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河马剧场负责人刘鹏在初心榜的发言摘录,来源账号:视听一线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河马剧场的刘鹏。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合作共赢”。
相信大家都在思考,在流量红利见顶、粗放增长成为过去的背景下,下一步的增长引擎究竟是什么?这也是河马剧场一直在探索并希望给出答案的问题。
![]()
我们的思考是,长视频的品质基因与短视频的网感语法,或许能实现更深入的融合。
那么,如何融合呢?接下来,我先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河马剧场的发展情况。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融合所带来的巨大能量。
目前,我们平台月活用户已超过6000万,单日短剧播放总时长超过1500万小时,构成了一个极为活跃的内容生态群组,充分展示了平台的活力与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用户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虽然40岁以上用户仍占一半以上,但免费内容正逐步向一二线城市扩展。
免费内容相比付费短剧,更容易吸引一线二线城市的高品质用户,他们追求更高品质、更有深度共鸣的内容。
那么,我们的用户究竟喜欢看什么呢?大家可以看到,这是我们的用户选题库,包含高手下山、都市脑洞、历史、古代、先婚后爱等热门标签。
这些标签是我们与用户之间心照不宣的设定库,能让用户在极短时间内(如10秒)入戏,实现更密切的沟通。
这些喜好有助于内容创作者更好地进行创作。这套逻辑并非空谈,今年暑期,我们与合作伙伴,包括其他平台及我们原创和改编的不同IP,都取得了耀眼的成绩。这里,我仅截取了河马剧场的播放表现,供大家参考。
大家可以看到,无论是我们改编的IP《万里江山入我怀》,还是我们原创的IP《出师一表真名世》等,都在平台上产生了很好的收益,并带来了良好的讨论效益。这是整体播放情况的头部爆款。
那么,如何打造出这些爆款?如果各位手中有好的IP,我们该如何合作呢?我们提炼了爆款背后的逻辑,发现成功在于三点:
第一点是用户广度。我们比较了短剧A和短剧B,短剧A是传统的付费短剧,面向的人群可能更下沉,偏四五线城市,付费价值高。但当我们扩大用户圈层后,用户覆盖更广,播放量和收益有了近十倍的差异。
第二点是黄金十秒。用户观看前已有很好的设定库,能否让他快速入戏,理解剧目内容,这是很大的差异。首集完播率虽有10%的差异,但整个播放量也会有近十倍的差异。
第三点是单集完播率。长视频平台的编创作者更擅长讲好每一集的故事,好的内容会逐步上升。叠加这三点,我们的播放效果会有近十倍的提升。
在这背后,我们强调创作思维要“算法友好”。短剧算法友好并非一味讨好算法,而是降低噪音、放大信号。
制作越精良、人设越清晰、节奏越精准,信号就会被用户快速捕捉到,并在河马剧场这样的平台上得到很好的收益。
为了帮助创作者实现这套打法,我们的创作者扶持计划有了很大升级。我们实现了几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对特定品类给予补助,包括男频的历史古代玄幻修仙、女频的女强回归奇幻玄幻等,分别基于评估给予10万至20万不等的保底;
第二点是阶梯分账,根据剧集在平台的播放情况,在14天播放背景下,给予5万、10万,最高至25万的额外激励,鼓励大家打造头部;
第三点是IP开放合作,我们开放了近3000部小说和超过1000部河马的爆款剧本,包括已被市场验证过的头部IP《行至爱意消散处》,希望大家积极改编我们的IP,共同打造。
最后一点是联合行业头部制作力量,打造行业标杆,不断进行品类和内容上的突破。
同时,我们也在其他领域围绕这套语法进行探索,如AI漫剧。我们与即梦、可灵、Vidu 以及智谱、清影等头部AI公司进行了深度合作。
相信不久大家会看到我们原创的一些漫剧内容不断产生。未来,也希望各位如果有好的想法,能借助这样的平台和工具,与我们联合共创新的漫剧内容。
在多元品类探索上,我们也希望做一些布局和尝试。
还是刚才那个逻辑,我们希望将长视频的品质基因和短视频的网感语法很好地结合起来。
我们初步做了一些尝试,如《大雾之下》这部漫剧,在河马上已有近2000多万的播放量,整体效果不错。
未来,我们希望邀请行业的头部和资深创作者们,在微综艺漫剧领域上多做一些尝试。
无论是用户情绪价值比较强的情感类,还是玄幻架空类,我们都希望做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最后,我想说,融合不仅于此。一个属于品质与创作者的融合共生时代正在到来,我们也希望和行业的头部创作者们一起来共享盛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