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一烧起来,动物先跑,它才起飞。
克鲁格国家公园的护林员说这话时,手指天空,像在讲一个鬼故事。
可这不是故事,是2024年3月刚被相机逮到的画面:三只非洲猛雕合伙把一只成年羚羊逼进短草,轮流俯冲,活活耗到猎物腿软。
以前没人信雕也会“打群架”,现在信了,数据摆在那儿——成功率比独狼式捕猎高40%。
火,成了它们的新刀。
2023年《非洲生态学杂志》把话挑明:草原一着火,浓烟还没散,猛雕已经在上空盘旋,专盯逃命的巨蜥、野兔、甚至小疣猪。
烧黑的地像一张巨型餐盘,逃命的猎物是活点心。
科学家给这种战术起了个冷冰冰的名字“灾后伏击”,可现场看起来就是趁火打劫,一点都不优雅。
优雅留给天空,地面只剩狠。
重10公斤的巨蜥被它用“消耗打法”磨到脱力:先撕尾,再追,反复三次,蜥蜴连甩尾的力气都没了。
秃鹫飞得高?
它直接冲上去掰翅膀,一折,自由落体,秒变午餐。
更离谱的是花豹幼崽,母豹不过转身喝水两分钟,小豹子就被从树上叼走,只留下爪痕和一声来不及出口的尖叫。
赞比亚把它奉为国鸟,给它“战雕”的名号,听起来像颁奖,其实像提前开追悼会。
IUCN去年把评级从“无危”直接拉到“易危”,15年少了三成,原因一点不新鲜:树被砍成碎片,电线修到巢边,偷猎者拿它当标本换钱。
翅膀展开两米六,却找不到一根安静树枝搭窝。
有人觉得“雕而已,少几只又怎样”。
可顶级掠食者掉链子,下面整条食物链就像抽积木,早晚塌。
巨蜥泛滥,鸟蛋被吃光,草籽跟着遭殃,最后轮到人类自己数着颗粒无收的玉米袋叹气。
想保它,其实不玄:给火烧地留一块原始草,给高压线装个驱鸟器,给盗猎案判得再疼一点。
做到这三件,比喊一万句“保护生态”都管用。
当然,得先有人愿意把“易危”两个字当回事。
下次再看见天边盘旋的黑影,别急着拍照发朋友圈,先想想那团火是不是人为点的,那根电线是不是自家农场拉的。
猛雕不会说话,它只会越来越少,少到有一天,天空干净得吓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