
除了产业结构上的本土化,百威的成功还体现在社会层面上。
众所周知,中国始终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还成为了我国的基本方略。
于是,百威集团为了更好地本土化,与中国市场更加深层次的融合,走出了一条持续助农的“青柠模式”之路。
作为百威的超高端品牌,科罗娜有这一个特别的仪式,青柠仪式,就是在饮酒时加入青柠。
这不仅为本就优秀的啤酒增添了一种清新的口感,还让科罗娜的品味更加复杂丰富。
![]()
百威集团做出了一个巨鼎决定,将公司的业务与中国的助农相结合,从青柠入手。
百威选中了四川省安岳县的青柠,当地主要以种植黄柠檬为主,也有青柠檬,具有着“中国柠檬之乡”的美誉。
青柠檬虽然数量少,但是相较于黄柠檬来说,经济价值更高。
然而,青柠的种植难度比较大,且产量低,再加上不容易运输,所以种植的人并不多。
百威在了解以后为当地青柠农户提供了先进的设备,而且还帮助农户改善田地、修建排水渠。
并且,贴心的投入了更好的有机肥,让有机肥全面覆盖了种植地。
![]()
当然,百威的决策是十分全面的。
它联合四川农业大学建设了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的创新体系,并派出专业团队前往当地进行技术指导。
在销售环节,百威还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发动了经销商、供应商等等一采购当地的青柠,让农户没有了后顾之忧。
渐渐地,带有“科罗娜特选青柠”标签的产品陆陆续续出现在了大众眼前,甚至还吸引到了对啤酒感兴趣但是没喝过啤酒的客户。
这个战略让百威集团和安岳县达成了双赢,也带动了其他的附属产业,后来也被称为中国乡村振兴范本。
![]()
结语
百威在中国的成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从1.5元的啤酒到如今的啤酒巨头,其中的努力有目共睹。
在中国扎根40多年,百威仍旧以前瞻性的目光紧扣时代趋势,探索着科技的领域。
正如邓明潇所说,继续引领啤酒行业可持续增长,助力中国的高质量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